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宁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710061)
【关键字】血液科;护理人员;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对于血液科护理工作而言,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是衡量每一位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更是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的护理原则。只有按照科学完善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来开展护理工作,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护理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医院血液科在构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过程中应该时刻谨记以下几点重要原则:
第一,灵敏性原则,要确保构建出来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能够灵敏反映出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质量;
第二,可测量性,根据构建起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要建立在客观、真实的临床数据追求结果基础之上。
第三,可操作性,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服务于日常护理工作,因此,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当中的内容必须要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按照规定来执行,执行空间要比较自由,而且要方便责任人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适用性强,在构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指标,从最初的筛选到最终的确定都必须要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来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有着更强的适用性,才能够真正符合临床护理需求。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比重属于血液科护理敏感指标中的结构指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比重指的是负责护理工作的护士与住院患者的比重。这一比重的计算方式是同期各班次患者数量除以统计周期内各班次护理人员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统计周期以一个月为准。
病痛的干预率是血液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中的过程指标。其所面对的在住院期间反映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一般在定期针对住院患者进行疼痛反映情况的收集和调查,其计算方式是实施过疼痛干预的患者数量除以住院患者总数量得出的数值便代表着疼痛的干预率。
第一,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统计对象是所有行静脉化疗的住院患者,护理人员每天都会对行静脉化疗的住院患者人数以及情况进行登记,然后每个月的固定时间都会进行统计。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的计算公式是在统计阶段内静脉化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患者数量除以同一时期内静脉化疗患者的总人数,得出的数值乘以百分之百便是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第二,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率。
化疗患者肛周感染发生率的计算针对的统计对象也是全部行静脉化疗的住院患者,医院护理人员每天都会进行登记,每个月再进行有效统计。化疗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率的计算公式是统计阶段内静脉化疗患者发生肛周感染的数量除以同一时间段内静脉化疗患者的总数量。
第三,PICC 导管组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计算PICC 导管组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针对的是所有在医院接受PICC 中心静脉插管的住院患者,护理人员每个月都会进行统计,关于PICC 导管组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计算公式是住院患者中实施过PICC 中心静脉插管的换这种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人数除以导管留置总天数。
第四,PICC 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
PICC 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的计算面向的也是所有在医院行PICC 中心静脉插管的住院患者,护理人员会每日根据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登记,并以一个月为周期来进行统计,该发生率的计算公式是发生PICC 导管血栓栓塞的住院患者数量除以同一时间段PICC 导管置管的患者总人数。
第五,输血反应发生率。
关于输血反应发生率这一敏感质量指标,其计算公式是在统计周期内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数量除以同一时间段内住院患者数学的总例数,其面对的对象是医院内所有行输血的住院患者,护理人员则需要做好每日登记和每月统计的工作。
综上所述,血液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指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种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每一类指标都是紧密相关的。但是,这三类指标更加适用于血液科普通病房,对血液科病房中的另一种病房类型,即层流病房并不完全适用,而且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也会随时根据护理质量数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和调整,所以,血液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其是提高医院血液科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