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琴
孙过庭在《书谱》中这样描述汉字之美:“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每个时代的汉字审美有所不同,但古今书家一致认为“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因为初学者未形成正确的书法审美,倘未能规规矩矩学书,易误入旁门侧径,一旦养成书写习气,以后则难以矫正。
小学阶段正是学习汉字书写的初始阶段,因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规定:“第一学段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此外,在“教学建议”中又特别强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其中“规范”和“正确”是要求学生在汉字书写中不写错字别字,“整洁”则是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基本要求。经过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是可以写出合乎“规范”和比较“整洁”的汉字的。“端正”是“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的具体目标,是炎黄子孙掌握并传承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因所接受的教育和教研环境的限制,无法准确解读并传达给学生这一审美目标。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正是因为对“端正”的理解不专业,以至于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端正”就是横平竖直、写方块字。事实上,汉字里面的“横平竖直”并不只是字面意思。“横平”只是相对平和直,因视觉效果,横画往往是往右上倾斜才显得整个字平衡,如果写水平了,整个字看起来反而重心不稳。汉字虽然叫方块字,但实际每个字短长、肥瘦各异,疏密欹正不同。写字切不可截鹤续凫,令其整齐划一,布若算子,这样会失尽字本身的势态,使得字形呆板。
汉语词典里“端正”有两层含义,一是物体不歪斜,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结字要讲究平稳,书写时姿势端正。古人关于此论述甚多:“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至于作书,先从结构入,划平竖直,先求体方。次讲背向、往来、伸缩之势,字妥帖矣”。这里的“间架森严”“点画清朗”“平直”“不倾欹”“平正”“妥帖”,都应是“端正”的范畴。写“端正”的字,大体就是要求习字应讲究法度、点画稳妥、分布均匀。
习书者在习书时,教师总会强调“法度”。何为“法度”?法度就是规范、规则。自有文字后,这个法度就一直持续着,是后人学习前人的书写法则,同时又不断深化、丰富,逐渐形成了各种书体的书写规则。因此,法度是历代书家约定成俗的书写的法则、规范。
书法的规则就是通过运笔,形成笔法、结字、章法的韵律,用笔的规则我们称之为笔法,笔法是核心规则,结字和章法是笔法的结果。笔法、结字和章法就是书法的法度。因而有了对书法法度进行全面汇总的书论:《篆势》《隶势》《笔论》《九势》《三十六法》《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书诀》等。
东汉崔瑗在其《草书势》中说:“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以自然之物描摹汉字的法象之态,将字中的笔画与自然中的事物对应起来,体现汉字书写师法自然,同时也道出汉字之美。同样,孙过庭在《书谱》中也以自然之物描摹汉字笔画之美:“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可见,书法的法度就是借笔法来沿袭前人的汉字之美。
作为语文教师,应借楷书森严的法度进行写字教学。楷书最重宾主分明,例如:“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两横为宾,宜虚而短;下画为主,宜实而劲。再如,当一个笔画在同一个字或同一个部件中连续出现,书写时一定是错落有致、突出主笔的。如“美”“多”“生”“册”等。
此外,笔画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和书写的节奏。欧阳询云:“字之点划,欲其相互接应。”姜白石云:“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楮,欲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这些就是写字应遵循的法度,每一笔都有其讲究之处,我们书写汉字时同样应遵循,不可任笔、信笔。
由于汉字是由点画连贯组合而成,黑色的点画落在纸上,点画之外留有空白。书写时,笔画将这些空白进行切割,同时也影响着笔画之间的疏密关系。这就是“布白”。“布白均匀”是指汉字里的白色块面的布置要均匀和谐,这也是汉字构造的基本规则。项穆说:“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匀齐方正矣。然后定其筋骨,向背、往还、开合、联络,务求融达贯通也。次又尊其威仪,疾徐、进退、俯仰、屈伸,务求端庄温雅也。”可见,若想写出“端庄温雅”的汉字,做到“布白均匀”尤为重要。
汉字的布白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1.笔画方向有规律。汉字里笔画的方向是有规律的,同一方向的笔画之间距离应该尽量均匀。姜白石说:“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魚之四点,畫之九划,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这里“佳”四横、“川”三笔的等距“疏密停匀”就是汉字结字中布白均匀。再如:“州”的三个竖向的笔画之间应该等距,但笔画应该有高低错落,这样,汉字才灵动,不呆板。“钱”的横向笔画较多,左边的三横和右边的两横等距,而右边的一撇,与左边的钩共同分割下部的空间。
2.笔画方向无规律。“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与欹……若不均且欹,如耳、目、口、鼻,开阔长促,邪立偏坐,不端正矣。”遇到笔画方向没有规律可循的汉字,就要用心思考笔画。“思”上部比较容易安排均匀,但下面的心字底布白常常不是很好看。如果给心字底下面四个笔画的起笔和钩尖的地方标上红点,你会发现它们把下面的空间均匀分配了。如“故”,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字里面藏着许多几何图形,这些图形所占空间差不多大小,这就是布白均匀。再看“为”,此字里面藏着几个大小差不多的三角形,这是点画合理分割的效果。
书写时要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字进行不同的布白,要灵活多变。每一个笔画、字形要仔细揣摩,尤其是隐藏在笔画后面的空白不能忽视。只有布白得当,才能使汉字产生参差错落的美感。
“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划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斜…”汉字的姿态万千,变化繁多,但无论字形如何变化,都应重心平稳。例如,“飞”的横斜钩重心在左,整个字却是稳稳站立。其关键在于横斜钩的横画往右上斜,将重心往右上拉,斜钩部分弧度稍稍往左,使得整个笔画险峻稳健。反之,则失衡散乱。再看“片”,“横折”的横部分比上横短,竖部分往右一点,与上面竖画错开,使得整个字舒朗平稳。如竖画对齐,则整个字呆板不稳。
撇捺在下面的汉字若想笔画稳稳舒展,其撇捺连接点是要注意的,连接点是决定汉字是否平稳的关键。“走”下面的“人”,如果撇捺“连接点”低了,则重心偏低,中宫松散。这样的字还有:“处”“足”“变”“更”等。
汉字里面还有一些长横,也是保持汉字重心平稳的关键。如:“寻”和“方”,它们的长横舒展往右上斜,“寻”的竖钩粗壮挺拔,靠右,给点让出空间;“方”的横折钩的书写与平时不同,横折角度特别重要,横画左高右低,转折后往左行笔。要想写出重心平稳的汉字,关键要写好那些起决定作用的笔画,同时借助次要的笔画微调,才能呈现出险中求正的效果。
“墨磨篇,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虞世南的“德行忠直”,颜真卿的“忠义光明”,以及柳公权对穆宗的千古笔谏“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等,无不令人心生敬意。在写字教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无不讲究衔接呼应、穿插避让,这正是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在书法中的体现。
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尝试将习字教学从一味地机械式的字形分析,升华到汉字的书写规律的探索,在感受汉字美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包容、谦让、平和、中正等方面的教育,让“书如其人”“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烙在每一位学书孩童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