◎顾 创 徐亦冬 朱浩海 邢 悦 陈重谋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宁波商帮作为宁波商人的集大成者,既是“阿拉宁波”的记录者,也是宁波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大多数大人的记忆中,宁波商帮俨然已成为宁波历史的印记。时至今日,宁波商帮仍是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宁波商帮精神更是商业经营中的法宝。
宁波商帮精神作为代代宁波商人传承的风骨和品格,其鲜活生动的先进文化内涵,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好题材。
纵观历史,宁波商帮的兴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唐朝时,宁波商人就曾到日本和高丽进行商业活动,标志着宁波商人发展的开端。明代,宁波药商在北京建立了鄞县会馆,标志宁波商帮的正式形成。清朝开放海禁期间,宁波商帮把握机遇,利用地域优势,经商贸易稳步上升,乾隆年间跻身十大商帮之一;民国时期,宁波商帮商人在上海大力创办银行,掌权上海总商会,同乡会、会馆在此期间也迅速壮大,宁波商帮进入鼎盛时期。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宁波商帮再次展翅飞翔。据资料显示,现今每4个宁波人就有1人从事与外贸相干的行业;全国每做成100美元的外贸出口生意,其中就有5.5美元是由宁波人完成。浙东民谚说“无宁不成市”[1];孙中山曾说:“宁波人既已善于经商著,且具有伟大魄力”;邓小平同志曾经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商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2]。
由此可见,宁波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着经商贸易传统。宁波商帮作为宁波地区商人的帮会,把握机遇,紧跟时代潮流,在区域经济结合国家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
宁波商帮精神,实质上是儒家文化、浙东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相互促进和融合[3]。宁波商帮将儒家传统文化和自身商业经营巧妙结合,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宁波商帮经商理念,同时坚持“诚信之德”“真善为本”等准则。这些具有独特智慧的理念运用于现实中的经商,悄然成为宁波商帮处世经营的重要利器,同时也是宁波商帮商人一直恪守的道德准则。
另一方面,宁波也是浙东文化的发祥地。民国《鄞县通志》讲道:“商业为邑人所擅长”[4]。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先生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实践出真知,这与宁波商帮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明末清初,黄宗羲积极倡导“学贵履践,经世致用”思想,力主学习对社会有益的东西,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时反对重农抑商,倡导工商业和农业平等,“盖皆本也”。源远流长的浙东文化为宁波人外出经商提供了思想基础,造就了宁波商帮的崛起壮大。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核心和大运河南端的出水口,为宁波商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因此,宁波商帮也体现了海洋文化的卓越精神——开拓创新、勇于冒险、同舟共济[5]。
据团队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宁波商帮精神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
宁波商帮能够成为近代第一大商帮,与其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密切相关,“不保守,敢开拓”是宁波商帮鲜明的特点。宁波谚语说“要想富,走险路”,“要窜头,海三湾”,宁波商帮商人敢于抛弃陈旧观念,敢为天下先,敢闯天下路。19世纪末,严信厚、叶澄衷创办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证券信托业、保险业也是独占鳌头。此后,宁波商帮创造了中国第一艘商船、第一家机械厂和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等众多第一。宁波商人的大胆开拓创新,奠定了宁波商帮在近代中国商业中的领先地位。
“千朵桃花一树生”,是宁波商帮人士共同的价值观。一代代的宁波商帮人士,在外创业打拼不忘回报家乡。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说:宁波商帮之所以绵延200年至今依旧旺盛,就在于他们的家国情怀浓郁,赤子丹心有史可鉴。回望历史,我们见证了宁波商帮一个个毁家纾难的故事。吴锦堂,出资帮助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冒着生命危险运送军火,孙中山曾手题一方“热心公益”匾额赠其;陈顺通,抗日战争期间,为帮助建立海上防御工事,将船运公司全部船舶自沉,破产而毅然赴国难[6];王宽城在抗美援朝时期,果断卖了一块土地,捐了一架飞机给朝鲜。包玉刚先生曾说:“我是宁波的大使,宁波的事也是我的事。我愿意为宁波跑腿。”
如今,“宁波帮帮宁波”大会的召开,动员和吸引了世界各地宁波商帮人士参与宁波和国家的经贸发展,共创辉煌。“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的家”,宁波商帮通过他们的亲身作为,向我们诠释了他们对家国真挚朴素的情怀。
“当用者千万不吝啬,不当用者分文不浪费”,是宁波商帮人士一脉相承的精神。1985年,包玉刚回到家乡,捐资创办宁波大学,但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采取分期付款的办法,一个季度结算一次。包玉刚先生说:“你工作快,我付钱快。我希望宁波大学能在一年内建成。”短短一年,到1986年秋,宁波大学就建设完工。这恰恰体现出宁波商帮务实的做事原则。旅港宁波商帮人士赵安中是香港颇有成就的实业家,多年来已为家乡宁波捐资数千万元,但他在生活上一直坚持低要求:“衣,只要够暖;食,只要够饱;住,只要够大。”这一务实原则的坚守,为宁波商帮的日益壮大奠定了夯实的根基。
在商业经营上,他们主张“宁可清贫,不可浊富”,宁波商人的诚信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诚信第一,诚实守信,不欺瞒。“信誉”是宁波商人最重要的商业品质,他们不只是将“信誉”一词挂在嘴边、浮于表面,而是实实在在地拿出行动捍卫他们的“信誉”。赵安中先生的事业成功便与“信誉”密不可分。他一直坚持着“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宁可断财,不要断路”的原则。正因如此,他在众多商人中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伟业[7]。宁波商帮显然已将诚信精神言传身教,造就了宁波商帮的兴帮之源。
宁波商帮基于地域群体意识的凝聚力强,重视同乡友谊。《鄞县通志》曾说,甬人“团结自治之力,闻名于世。”[8]宁波帮的基础在各地同乡会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夯实,往往一个同乡有困难,大家都竭尽所能互相帮衬,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危机。上海四明会所是宁波商帮的重要会馆之一,旅居上海的宁波商人曾多次遇到困难险阻,但凭借同乡们的互帮互助,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一代又一代的宁波商帮人继承了同乡们同舟共济、进退留转的这种精神,使宁波商帮得以不断壮大。
企业家王忠辉先生说,“宁波商帮”百年辉煌留下了永励后辈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大力弘扬宁波商帮精神,推动破难创新。同时,现实中大多数人也认同地域传统文化是地域历史精髓的象征,可以传承发展,有利于地域全方面发展。宁波商帮作为宁波地区典型的地域传统文化,应将其打造成为宁波的标志性文化特色,并不断地传承与创新。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也是需要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群体。在大学生品行形成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宁波商帮所表现出的品质在学习生活上对大学生着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在精神上也能潜移默化地引领前行。对此,要将“宁波商帮”精神转化为大学生自身具有的品行和素养,拉近大学生与宁波商帮的距离。
第一,开展宁波帮博物馆志愿者活动,从实践出发让大学生感受宁波商帮历史。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宁波帮博物馆协商沟通,每月定期向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前往宁波帮博物馆志愿服务。每次志愿时间为一天,分为两个时间段,上午由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向志愿者阐述宁波商帮历史、博物馆建馆历程等相关内容;下午由志愿者引导来访游客,向他们介绍博物馆、讲解宁波商帮。
第二,制定参观学习“宁波商帮”精神的路线。将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宁波大学、包玉刚故居、庆安会馆、老外滩等宁波商帮历史足迹串联起来,形成“宁波商帮”精神学习提升路线。同时,每年可由学校团委组织以“宁波商帮”精神为核心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同学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实践让“宁波商帮”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广大学生自身的品行、行为方式乃至生活习惯,使之成为独具吸引力的大学生实践活动。
第三,开展校园经营管理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在市场环境下对宁波商帮精神有所领悟。学生既是交易市场的主办方、管理方,同时又是交易市场的经营方,让学生切身参与整体策划、引入资金、现场管理过程,同时作为经营方参与市场预估、采购商品、现场销售等环节,通过全过程的参与,参与者能够体验到商业经营的历程,同时提升了参与者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9]。
第四,将宁波商帮的风雨历程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展示给大学生。生动的文艺表演能传神地表现出宁波商帮精神,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内涵。宁波商帮作为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著名商帮,在其悠悠历史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通过表演这些有趣的故事,可将宁波商帮精神自然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在情感上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使大学生了解“宁波商帮”拼搏创业的非凡经历和仁人志士的伟大情怀,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底蕴。
第五,将宁波商帮人士的事迹制成漫画、故事册等形式,在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以此将大学生喜爱的休闲方式与弘扬宁波商帮精神自然结合,成为培育大学生宁波商帮精神的有效手段。同时学校相关部门每年可举办以“宁波商帮”知识为主题的比赛、宁波商帮人物卡通绘画等活动。总之,将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渠道平台与宁波商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必能推动大学生感悟宁波商帮精神内涵,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宁波商帮精神作为宁波商帮人士的内在品质,是百年来宁波商帮文化的传承。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使命也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让世界听到它的声音。叶芝曾将教育比作是点燃一把火,而宁波商帮精神就如同那一把火,通过与宁波商帮的接触,感受宁波商帮人士的精神和人格魄力,将那炽热的火点燃,在心灵的成长中汲取宁波商帮精神,砥砺前行,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