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雯,刘军
(安徽工程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013年中央出台精准扶贫战略之后,精准扶贫的工作实质和有效机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学界研究的热点。作为中国扶贫工作的新理念,精准扶贫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是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目标,也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底线任务。为了使精准扶贫理念落地生根,需要充分探究其内在精髓与实践路径。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贫困的形成因素涉及方方面面,从而出现贫困者个人发展受阻、生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等现象。在实际扶贫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贫困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分析贫困背后的形成因素,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提高并巩固扶贫工作实际效果。本文拟以可行能力理论为视角,以安徽省为例,探讨扶贫工作的实质,以期对扶贫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带来新的启发。
可行能力理论由阿马蒂亚·森提出,认为在考察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时,不仅要关注个体拥有的物质财富,更需要关注个体实现各种生活方式的能力。可行能力是指个体享有“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实质自由”“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1]。可行能力是一种混合能力,既包括个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被训练与发展出来的内在能力,也包括内在能力的实际可行性。前者指品性特点、智力情感、身体状况、内在学识等个人能力和特质,后者指个人内在能力得以表现出来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2]。所以,可行能力综合反映了个人内在能力及其实现的外部条件。
在森看来,贫困是收入不足问题,更是可行能力不足问题。虽然收入与可行能力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相关性”,但可行能力可以综合反映人类生活的真实状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收入[1]。可行能力实际上是个人发现、获取、利用、转化、发展资源的能力,反映了个人的实质自由[3]。可行能力不足,导致个人选择机会和社会资源的缺乏,从而无法提高个人生活品质,过上理想的生活。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即培养贫困人口的内在能力,并改善外部环境,为贫困人口创造表现个人内在能力的机会与途径。
可行能力理论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与精准扶贫理念具有切合之处。第一,可行能力理论关注个体的差异性,而精准扶贫强调扶贫实践的精准性,即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位、因村派人、脱贫成效要精准[4]。两者都主张了解贫困者的真实状态,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扶贫措施。第二,可行能力理论关注个体的实际能力,扩展个体的实质自由,而精准扶贫要求深化贫困人口的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5]。两者都主张从贫困人口自身入手,发挥贫困人口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可行能力理论关注个人内在能力的实际应用,而精准扶贫注重提升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两者都主张改善贫困者的外部环境,让他们能够走上脱贫之路。
把可行能力理论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分析视角,扶贫工作就不再局限于弥补贫困人口收入不足之上,而是分析个体之间可行能力的差异,并就此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当广大扶贫工作者将关注点转向贫困者个体的可行能力之后,可以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各项扶贫措施,帮助贫困者走出贫困的桎梏。扶贫工作只有从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方面着手,才能进行“根上”的帮扶。贫困者的可行能力一旦得到提升,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和落后,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贫困人口基本分布在偏远地区,发展能力较弱,同时存在与外部环境脱节、自然资源匮乏、信息闭塞、市场经济不活跃、政策贯彻不到位等现象。本文依据可行能力理论,从内外部因素入手,具体分析安徽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
2.1.1 资源匮乏,不利于生产发展 贫困地区缺乏足够的资源条件,难以支撑农业和其他产业的现代化,导致大部分生产劳动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手段进行。这不仅导致劳动效率低下,甚至更因为农药的滥用、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的排放等原因,造成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形成资源匮乏,最终导致贫困。同时,贫困又加剧了资源恶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安徽省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大别山区与皖北地区的深山区、库区和行蓄洪区,生态环境脆弱[6]。当地居民没有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进行各项生产劳动,影响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因此造成贫困的结果。
2.1.2 地处偏远,阻碍市场发展 安徽省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不利的地理位置同样是当地居民的致贫因素之一。偏远的地理位置导致贫困地区与外界的联系极为不便,在市场发展和信息交流上往往需要耗费比一般地区更高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贫困地区的市场活动大部分依靠地区内部自产自销的方式来进行,加之信息交流受阻,当地居民很难通过有限的市场活动提高经济收益,导致市场经济的发展极为困难。长此以往,贫困地区的市场发展逐渐失去原生动力,市场规模不易壮大成型,市场发展困难重重。
2.1.3 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削弱发展基础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及当地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涵盖的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交通、供水、供电、商贸服务、卫生工作等公共服务设施。供水供电设施是社会基础设施中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关系着一个地区人口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交通设施是地区发展的前提,决定着一个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往来;网络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基础设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在最少成本的前提下为人们打开一扇与外部交流联系的大门,通过共享互联网资源,为经济、生活以及教育等方面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将导致一个地区的人口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1.4 教育成本投入不足,阻碍个体发展 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成本的投入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青少年的基础教育和成人职业再教育难以高质量完成,最终导致贫困地区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落后。在安徽省贫困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超过88.59%[7]。从小未能获得良好基础教育的人们一般只能从事最基础、最底端的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他们的职业选择,影响了他们的劳动效益和收入;成人职业再教育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导致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在错失基础教育机会后,又难以在当地通过成人职业再教育进行弥补,个人的发展道路得不到有效的拓宽,直接影响了贫困人口的未来。思想决定行为,教育引导思想。教育的落后导致落后的思想观念得不到扭转,落后的行为模式得不到纠偏,导致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无法从根上得到改变。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8]。安徽省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缺乏劳动技能,其劳动能力也不强[7]。因此,贫困人口的发展受到重重限制,对有利的新政策和新技术理解有限,难以找到脱贫手段。部分贫困群众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具有较强的依赖心理。贫困者在社会参与、锐意进取、信息利用、技术应用诸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在脱贫实践中主体性不足,主动性不强。这需要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建设,扶志扶智双管齐下,帮助贫困人口增加发展机会,扩大选择空间[9]。
从上述致贫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贫困人口受到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限制,可行能力不足,导致其处于贫困状态。安徽省虽然肩负较重的脱贫任务,但目前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98%的贫困人口已经脱贫。2014年,安徽省建档立卡识别贫困人口有484万人,2019年底降至8.7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9.1%降至0.16%[10]。为了取得安徽省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并巩固扶贫成果,扶贫工作需要着眼于提高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
把可行能力理论运用到安徽省精准扶贫工作之中,就是要从贫困人口的个体差异性出发,从内外部两个层面入手,提高自身能力,改善外部环境,让扶贫工作实实在在地聚焦到贫困人口的个体发展上来,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成效性。
3.1.1 强化扶志,提高发展能力 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发挥贫困者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自主脱贫能力。“激活贫困者”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扶贫减贫工作的发展方向,即为贫困者提供“助跳板”,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依靠自身力量,做到自立自强,改变贫困局面[11]。因此,扶贫工作要重视贫困人口的心理建设与能力建设,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事务之中。
具体来说,要树立脱贫典型,尤其要发挥贫困人口身边人物的示范效应,让贫困者重拾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发挥扶贫工作队的引领作用,积极宣传扶贫政策,营造积极向上、努力发展的社会氛围;支持社工机构与人员有针对性地为贫困人口开展心理疏导、社会融入、技能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工作,增强贫困人口的脱贫信心,让他们积极投身脱贫的实际行动之中。
3.1.2 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 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偏远、现代化程度低,但从另一方面看却也是一方空间广阔、生态环境良好、可塑性强的待发展之地。推进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需要扶贫工作者依据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民情民俗,借助政策的外力作用,坚持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在扶贫工作中由被动走向主动,把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转化为发展资源,真正提升贫困地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创新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治理,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的选择之中,解决贫困人口在市场中的可行能力不足问题[12]。根据贫困地区的地理特点,把贫困地区的山水、人文有机地融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集镇、美丽新村等特色旅游产业,开创贫困地区特色新划分、景点再塑造、旅游新规划的新局面;在产业调整方面,专业评估各项产业发展情况,集中力量建设符合当地特点的特色产业,有效实现贫困地区的增产增收;对于自然条件确实恶劣的特殊地区,可采取特殊政策进行帮扶,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整合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有效力量,投资建立大型基础盈利设施,例如光伏发电站等,实现特别困难地区的稳定增收。总之,从提升贫困人口可行能力的角度出发,让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新兴产业的建设之中,顺利实现当地自然资源与经济利益之间的有效转换。
3.1.3 完善基础设施,助力地方振兴 一个地区的各项发展以及当地人口的生活质量离不开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贫困地区,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刻不容缓。只有集中力量完善贫困地区的水利水电、卫生保健、交通运输以及商贸服务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才能为贫困地区的各项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基本的保障。拥有完善、健全的基础设施条件,可以加快破解贫困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困境,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生产条件。
虽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投资成本高、扶贫效果慢的特点,但它是提高贫困人口可行能力、增强贫困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环节。完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完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当地的贫困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1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自主致富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个地区要真正实现“脱贫不返贫”,培养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提升是基础。教育在消除能力贫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14]。在解释东亚经济取得快速增长的原因时,森提到了通过公共教育提高可行能力的重要作用。反之,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无法阅读、写作,就不能广泛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15]。教育扶贫应该以提高贫困者个体的可行能力为目标,为贫困者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提升人力资本,形成贫困地区一代又一代个体发展的良性循环。
教育富则国富,教育强则国强。一个地区贫穷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因为教育落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必须从根上抓好教育,不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16]。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成人职业再教育,让贫困地区的中青年至少掌握一项能够自力更生的谋生技能,这对于弥补过往的基础教育缺失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基础教育,让贫困地区的下一代享有与其他地区孩子们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必须让错过基础教育的中青年能够再次回到“课堂”,立足自身发展需求,掌握劳动致富的能力,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培育其社会参与、锐意进取、信息利用、技术应用诸方面的能力,提升人力资本,发挥主动性,用好各种社会资本,激活发展能力。
通过对安徽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得出贫困人口致贫的根本原因在于可行能力的不足。这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内涵、把握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为解决扶贫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新角度和新思路。在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把贫困人口的个体发展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贫工作者可以深化关于精准扶贫的认知,在扶贫工作中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稳定、巩固好脱贫成果,如何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内在发展动力,这都是当下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17]。在可行能力理论视角下,精准脱贫工作的核心要义是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走可持续的、稳固化的脱贫之路[18]。注重可行能力提升,也是中国在2020年脱贫目标整体实现之后的“后扶贫时代”解决相对贫困、次生贫困问题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