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现实价值与路径

2020-01-02 02:52青平吴晓斌刘震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业教育

青平,吴晓斌,刘震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要求广大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新时代党和政府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涉农高校加强知农爱农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收入、生活环境质量、就业与职业发展机会的差距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涉农高校毕业生不愿选择到农业农村干事创业。有调查显示,当今有高达84%的在校大学生不愿意参与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2]。同样,也有实证研究表明,经常关注“三农”问题、了解国家农业农村政策和基层就业项目的“扎根”型大学生投身基层贡献才干的意愿强烈[3]。因此,新时代涉农高校作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主体,要以“扎根”三农的方式开展知农爱农教育。耕读教育是“扎根”三农的教育方式与途径,是新时代涉农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议指出,“扎根中国大地是农林院校的根本使命,耕读教育体现了高等农林教育的人才培养初心。”“要在提升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农林院校耕读教育体系健全完善”。新时代涉农高校要通过深入实施耕读教育培育大学生强农兴农的初心使命,培养家国情怀、“三农”情感和务实作风,全面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素养能力,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保障。

一、 新时代耕读教育内涵特征

耕读教育在我国农耕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东周战国时期,著名农学家和思想家许行一生致力于追求践行耕读生活,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在带徒教学中,既讲授文化知识,又传授耕种技能,同时也研究农业技术,是最早形成的耕读教育形式[4]。耕读教育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以田舍为教学空间和场所,广泛存在于私学和社学之中[5]。两千多年来,历代英明统治者都高度重视耕读教育,刘邦、诸葛亮、徐光启等诸多历史名人均学习成长于耕读人家,而接受普通劳动人民的社学开展的耕读教育,也培养了众多知书达理的农民,有力促进了封建社会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历史传承与弘扬中,耕读教育的价值作用与内涵特征也得到了持续拓展,其中吴与弼的耕读教育思想最有典型代表性[6],其内涵价值突出强调立德进德:(1) 培养勤劳俭朴的美德——耕读不在于创造财富的多寡,而重在边耕边读中尽到耕作劳动本心,使内在德行得以发挥,养成勤劳的品格和俭朴的习惯。(2) 培育勇毅刚强的品格——耕读过程是天地与人相互改造抚育的过程,人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承担责任,在吃得了苦中磨炼勇毅刚强的品德。(3) 营造师友共济的氛围——耕读中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师友同耕作、同生活、同诵读的交往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体验感受师友深厚的情感价值。由此不难看出,历史传承下来的耕读教育是师生在亦师亦友的关系中,通过边耕边读学习文化知识、习得农耕技能、传承农耕文明、获得道德人格成长的教育活动。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教育内涵、形式与特点总是随时代发展进步而不断变革。进入新时代,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和涉农高校承担的使命责任更加重大,耕读教育内涵特征在传承基础上也更加丰富。

(一)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我国古代先民在农耕劳作实践中创造出延续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征。可以说,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母体与本源,不仅演绎构建了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也培养孕育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其蕴含的精华精髓对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大现实价值。比如,农耕文化强调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吻合;“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思想。耕读教育作为农耕与教育的结合,既加快了农耕文化的创造与传播,又夯实筑牢了文化本源基础,更是形成了耕读传家的教育传统形式。而耕读传家作为以村落社区为地理空间、以家族为单位开展的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母本”[7]。因此,耕读教育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又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途径。新时代耕读教育就是要把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教育学生吸收借鉴其精髓,合理应用到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

(二)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教育

当前,中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卡脖子关键性技术的限制和国内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大量拥有深厚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的青年人才投身到各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破解各项改革发展难题。历史证明,注重“精于稼穑、读书修身”的耕读教育是培养知书向上、由私向公、忠孝家国等将个人成长与家国命运联结在一起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度参与农耕劳作体验、深入建立人地情感连接、深厚乡村情怀认同的有效途径。无论是著有“千古家训之首”、教育子女立志济世的曾国藩,还是创作了中国传统农学经典书籍《齐民要术》的贾思勰,都受惠并忠实践行耕读传家的教育传统。新时代耕读教育,要面向青年学生培育崇尚家国大义、以天下为己任、“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精神品质,培养在农业里寻找人生坐标、在农民中汲取成长养料、在农村大地追求事业与职业发展的价值情感,汇集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三)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

农业是生命之源,耕读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创作之源,基于农业与耕读的生命观和文化艺术在边耕边读的农作生产、生活与学习中存留着深刻印记,为耕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生命和人文艺术教育资源。首先,耕种田地的农活过程所包含的循环性、多样性、互动性和自我创造性培育了完整的人性[8]——对生命的整合理解。其中,顺应天时节律和土壤肥力的生命周期循环开展规律性农作活动,有助于正确理解生命的延续与传承,领悟“天人合一”的中国核心哲学价值;耕种作物与环节的多样性激活出富有生命节奏的生机与活力,能够使人感受到生命的鲜活性与调节韵律;耕作生产中,人既可以通过与充满生命力的自然进行相互抚育、交流和互动,体会劳作的快乐、体验和谐共生的互存价值、体悟生命的美,也可以通过制作农具、生产产品、创作诗赋来创造与丰富自我生命的意义。其次,学习诵读加强了对来自直观耕作经验感受完整生命的理解与升华,特别是在经典诵读中,借助经典对人性根本问题的观照和对生命的共通性理解,在阅读经典中与个人生命建立联结,在回望历史人文艺术中共享生命道理、滋养精神底蕴、触碰到自我生命的精神影像。再次,代表中国文明高度融诗艺美与禅意生命的文化艺术根源于耕读生活,表达古代乡村诗意生活的《诗经》、陶渊明的《归田园居》、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来源于乡村耕读生活的文学艺术表达[9]。新时代耕读教育,就是要在躬耕实践和经典诵读中体验感悟生命之美、滋养历史人文精神底蕴、汲取来自天地自然与人共存的艺术能量,让个体生命得到自主、自在、自觉的提升。

二、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对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全面践行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初心使命、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体系和实施全人教育、有效开展新时代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与意义。

(一) 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践行人才培养初心使命的内在需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初心使命。正是基于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全国涉农高校始终坚持“三农”基色,扎根大地办大学,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伴随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四个面向”建设深入推进,涉农高校培养的传统型专业技术人才已无法适应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新时代涉农高校的使命目标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者、可持续发展的倡议者与弘扬者、健康食品与良好自然环境的保护者、社会良好风气的引领者[10]。耕读教育的价值追求是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保护生态与环境、树立农业是立国之本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重要目标是教育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农情和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智慧,升华对农业农民的感恩,养成勤俭、博学、躬耕、笃行、创新的耕读精神品质。同时,耕读教育还能锻炼体魄意志、锤炼坚毅品质、培养务实作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养德开慧,从而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践行人才培养初心使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耕读教育,要充分发挥好育人功能,实现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协同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强农兴农责任感、立志在广阔的乡村舞台上干事创业,自觉成长为担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可用之才。

(二) 耕读教育是新农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农科是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以服务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要为己任,变革和发展传统农科的知识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能够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等农业教育新体系[11]。就人才培养而言,目前新农科教育面临着两大难点。其一,农科学生“离农化”趋势明显[12]。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不知农”“不善农”问题突出,当代农科大学生不仅不善耕地、施肥、播种和田间管理等农事活动,而且普遍存在五谷不分、不知农时、不晓农谚等现象;二是“不爱农”“不安农”问题突出,学农不爱农在农科学生中占比较大,一项针对农科大学生开展的调查显示,只有28.97%的学生选择愿意到农村就业[13],而选择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往往难以长久坚持;三是“不沉农”学习实践问题突出,在重理论轻实践教育环境下,农科大学生下沉到三农领域学习实践和锻炼成长的时间短、体验少、深度浅。其二,人文素养教育缺乏。新农科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交互,但在实际办学实践中,无论是通识课,还是实践课,人文素养教育在农科类人才培养中缺失严重。耕读教育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家国情怀教育、“三农”情感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度参与农耕体验,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和了解农事节气知识,培养艰苦耐劳精神,养成良好习惯与品行,提升强农兴农本领,还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三农”情感,在耕作实践和经典诵读中涤荡灵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感受人与自然生命的和谐之美,提高审美与艺术鉴赏能力,进而提升人文素养、涵养精神底蕴。

(三) 耕读教育是五育并举和实施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为哲学基础的全人教育,自隆·米勒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其理念先后被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国家的高校采用实施,对全球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14],代表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全人教育强调人的整体性发展、个体多样性以及经验与个体之间的合作,追求从人的心灵深处寻找意义;在教育目标上,追求人的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获得全面发展;在教育方式上,主张经验合作性学习,以经验经历为纽带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实际和经济生活、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联结;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与学习者相互学习中共同创造教学过程。从耕读教育内涵特征角度来看,耕读教育是实施全人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第一,耕读教育是边耕边读的教育,强调整体性学习观:既在躬耕中劳动实践、锻炼身体、培养实际技能,又在诵读学习中获得文化知识、开智悟理,也在边耕边读中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升审美情趣和德行修养,滋养心灵、丰富灵魂。第二,耕读教育以工作、学习、生活为载体和场景,重点突出实践动手的深度体验和经历过程学习,是基于真实场景的生活化和经验化教育。第三,耕读教育强调师生平等,以师生同“耕”、同“读”、同生活的形式开展全方位全接触式教育,倡导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促进、共融的共同体。

(四) 耕读教育是新时代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

新时代价值观教育是指用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引导青年学生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作用和认识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关注自己的灵魂,形成自己坚定的信仰,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养成自己的关爱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15]。然而,面对多元文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等多重挑战,不仅主流价值观被弱化、价值观评判体系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而且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进入网络传播主导的“后真相”时代,青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观念接受者,并且对传统公式化和说教式的灌输规劝教育普遍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与戒备心理,既有动力和能力自由参与解释“真相”、塑造价值,也习惯于接受情感性的感性观念信息、通过情绪化话语获得情感共鸣和观点认同。因此,新时代价值观教育需要在教育目标上,从教人以“知”向启人以“思”转变;在教育原则上,要面向生活世界和现实的个人;在教育方法上,要从强势“灌输”走向真诚“对话”[16]。由耕读教育内涵特征可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内在核心,包含着对个人、社会、国家的价值观教育,也关照生命价值和人文精神,既强调在耕读中激发思考、开启心智、修养德行,在真实情景世界中拓展个人与工作生活之间丰富而生动的联系,又倡导在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中建立亲密友谊、开展真诚对话交流、培养导向性价值情感。新时代耕读教育,要在培养个人德行、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的同时,更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爱党爱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第一位,融入耕读教育全过程,通过以深入联系实际、社会和群众为基础,设计富有思想、知识、技能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耕读项目,培养有信仰、有立场、有知识、有情怀的时代新人。

三、 新时代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耕读教育以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师生同“耕”同“读”,培养坚定践行耕读精神、持续传承耕读文化、熟练掌握现代农业生产加工与经营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增强知农爱农和强农兴农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为目标。在推进实施中,要把耕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坚持工作原则、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培育浓厚的耕读文化、健全完备的保障机制,建立起扎根“三农”、充分体现涉农高校内在特点的耕读教育体系。

(一) 实施耕读教育原则

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要结合时代主题、学校特征和学生特点,坚持好五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坚持以扎根“三农”为根本。扎根中国大地是涉农高校的根本使命,涉农高校师生的根在基层、魂在农村。耕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知农爱农,要牢固树立把教育办在农村大地的观念,坚持扎根“三农”开展耕读教育,切实做到以田间地头和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为课堂、实践主阵地,让学生走进农村大地、走向农业生产、走进农民生活。实施中要确保师生沉入“三农”时间足够长、体验足够多、知识技能学习足够深、“三农”情感培养足够厚。第二,坚持以“耕”“读”结合为途径。耕读教育是“耕”的教育,也是“读”的教育,更是“耕”“读”结合的教育,要在“耕”中突出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培养劳动精神、开阔眼界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读”中强化中华传统文化与农耕文化学习,丰富人文底蕴、提升农耕技能、涵育道德品行,通过设计搭建“耕”“读”结合的综合性教育教学场景平台,创造教师、学生、群众相互学习成长和共同进步的环境。第三,坚持以培养知行合一为重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知行合一是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真正知农爱农人才的关键。在开展耕读教育过程中,要以知行合一为根本要求,充分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强调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诵读与劳动相结合,在耕读实践中培养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学农为农的知识情感转化为服务、奉献于“三农”的实际行动。第四,坚持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新时代耕读教育,既要体现数千年农耕文化精髓,继承耕读传统,挖掘丰富的当代价值内容,又要顺应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紧跟农业科技与产业前沿,结合学校的办学资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技能储备、职业发展需求等创新形式,科学设计传统农耕与现代农业科技兼容、衔接有序的耕读教育目标和内容,充分体现耕读教育的传统性、科技性和前沿性。第五,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充分整合校内外实施耕读教育的有利资源,建立校内与校外的联合联动机制:一方面,重构优化校内教育资源,抓好耕读教育理论、实验、科研项目和基本实践教育教学;另一方面,围绕农业产业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与农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乡(镇)村等合作,共同搭建平台、联合开发综合性耕读教育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全球性合作耕读教育项目。

(二) 建立耕读教育课程体系

实施耕读教育需要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将耕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有效融入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在明确教学标准和教学比重基础上独立开设耕读教育实践课程和通识课程。课程内容上,要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研讨贯穿始终,紧密对接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和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强化与农耕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生活情趣与审美艺术、职业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联系。实践课程要强调劳动属性,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反映现代农业科技、乡村建设与治理和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内容,让学生深度参与实际生产、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一要单独开设劳动实践课。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组织学生参加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展实验室与教学实习基地维护,教育学生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产业和科技前沿技术支撑的新形态劳动,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耕读精神与品质。二要开设知识技能型实践课。利用农科类教学基地开展农事劳动生产实习,将农具农谚、农事节气知识和农耕农艺农机、养殖等技能融入教学各环节;立足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聚焦农业科技和产业前沿技术领域,开设创新型模块化实验、实习和科研课程(项目);以培养绿色健康生态生活习惯为目标,开设现代厨艺、饮食品鉴、营养健康管理、园艺景观设计等技能型实践课程(项目)。三要开设好专业实习实训实践课。通过统筹整合专业课程资源,以半工半读形式开设为期1学期的综合性专业实习实训实践课程,围绕农业产业链、乡村一二三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等构建融工作、学习、生活于一体的真实“耕读”场景,由师生群众同“耕”、同“读”、同生活。通识课程要有效衔接支撑实践课程,突出两大类型,一类以“耕读中国”“大国三农”等为主题开设,重点强调农史农俗与农事节气、农耕与生活艺术、营养健康、乡村文化与治理、全球农业热点等内容;另一类以“诵读经典”为主题开设,重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农业文化、农业史和农业文明经典,研读经史子集经典内容和《齐民要术》等中华涉农文化经典,充分发挥经典诵读在耕读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同时,编写具有校本特色的耕读教育教材,探索耕读教育新型教学形式,建设耕读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微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等。

(三) 开展耕读教育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开阔视野、培养社会责任感、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渠道。涉农高校实施耕读教育要立足培养耕读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和“三农”情感,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方式方法与途径,开展耕读教育社会实践,切实增强其吸引力和实效性。一要让内容“实”起来。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有效对接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平台资源供给,科学合理设计实践内容,明确质量标准,以“耕读中国”“大国三农”等为主题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大地开展新时代“上山下乡”实践。二要让形式“丰”起来。结合志愿服务,围绕农业现代化、乡村宜居化、农民职业化、生态绿色化组织志愿者开展技术科普、环境改造、规划设计,深入到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开展生产帮扶、生活照料、产品义卖等活动;结合调查研究,聚焦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业调研、产业调研和社会调研;结合脱贫致富,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就业创业为目标,组建师生服务团队开展科技种植(养殖)、技术品种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等技术营销培训。三要让基地平台“多”起来。一方面,改造优化校内实践基地、场所和平台,建设成符合实施耕读教育实践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完善产学研、农科教、产乡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部门,农业类企业,以及国际涉农组织与企业的联系,建设丰富多样的耕读教育实践育人基地。四要让运行管理“活”起来。实行基于全过程的耕读社会实践运行管理,做到事前有对接、事中有指导、事后有评价考核,以精准精细的管理、积极有效的沟通、细致周到的服务,保障实践活动时时处于激活的运行状态。

(四) 培育耕读教育校园文化

涵育耕读精神、传承耕读文化是耕读教育的重要目标与内容。耕读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将其充分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一是完善耕读组织机构建设。一方面,在学校层面成立以经典研修为主的“耕读书院”,发挥教师传帮带作用,带领学生在劳动中诵读,在诵读中劳动;另一方面,在学生层面成立耕读社团、耕读书社等组织,组建经典读书班,经常性地组织分享交流活动。同时,发挥好党团组织作用,结合关键时间节点开展耕读教育主题班会、团日和党日等活动。二是办好耕读文化活动。开设“耕读第一课”,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中,邀请农业生产和农村致富能手、农民企业家、农艺专家和农业科学家等以自身经历为原型讲好“耕读故事”,传承耕读文化;设立耕读教育周,聚焦新时代耕读文化,邀请学者名师进行主题演讲,通过开办耕读文化艺术展、图书展、摄影展和组织耕读才艺技能竞赛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师生创作耕读文化作品;结合世界读书日设立经典读书节,组织师生共同参与诵读经典活动,围绕经典作品分类开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分享交流会等,举办经典朗诵会和征文比赛,以话剧、音乐剧、青春舞台剧等形式演绎传诵经典,在师生中营造常态化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开办“耕读书院”暑期夏令营,组织学生跨校、跨区域开展经典研学交流活动。三是抓好耕读文化阵地和荣誉奖励体系建设。做好耕读文化宣传,通过创办耕读刊物和开设耕读教育专题网站,及时跟进发布耕读教育进展动态,讲好耕读教育生动故事、典型经验与成果成效,通过推广宣传强化师生对耕读教育的关注、认识和传播,赢得社会各界对开展耕读教育的支持。同时,要做好耕读教育荣誉体系建设,设立“耕读育人奖”“耕读标兵”等荣誉奖项,结合农民丰收节和二十四节气等重要时间节点给予表彰。

(五) 健全耕读教育保障机制

耕读教育作为全新的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定会对教学、科研、财务和社会服务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与调整,需要完备的保障机制做支撑。一要构建管理机制。要把耕读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建立起责权一致、分工明确、运行有序、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通过成立耕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耕读教育的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确保经费、场地和人员保障到位;通过成立耕读教育中心等专职机构,负责耕读教育的教学研究与设计、师资培训和运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实。二要构建协同机制。推进产学研、农科教、产乡教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互补资源、拓展合作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践基地、联合开发课程(项目)、合作开展课程设计与教学,汇聚各方教育教学育人合力,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用、成本共担的协同联动机制,构建互惠合作、良性互动、持续实施的耕读教育生态圈。三要强化师资建设。师资队伍是保障耕读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变量。要健全激励机制,立足课程建设培养愿意投入于耕读教育的专业教师,激励引导教师增强对耕读教育的价值认同,激发其教学热情、育人情怀与使命;聘请政府部门农艺专家、农业企业家和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任务;围绕提升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创造有利学习成长条件,开辟多种途径定期组织师资交流与培训,选派教师赴国内外考察学习,到农业部门、行业企业和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持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开展耕读实践活动的能力。

猜你喜欢
农业教育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什么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