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三官堂小学 黄江淮
在教学中教师非常困惑,对于一个智商水平正常的学生,为什么会学不好数学呢?原因何在?曾有人统计,说明数学能力弱的几乎都是数学语言贫乏的人。具有丰富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怎么可能学不好数学呢?这说明缺乏数学语言,就无法正常表达数学思想,从而也就缺失应有的数学能力,这也是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语言引领数学思维,尽量避免数学教学过程中产生数学学困生。数学语言,顾名思义就是表达和交流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语言,包含文本语言、数字语言、图像语言等。那么如何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成绩呢?
在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概括数量关系,用规范的数学用语表达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例如:电影院售票处张贴,成人票16 元,儿童票8 元。成人票是儿童票的几倍?这是文本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析这文本内容:①“成人票16 元,儿童票8元”要引导学生说出:一张成人票单价是16元,一张儿童票单价是8元。②求“成人票价是儿童票价的几倍”就是求什么?就是求16 中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③让学生说:成人票单价÷儿童票单价=倍数。④列式解答:16÷8=2,答:成人票价是儿童票价的2倍。⑤最后检验,由学生说出:8×2=16(元),说明成人票单价确实是儿童票单价的2 倍,符合题意。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用成人票单价、儿童票单价表达数量,规范了数量关系,利于学生表达思维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想,即倍数的数学思想。同时要求学生写出关系式,找到列算式16÷8 的依据,强化了求倍数数学方法,即成人票单价÷儿童票单价=倍数,并把成人票单价、儿童票单价换成数据16、8,就得到算式16÷8,说明算式是根据关系式列出来的,不是猜出来的。整个教学过程,展现了数学思维过程:分析题意,明确数量关系,得出数学方法,从而说明了教师要强化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根据关系式来列式,为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提供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成长。
数量关系是分析数学问题的核心,只有弄清问题中的数学关系,才表明解决了问题,因此,数学教学就是引领学生从问题中分析数量关系。如:有一篮苹果,每天吃2 个,吃了一星期,少了几个?在教学中教师问:篮子里为什么会少苹果?学生知道是被吃掉了,于是明白求少了多少个?就是求7 天吃了多少个苹果,也就是求7个2是多少。只有学生明确了问题的实质,才能明确数量关系,就能顺利写出数量关系:每天吃的个数×天数=少的总个数。当学生写出关系式后,也就意味着学生真正懂得了题中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式了。知道了数量关系,还要知道转化,这样才能说明真正掌握问题中数学关系,学生知道速度×时间=路程,但如这样的问题:甲乙两个人同时从相隔330 米的地方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一只狗以每分钟走80 米的速度在两人中间往返,问两人相遇时,狗走了多少米?如果没抓住问题关键,学生就无从下手。因此,教学时要分析数量关系,但也要学着转化,要让学生明确人走的时间与狗走的时间是相同的,带着时间相同的信息,学生也就能明白两人相遇的时间和狗速度相乘,就得到狗行驶的路程。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多积累多写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平面几何中,学生学习求周长、面积、体积后,很多学生分不清公式,张冠李戴,没有注意公式之间的差别。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时,就先让学生写公式后再代数字,把图像语言转化成数字语言。实质上,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提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这些模型之一就是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建立多种数学模型的过程,学生数学思维模型创建得越牢固,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越强。
图形语言,是人类最朴实的语言,也是最基本、最实用的形象语言,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刚入学的学生,表达数学思想最直接的方法不是文字语言,不是等式,而是图形。比如,5 比3 多几?学生先画3 个●,再画5▲,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多出来的2个▲就表示5 比3 多2,同时用线段图可以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关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数学的语言是文字语言、数字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组合与交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了对学生数学语言阅读的训练,要加强数学文本的阅读,把数学文本语言转化为易于自己接受的语言形式。课堂上,教师要因势利导,以学生通过自读教材,进一步体悟数学语言的特征,从而对数学语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
总之,“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教师课堂上,要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既会想又会说,也会写,既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