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娟
(河南大学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小家”同“大国”同气相求、同命相依、同声相应。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1]。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地讲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问冷暖,保生活之基;富百姓,稳大国之基。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扶贫攻坚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国家领导人关于治理实践的经验沉淀和积累,使我们党治理贫困的思想理论逐步形成。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把扶贫开发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决策部署。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同志于1988年6月到任闽东,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7月初至8月初),走遍了闽东地区九个县,还去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写出了《弱鸟如何先飞》一文,提出应具有“先飞”意识,要有漂洋过海的艺术,同时还应该具备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这样才能够飞得持久、“扶摇直上”。由此可见,其所下功夫之深、了解情况之深、研究思考之深。当前,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营拔寨的冲刺阶段,不深入基层,不走村入户,不促膝长谈,就不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就不了解村情民意,就无法对症施策、精准扶贫,最终实现脱贫目标。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同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在首个“扶贫日”上,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履行领导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2]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次调研去了云南。同年6月,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进一步将扶贫工作浓缩为“六个精准”。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建立长效扶贫机制”等扶贫理念。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总结出了“五条经验”,并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七个强化”。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3]。2019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2020年4月至5月,习近平总书记两度外出,赴陕西和山西考察调研,脱贫攻坚都是其核心议题之一。从秦岭的山沟到云州的坡梁地,危窑之下,大山深处,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他说:“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两次考察,总书记都强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第一章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章句集注》第一章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的宗旨在于达到治理的最高境界的善,在于弘扬正大光明的高尚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203次,“群众”一词出现43次,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沉甸甸的分量。人民群众作为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贯穿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心系群众、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始终惦记人民群众冷暖,在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带领全党书写着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历史新篇章。在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也是符合当代中国扶贫实践客观规律的需要,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客观实际的科学判断。
2.2.1 精确识别系统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精准识别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通过规范、有效的程序,开展到村入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环节。例如,我国河南某村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在精准识别中效果较好,其具体流程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让村民先填申请表;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然后将符合人员名单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组两级干部和村民委员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后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精准识别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充分发扬民主,程序透明,全民参与。以贫困户认定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把识别权交给老百姓,按老百姓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贫困户,做好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层层精准。
2.2.2 精确帮扶系统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贫困居民精准识别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具体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入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人到户。二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改造,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助其生产,增其收入。三是到村入户。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通过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通过“廉租房”的形式;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五是干部帮扶。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出发,结合村情、民情和户情实际,帮助贫困户理清脱贫的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2.2.3 精确管理系统是精准扶贫的有效保证 一是扶贫事权管理。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二是农户信息管理。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管用、真实、可靠。三是资金阳光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织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不仅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的历史性飞跃,而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思想的核心内容。
2.3.1 “一个核心”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讲话和文章中,“发展”被提及上百次,“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高频词”。精准扶贫是习近平在全面了解中国贫困状况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中国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提出的契合中国实际的扶贫战略理念。发展是这一战略理念的核心,是摆脱贫困的总办法。2013年11月,他在湖南和山东考察时又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立足资源、市场、人文旅游等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2015年7月,他在吉林调研时再次指出,要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通过持续发展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多有效需求。[2]
2.3.2 “三个问题” 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将精准帮扶概括为解决“三个问题”,即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扶持谁”,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谁来扶”,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怎么扶”,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
2.3.3 “六个精准” 在对精准扶贫战略理念和战略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的实践要求开拓性地提出了“六个精准”的战略举措,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习近平强调精准扶贫的工作体系要紧扣“精准”二字,建立“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贫困户的精准帮扶、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和贫困地区的精准考核。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精准识别,也就不可能有精准扶贫[4]。
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精准扶贫之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让贫困地区人民情愿、主动、自信、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执政党向世界所作的宣言。实现全国在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显著成绩和决定性进展。2013年至2016年,我国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1650万、1232万、1442万、1240万。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间,已经让5564万人走出了贫困泥沼,这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2017年再减少1000多万人,五年里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平均每年减贫的人数在13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9年的0.6%;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观。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得到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建档立卡使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得到改进,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提高。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以规划引领财政、金融和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在财政投入上,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突破1000亿元,其中,中央投入667亿元,增长43.4%;省级投入493.4亿元,增长56.1%。各地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探索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随着考核评估、督查巡查、执纪问责力度的不断加大,资金的管理使用进一步规范。
目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基础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力素质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巨大改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截至2017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有关部门推进的健康扶贫工作救治了420多万贫困患者,2017年有185万因病致贫户摆脱了贫困[5]。脱贫攻坚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还广泛提升了农村的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也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干部和青年干部。
联合国秘书长表示:“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合理的科学体系,包含高效的工作流程设计,科学的工作流程机制,从目标的精准识别到具体的扶贫方案制定,对扶贫对象进行全程动态管理的同时适时进行监督考核、及时进行督查评估等。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开创了扶贫事业新局面,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它的发展经验将造福世界85%的人口。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稳步向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有着不凡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