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燕
李庾南老师曾说:“身份可以普通,境界不能低下,一生勤勉奋斗,始终追求不止。”她这样说,也这样做了。我与李老师搭班教学多年,近距离地感受到她的处事风格和教育艺术:学生在她的精心呵护下,由冲动走向理智,由慌乱走向从容,由踌躇走向坚定。犹记得,当我工作十余年后遇到瓶颈,陷于困境,感到茫然,是李老师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为我厘清了教学的混沌,为我展示了最佳的范例。在李老师身边,我似乎总被一根绳子牵引着,被一种力量推动着,不敢懈怠,不敢迟疑,不敢退缩。
学生在李老师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曾经说过:“我的学生胜似我的孩子,只要我还有能量,我就要和孩子们一起飞翔。”她的眼里总是满含笑意,她的嘴角总是带着弧度,她爱学生,“宠”学生,护学生。
李老师深知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成功的前提。她乐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课余与学生谈话极为用心,而且讲究策略。李老师的学生非常喜欢围着她,和她聊学习、聊生活、聊家庭,他们感到快乐、愉悦。李老师和学生的谈话特别有针对性,像有魔力似的,学生听后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充满斗志。小欣的父母对他极为溺爱,他任性自我,又过于脆弱,一点点小事就会眼泪鼻涕俱下。李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安排时间开主题班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小欣进行心理疏导,利用放学时间找家长了解情况,几方面结合,小欣渐渐变得开朗、懂事,家长非常感激李老师,李老师也非常欣慰。
在李老师的课上,学生特别轻松、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老师喜欢他们,尊重他们,宽容他们。她善于创造和谐情境,点燃智慧火花,把学生的内在潜能转化为实际学力。她认为好的教法一定孕育于学生之中,学材、学法、学程相融合,才能使教学焕发生机。学生是当仁不让的主体,学材建构、学法结合等都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她特别看重学程生成,看重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度、广度,看重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真正入耳、入心,是否真正有收获。她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达到智慧的碰撞,学生畅所欲言,带来生成的惊喜。她特别关注细节,上课时从不佩戴扩音器,她认为,与学生要有情感的互动,充分的交流,是饱含深情的,是发自内心的,而扩音器中传出的声音是空洞的,是无感情的。她事事处处为学生考虑,学生把她当奶奶来爱,学生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她与学生享受着“心心相印的幸福”,学生对李老师的喜爱、敬爱与日俱增。
李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善于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兼顾教学的具体内容,启发深刻思维,激发创新意识,让学生学有所得。我作为李老师班级的任课教师,近水楼台,近距离感受着李老师教育的魅力,感叹着李老师教学的艺术,她也为我营造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情境,促使我不断思考、不断回望、不断总结。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也总结了一些带班经验,班风有严谨有活泼。但在李老师身边,观摩她带班的过程,感觉自己做得远远不够。她担任班主任非常自然娴熟,那是四两拨千斤的魄力,是云淡风轻的淡定,是春风化雨的讲究,是耳濡目染的无痕。而我呢,有时候觉得要对学生严一些,就板着脸,进教室没有笑容,学生一看到我就赶快回座位,不敢说话了;有时候我觉得要对学生松一些,整天笑眯眯的,不生气不着急,学生的规则意识便淡化了。李老师告诉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心灵的按摩师,是影响其一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要理解家长心中的期待,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管理上,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对他们要严松有度,要有原则,有底线,要相机鼓励,适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感受到老师的真切。总之要用我们的真情去感动他们,去影响他们。
有时候,李老师听我诉说带班、教学的苦恼之后,她并没有任何的说教,而是让我坐在她的旁边,看她怎么处理和安排。
当我在教学上没有新的突破时,我常常想,李老师的课堂为什么总是生机勃勃?为什么她的学生总是能够尽情展露、无所畏惧、畅所欲言?这时候,李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让我听她的课,和我促膝交流。我开始思考,我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不够开放?教学目标是否不够明确?教学思路是否不够清晰?教学形式是否不够丰富?教学理念是否不够新颖?虽然李老师说教数学和教语文不一样,但我觉得教学的理念是相通的,教学的模式是一致的,听李老师指导时,我总能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得到不一样的进步。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了解了“三学课堂”的精髓是“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的融合,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于是,我尝试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表达更加流畅了,我的课堂也开始有了厚度、活力和温度。
当我遇到困难去找李老师时,她总是给予我帮助和指导,她的微笑让我踏实,她的肯定让我激动,她的鼓励让我心安。她就像一个长辈一样,亲切、温暖、循循善诱。“人总要有一点精神的”,李老师不断反思、挑战、创新、奉献,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启秀中学的大家庭里,李庾南老师是奶奶级的大家长,是所有学科教师的领头雁。她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有所贡献,一名教师的价值在于点亮和唤醒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她已经80 多岁了,但是她的精气神、意志力超越了绝大部分教师。我们在她身上读到的是坚持、奋进、积极……
李老师是我们全校教师学习的楷模,她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地推行“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成果斐然。她一直坚持手写教案,随时在上面圈圈画画,教案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思考痕迹。她的备课笔记,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做模板;她的数学课堂,每一堂课都可以推出来做示范。
李老师是正气的代言者,是勤奋的倡导者,是改革的先行者。每周备课组活动时,她都会组织老师抽签上课,一次也没有落下。她是全校教师的师傅,参与备课、听课、评课、磨课,进行全程跟踪式指导。学校要举行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李老师专门抽出时间为他们做报告,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提供新的教学范例,让每一个人都有所得。她还做了关于师德师风的报告,关于教育教学的各种讲座,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少走弯路。李老师对待青年教师,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呵护备至。学校里人才辈出,许多青年教师像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这,都是她的功劳!
李老师也很关心学校老师的生活,她知道,教师生活安定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她对学校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特别上心,能够根据每个老师的特点及所长,对他们进行有价值的指导,制定有目标的规划,在很多方面为他们创造机会,帮助他们成长。李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校教师的内动力、原发力,从内心层面改变他们,提醒他们,让他们产生勤奋上进的渴望和发展成长的需求。她总是把所有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各学科青年教师,学校教师在她的帮助提醒下、长期引领下,不仅在教学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在理念上也有了不少提升,能够深入理解“三学课堂”的模式,体验“自学·议论·引导”的风格,在相互探讨、不断追寻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处事特色,在各方面迅速成长起来。
“全身心而不功利地去做一件事,鲜花和掌声自然来。”李老师就是这样,不带任何功利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她赢得无数的鲜花和掌声;“当教育唤醒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时,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李老师就是这样对学生倾注所有的心血,她是所有学生心中最爱的“李奶奶”。
回顾与李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她的话语时时感动我,她的做法时时警醒我,让我明晰教育教学是终身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不得半点敷衍。如今,我的班主任工作如鱼得水,教学工作游刃有余。我参加全国指导课比赛获得全国特等奖,被评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和徒弟获评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路在脚下,我一直奋进着、努力着。谨遵李老师殷切的嘱托,沐着李老师精神的养分,携着李老师温情的鼓励,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前方阳光明媚,一切安然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