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华
盛夏的乡村,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院落内满眼垂挂着的丝瓜和那肆意撒野的丝瓜花了。金黄色的花,在翠绿的瓜秧、丝瓜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绚丽。农家小院里,因为有了一架惹人喜爱的丝瓜,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爱意。
丝瓜,又名胜瓜、蛮瓜、菜瓜、天罗絮、布瓜、天丝瓜等,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唐末传入我国,明代时已普遍栽种。明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于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寸许,长一二尺,甚至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扭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靴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栝楼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
丝瓜可爱,无论是篱边的随意攀附、棚架上的交错支撑,还是树干上的肆意攀爬,那清雅的小黄花总是透露出一种鲜活的神韵。在经历了整整一个蝉声飞扬的夏天后,犹如儿时无忧的梦醒了,于是丝瓜就长大成熟,漫无边际地垂挂下来。“黃花翠蔓子累累,写出西风雨一篱;愁绝客怀浑怕见,老来万缕足秋思。”丝瓜沉浸在美好的思念和回忆之中。
丝瓜从绿色的藤叶中萌出,在青翠绿衣包裹下一个个变得婀娜多姿。“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谷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丝瓜,思瓜,恋瓜,浑身飞舞着女性的曼妙和精巧。正如宋代诗人赵梅隐的那首《咏丝瓜》:“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丝瓜如美女、小鸟般地依人,可爱。
祖国医学认为,丝瓜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解毒、润燥、驱虫等作用,可用于产后缺乳和热病烦渴、筋骨酸痛、痰喘咳嗽、便血、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等病症。同吋,丝瓜花能清热解毒;丝瓜叶可以清暑解热,外用则消炎杀菌,治痱毒痈疮;丝瓜根也有消炎杀菌、去腐生肌的作用;丝瓜络则常用于治疗胸胁痛、筋骨酸痛等症。丝瓜浑身都是宝。据说,用丝瓜熬制的水洗脸或化妆,能护颜养肤美容,丝瓜便有“美人水”的雅称。将丝瓜藤从根处剪断,插入瓶中,沥出水液谓之“天罗水”。据传,佛祖释迦牟尼就用此丝瓜水供众僧祛病强身之用,清净淡雅的丝瓜又飘然出尘了。
目前,供菜用的丝瓜主要有两种,即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前者大江南北均有栽培,后者主要在我国华南地区栽培。千万别小看这貌不惊人的丝瓜,它所含的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在瓜类蔬菜中是属于较高的,丝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瓜氨酸以及多种维生素,还含有皂苷等成分。丝瓜所含的蛋白质、钙、磷、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C 等都是极高的,其蛋白质含量比冬瓜和黄瓜高2~3 倍,钙的含量也比其他瓜类高出1~2 倍。
丝瓜是夏秋季节的家常菜蔬。不过,用丝瓜做菜要讲究柔和、平静。无论是一盅清淡软滑的丝瓜香菇汤,一盘姹紫嫣红的丝瓜炒肉片,或是一碟美味爽口的丝瓜炒鸡蛋,一碗黄绿相间的芙蓉丝瓜羹,丝瓜送来的清新气息,散发的诱人香味,淡淡地弥漫,久久不散,最终化为缕缕柔情在心头萦绕。丝瓜做成的菜肴是清甜滑爽的,是心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