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新作文执行/寒云
人类历史,经历采集狩猎社会,然后到农耕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原始社会里,男人们狩猎肉食,女人们则采集果实,一直到人们无意间发现采集的植物果实落到地下可以生根发芽,然后逐渐开启了人类种植粮食的农耕生活。农耕生活让人类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从此粮食成为人类的主食,人类也从此被禁锢在土地上。那么,几千年来,人类与粮食是如何相伴相生的呢?
从开始种植谷物的那一刻起,人类以放弃自由的代价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从采集狩猎社会进入了农耕社会,谷物成为人类主要的食物。在中国,农耕社会早期,中国人形成了以五谷为主要粮食的食物体系。五谷,指稻、黍、稷、麦、菽,即大米、黄米、小米、面粉和豆子。因南北方差异,南方多以稻米为主食,北方则以小麦和各种杂粮为主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也因为有便利的灌溉,使得黄河流域有着适宜种植的平原。从传说中的王朝夏,一直到周,中原王朝始终在黄河流域,直到楚国兴起,南方长江流域得到开发,然后秦统一天下,整个南方都被纳入版图。等到了下一个王朝——汉,中国第一次迎来大规模的外来食物输入——西域物种。
汉武帝时期,出于对抗北方匈奴的需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对抗匈奴。虽然联合匈奴的任务失败,可张骞却成功地建立起了汉王朝与西域的常态化联系,并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和中原的交流开始兴旺起来。司马迁将张骞此行称为“凿空”,意为凿空了之前隔绝的两个区域 。河西走廊成为商旅要道,武威、酒泉、张掖、敦煌,成为河西四郡。而随着西域的汗血宝马而来的,是大量的西域食物的进入,芫荽、胡麻、西瓜、茼蒿、蓖麻、石榴、葡萄、苜蓿、芝麻、核桃、无花果、蚕豆、绿豆、黄瓜、大蒜、大葱、胡椒、茴香……
它们原本的名字,标识着其舶来品的身份,如蚕豆原本叫胡豆、大葱原本叫胡葱、大蒜原本叫胡蒜、核桃原本叫胡桃、石榴本来叫番石榴。
可以说,西域的文化以及各种东西深刻影响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张骞出使西域是一次中原和西域的凿空,而大航海所发现的新大陆,则名副其实地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亚欧大陆是连在一起的,非洲和欧洲也相距不远,而美洲,因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隔绝,长期无人知晓,直到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欧洲人寻找东方黄金的执念,以及地球是圆的这样的观念的普及,才让欧洲人得以发现美洲。几千年的生态隔绝,让美洲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虽然有人类文明,可是却在生产技术上非常落后,这里没有牛与马这种大型牲畜,只有羊驼,这里的物种也有别于旧大陆。于是,在发现美洲的几百年里,欧洲人一边灭绝了美洲的玛雅、印加、阿兹台克文明,一边大量挖掘美洲银矿,同时,新旧大陆的物种实现大交换,史称“哥伦布大变换”。世界各地的政客、商人、园艺家、探险者、医生、植物学家等等在世界各地寻找着植物,以至于“植物猎人”成为当时一个非常时髦的职业。许多美洲的作物进入旧大陆,玉米、番茄、土豆、番薯、辣椒、木薯、花生、仙人掌、紫茉莉、烟草、向日葵、含羞草……而高产又易活的玉米和土豆,在中国许多难以种植水稻、小麦的土地上得到种植,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口粮问题。饿肚子的问题解决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人口增长,从明末到清代,人口高速增长,玉米和土豆功不可没。
人口学里有个经典理论,叫马尔萨斯人口陷阱,是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提出的,当人口数量超过土地的承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危机,粮食会不够吃,社会会动荡,国家会倾覆。而纵观中国历史,王朝的末日几乎总伴随着大规模的饥民。所以王朝开国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争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出现大量无主土地,这时候土地再分配,人人有土地,社会就比较安定。而地主-小农经济模式下,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大量人口必然会再丧失土地。再加上气候、灾荒、暴政各种原因,大饥荒往往就会到来。
在工业革命之前,也就是生产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之前,漫长的人类历史,无论盛世还是乱世,其实经济的起伏都不是太大,直到工业革命让生产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才得以挣脱这个陷阱,就像通过第二宇宙速度挣脱地球的引力一样。当然,同时,自然也受到了巨大的破坏,物种的消失与环境的污染大大加快。
中国历史三千年,史书上饥饿的历史太多了,不绝如缕。现代中国,也只是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摆脱饿肚子。可以说,漫长的中国历史,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少之又少,而人相食的惨剧,却频频上演。人饿到极致,会吃树皮,吃观音土,而饥饿最令人发指的程度,是易子而食。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土地兼并,天灾、人祸,气候变冷,蝗灾,黄河泛滥,战争……古代中国,太多的因素都能让百姓流离失所。逃荒,是当时很多中国人甩不掉的梦魇,而有的时候连逃荒都不知往何处去,人们面对的,就只有死亡。
归根结底,是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王朝又缺乏高效的治理系统,使得饥荒几乎无法被避免。
今天的中国,北方有东北的北大仓,黄河流域曾经的黄泛区再也不会有黄河泛滥,大量的平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连南方的丘陵,贵州广西的山地,都通过梯田的形式得到开发。今天的中国,三大主粮已实现自给,有着充分的粮食储备,我们不必再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但以全球视野来看,粮食状况依然严峻。我们依然要警惕粮食危机的到来。
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色。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你看那些节日的吃食,哪个和主食没有关系?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腊八节的粥。想要远离主食,门儿都没有。
对主食的喜爱才真正是印刻在中国人的基因当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之后,央视曾经做过每分钟的收视数据统计。在把高点进行采样和分析后,发现排名第一的竟然就是“主食及碳水化合物”,第二是“油脂类食物及肉类”。
总导演陈晓卿从一位历史学者那里得到了部分解释:“中国人之所以这么热爱主食,其实和农业社会发展的历史有关。近两千年以来,中国,尤其是汉族聚居的地方,平均每70年就有一次大的地区性的饥荒,这让人们在脑海里深深埋下了饥荒恐惧的因子,见到粮食类食物和油脂类食物,发自内心的喜爱便会油然而生。”
以主食为中心的思维,也让中国人改变了对菜肴的评价标准。一道菜是否好吃,要看它能否“下饭”。美食家蔡澜对某种食物赞赏有加,就会加一上句话:三大碗白饭!另外一位美食作家董克平就说,中国人有种“饭和菜”的二元观念。但很长时间以来,伴随中国人下饭的菜肴都不怎么体面营养,而是猪油、咸菜、辣椒这种辅助性的调味角色。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从1亿左右猛增到3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玉米、红薯、土豆这类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另一方面是辣椒的广泛种植,能够形成对主食的搭配。
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一书中说,人口的增长使得农民将更多的土地用于种植主食,分给蔬菜等副食的土地随之减少,“辣椒作为一种用地少、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的调味副食便得到小农的青睐”。一点点滋味,再加上足够的主食,就支撑了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文明的演进。
在人类历史中,农耕社会占了大部分,而在农耕社会中,粮食是主要的农业产出,也是人们主要的食物,从工业社会到今天,食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粮食依然是坚定的基础。粮食安全,人类才不会挨饿。今天的世界,依然有人吃不饱。但相信,这样的局面总会得到解决。希望人类珍惜这样的成果,保护地球,别再爆发大规模战争,让饥饿的记忆再也别再来了。
★链接
我们现在的食物其实大部分都是陆续传入中国,那么如果我们穿越回秦朝,能吃到什么呢?
有人穿越回秦朝,当他吃了一顿饭,却发现一切都和他想的不一样。
某店小二:“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打尖!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那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而且西红柿是美洲货,清朝末年才传入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
“什么破店!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上一屉!”
“这位爷,也没有。馒头包子得等到蜀汉诸葛丞相伐孟获才有,抱歉了您呢。”
“呃……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
“抱歉,咱是在关中,水稻原产亚热带,得翻过秦岭才能种,咱也没有。”
“要死了!那就来个大侠套餐吧,二两女儿红,半斤熟牛肉……你捂我嘴干吗?”
“客官,小点声!朝廷严禁私宰耕牛,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万万不敢啊!”
“得得得,酒我也不喝了,茶水总有吧?”
“茶?那玩意儿到汉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也不可能有。”
“那就不吃饭了,上点水果吧。大热天的,来半个西瓜。”
“呃,西瓜是非洲特产,要到宋朝民间才有种植……”
“没有西瓜,苹果总有吧?”
“真抱歉,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我国。客官,您别点水果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像什么葡萄啦,芒果啦,石榴啦,草莓啦,菠萝啦……您现在都吃不到。”
“那你这破店里到底有什么?”
“粟米的窝窝饼,您蘸肉酱吃,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
“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店啊?”
“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
“没有辣椒,用大蒜代替也行。”
“真不好意思,大蒜的种子是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小店只有花椒,只麻不辣。”
“那你们就不能炒个青菜?非要开水烫白菜?”
“客官您有所不知,铁锅到宋朝后期才能生产,所以没法炒菜。况且炒菜要用菜油,菜油得等到明朝后期普遍种植油菜花以后才有。”
“好吧,其实你们可以用花生油……”
“花生可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传播。直到乾隆末年,花生都还十分罕见。”
“苍天啊!那就来份烫白菜吧,多加点香菜。”
“嘿嘿,香菜原产地中海,张骞出使西域后……”
“我受不了了!我真恨不能一黄瓜拍死你!”
“黄瓜?黄瓜原产印度,也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客官您还要什么?”
……
“喂,客官……客官您别走啊!”
这是一个段子,在戏谑中可以让我们了解食物输入的历史,也让我们明白,穿越回过去,是有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