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怡邻幼儿园 陈君
在幼儿园艺术领域(音乐)的目标是:充分挖掘和发展幼儿内在的潜能发展和音乐素养发展,在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在唱唱、蹦蹦、跳跳、演演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和体验音乐中的无穷魅力,获得相应的音乐素养,欣赏—会唱—表现—创造,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萌发艺术中的认识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幼儿进行美育,通过音乐的具体形象思维启发、引导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音乐课程游戏化活动是让幼儿成为音乐游戏活动的主人,使音乐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发展幼儿的无穷想象创造力。在乐教、乐学的境界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和参与兴趣,融创造力的培养于音乐游戏活动之中,在情感、心灵的相互交融下体验真实感受,发展幼儿本真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兴趣是任何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因素,音乐游戏活动是一种情感的活动。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有充分的愉悦感和自豪感,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更直观。从心到身——从身到心,多感官的立体感知让幼儿能有效进入音乐角色,感受音乐的美妙。首先,教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充满激情,和幼儿一起分享音乐的美妙。其次,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满足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产生的情感需求。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身份是多元的,还可以是不同小动物或植物的不同角色扮演,教师以形象的肢体语言带领幼儿一起进入音乐氛围之中。再次,教师具备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力。如《小老鼠和泡泡糖》是诙谐有趣的,而《月光曲》则是诗意如歌、旋律丰富的,与幼儿一起对音乐产生美的共鸣。例如当“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出现时,幼儿便用自己稚嫩的动作表现出机灵的小老鼠。与其让幼儿说出感觉,不如让幼儿用动作表达,经过有趣好玩的音乐游戏活动感染,幼儿乐于参与、愉快体验,表达会逐步变得丰富、深刻,有感染力。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幼儿亲自感受音乐的性质,鼓励幼儿能从自身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还是一种相互讨论、交流学习的宽松氛围,提升音乐学习的素养,启发其想象力,充分发挥其创作潜能。在游戏过程中,尊重幼儿的独特见解,接纳幼儿的音乐创作作品以及他们的音乐创作方式,激发创造才能。幼儿在探究、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必定是稚嫩的,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评价的效果是激励每个幼儿有“思”有“想”,幼儿奇思妙想、大胆创新,主动参与活动,大胆地与同伴间操作尝试,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自信心情……在这个过程在幼儿亲身体验探索,而这过程是幼儿自然习得,也是最本真的。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探索,关注的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幼儿的参与情况、师幼间的有效互动。游戏过程是师幼心灵碰撞的对话舞台。宽松、自主的师幼关系是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积极主动地探索,都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的基础,碰撞思维的火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在音乐游戏中恰能突出体现以上精神,如音乐游戏“小小草帽跳起舞”曲调优美、抒情,歌词富有亲和力,整个游戏中围绕“小草帽跳舞”开展,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幼儿自选角色,他们有的几个人合作扮演一棵大树,有的扮演小草帽自由自在地飞翔。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尤其对幼儿是兴奋的语言,受到曲调和歌曲内容的启发,再结合日常生活所积累的已有经验,幼儿在一起表达着各自的美好情感,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音乐所表现的具象正是幼儿的大胆创造想象。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对表象的兴趣转化为主动参与音乐游戏的内在动力,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并贯穿于音乐游戏的始终,体验审美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例如在音乐游戏“小蜜蜂和小熊”中,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将小蜜蜂的勤劳善良与小熊的可爱憨厚这两种情绪情感表达出来,激发幼儿自主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幼儿自然而然表现出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想象,通过音乐游戏的兴趣激发、情感表达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
音乐本身是一种艺术表现,幼儿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和感知,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锻炼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形式多样化、简单而有趣,活动的内容设计情节化、趣味化、儿童化,可以激发幼儿对每个音乐活动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投入游戏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