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彤,陈嘉莉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520)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与模式面临着重重困境,网络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阵地,线上线下教育结合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部下发《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做出部署。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易班,是以高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其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加入了定制论坛、博客、相册、网盘、群组、交友等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并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易班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功能强大而全面的特点,为有效宣传学校自身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促使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提供了新途径,从而逐渐成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的普及使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师生的交流已经进入了“无网不通”的阶段,而易班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自2014年教育部实施“易班”推广计划以来,各高校相继设立了易班学生工作站,开展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理论教学上,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群组,永久无容量限制分享学习资料,通过搭建轻应用开卷考试,快速评阅等。目前,易班功能日趋完善,覆盖面和影响力愈来愈大,已经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然而,网络的虚拟化和信息的多元化对其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其的不良影响。渴望表达的大学生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容易根据个人兴趣和偏见相信欺骗性舆论信息,而在网络上随意地发表不当言论。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不同,易班的实名制注册认证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机遇,为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供了便利[1]。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课堂上的“填鸭式” 教学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教师扮演灌输者的角色,拥有垄断信息源的优势,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导致师生间沟通交流存在时空阻碍。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平等的交流态势使得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者形象,而是具有良师益友的双重身份[2]。易班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平等自由、开放民主的氛围,打破了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能够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使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促进了师生交流。另外,易班综合运用了网络技术,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络平台,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易班将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从传统课堂转移到易班平台,既补充线下活动,与之形成合力,又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原有的固定地位,达到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形成良好价值观的效果。
以往师生间进行沟通交流,需要使用QQ、微信、微博等多个互联网应用,但是趣味性不够、用户和信息极其分散等问题,导致消息传递效率较低。与局限于课堂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同,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园文化融会贯通,打破了时空界限,开创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相对于其他社交平台,易班选取最适合师生群体交流的方式进行开发改进,基本能满足学习和工作的要求。自从易班平台上线后,易班平台即时通讯、相册、题库、资料库、微社区、轻博客、轻应用、轻问卷、快搭平台等一站式功能服务,大大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3]。学校各部门都可以通过易班平台发布相关信息,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应用,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交流和探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各类互联网应用凭借自身优势抢占互联网空间,易班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形式上,当前易班平台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刻板,缺少创意,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自我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注册率高,但参与度和粘着度偏低的现象。易班作为教育部主推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自推广以来,各教育部门及高校都把建设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的精力放在易班平台上。易班网主页中的“今日头条”和“热门话题”,大多数是政治性非常强的内容,这不贴近师生的日常生活和自主学习需求的实际。
易班是以班级为主体的活动单位,班群或者组织群内交流的功能与普通社交软件相似,但活动范围仅限于群内。因为每一位用户都需要实名,使得同学们在使用中受到无形的约束,言论相对保守。再者,各高校均会有与实际校情匹配的事务管理系统,数字化管理若早于易班出现的时间,一般会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会再专门在易班门户上重新开发新的功能板块。至于校园文化建设,据调查,为了方便使用,提高曝光率,大多数机构社团在组织活动时会选择用户基数大、影响力大的微信平台进行推广,在易班公众号上利用轻应用进行实名投票、班群发通知会有独特的优势,但仅仅只会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目前在常用的使用功能中,最实用的是用户个人可以创建资料库,不受储存空间的影响,利用一键分享的功能可以快速在好友、群组中共享资料。这是能够优于市面其他网盘的优势。但是像好友管理、建立联系群、动态交流等模块就比其他APP 逊色。添加好友,对方也必须符合是高校的实名制师生,使得用户交流面受到限制。用户建立联系群必须通过上级管理机构认证审核批准,菜单栏并没有优于其他社交APP 的功能,使得用户会自主选择更方便的非官软件进行群内交流。至于动态交流,虽然客户端可以进行个人好友、机构号及群组的聊天功能,但使用率不高。
互联网时代,通过提高用户体验来抢占市场份额成了应用商家的重要筹码。QQ、微信、微博等主流互联网应用,力图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互联网商业生态圈,对易班建设推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4]。无容量限制的网盘资料库无疑是一大吸引力,但是资源储存涣散,用户不能通过一个功能键进入相关的模块,根据类别搜索下载感兴趣的资料,这是易班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虽然平台功能繁多,但杂而不精,无法满足在校大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需求,我们需要的是有特色的,小而精又实用的功能,让易班在差异化比较中脱颖而出。在进行易班建设推广工作时,用户需要的不是蜻蜓点水似的功能大杂烩,高校应该明确易班的定位,打破孤岛效应,促进与互联网应用平台的优势互补,整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并突出符合自身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功能,提高用户体验,扩建平台脉络,建设贴合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对在校生进行调研,可以研发出贴合用户需求的应用功能,提高平台吸引力,吸引师生主动使用易班。
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为用户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网络环境,促使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轻松地分享。在管理制度的改革上,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各抒己见,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起到监督和反馈的作用。但是,个别高校在易班的推广建设上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强制注册的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处境,这使得个性张扬、追求自我的高校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和抗拒心理,对易班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易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高校必须要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在校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入手,把握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从根本上调动大学生使用易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主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易班平台建设中来,进行“自下而上”的建设。加强易班项目在师生团体中的应用频率,改变传统课堂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时代特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将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最终达成易班项目推广建设的目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易班建设信息内容庞杂、功能板块众多、结构层级复杂,无法产生易班应有的影响力,难以提高用户粘着性。在易班推出以来,推广效果已初显成效,易班工作重点应从原有的宣传推广转向内涵建设。结合工作内容,把功能性的应用搭建起来,强调个性化需求,加强线上线下活动的关联。易班建设要从丰富内容上下功夫,从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着手,通过搭建富有特色的主题应用,开展具有本校特色文化的主题活动,打造精品文化资源信息库,充分发挥集于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一体的平台优势[5]。开展易班活动不仅仅是依靠娱乐活动,更要注重引导正能量,加强具有思想教育和引导意义的内容创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于实,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坚持始终围绕学生需求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平台建设落到实处,构建符合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需求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阵地,获取学生实际关注,并利用易班互动性强的特点,拉近其与学生的距离,把大学生留在易班,让学生在易班平台建设中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实现自我成长[6]。发挥全员育人的效应,针对某一个教育主题,从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到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最后到生活习惯引导,多方位全梯队针对主题开展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易班的产生及推广与当下高校学生的需求相契合,响应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是贯彻国家战略的主动之举[7-8]。通过建设易班平台,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突出核心功能,完善易班管理机制,加强易班内涵建设3 方面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用户主动使用易班的频率,吸引更多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使用中关注更多主流媒体和权威机构的信息,有助于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以及话语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