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希拉里说:“给孩子的最好工具是一把铁锹。”
西方教育是自由教育,是不均衡教育。西方教育重视自由、鼓励选择,突出个性化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扩大学生差异、学生随心所欲、教师听其自然的现象。西方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为学生创造选择的空间,开设多种类型、多种内容、多种样式、多种层次的课程,出发点很好,以学生为本,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那些热爱学习、自觉主动、智商很高的学生而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眼光是向内的,目标明确、学习能自控,完全实现了自主学习,很可能成为创新人才。但对于部分对学习本无兴趣,缺乏必要的来自家庭、社会的外在压力的学生,学校的分类教学、分层教学,其实就是降低要求、迁就学生,让学生随心所欲,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习标准一降再降,学生基本能力素质一低再低。顺其自然的结果必然是学生行则行矣,不行则不行矣;最后行则很行,不行的完全不行。因为不行的太多,所以美国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新加坡教育部在给校长的委任状上称:“你的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为最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作为校长,到底如何来实现这种指引?西方的学校并不是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教师对学生学习规划的指导,但这种指导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一所学校虽然设置了两至五个这样的专职指导教师,但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无法深度了解整所学校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指导更多地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无法有效地实现完全个性化的指导。学生的学习需求度最终决定了学习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说学生基本停留在其原有层面上。由此可见,在西方,教育均衡几乎是天方夜谭。
这样的分析并无褒贬之意,只是出于客观理性。亨廷顿说:“批评者们说美国是一个谎言,因为它的现实与它的理想相差如此悬殊。他们错了,美国不是一个谎言,而是一个失望。但之所以是一个失望,正因为它同时是一个希望。”西方教育的这种做法有其合理因素,人本身千差万别,为什么要所有的人都一样地热爱学习?为什么要所有的学生都学习一样的课程?每个人都有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同,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既然承认差异,就应该尊重差异,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那这样做是否会于社会不利?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各种层次的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也需要普通劳动者;既需要领导人才,也需要一般员工。刻意追求均衡一方面不可能达到,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某种人才相对过剩或某种劳动人员相对不足的现象。
西方教育是开放教育,是生活教育。西方教育由于其自身的文化自信,表现在课程内容上非常开放。哈佛大学通过了课程改革计划,新课程表中包括“世界中的美国”“各国社会”“理性与信仰”“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等课程,与现有的核心课程相比,新课程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并协助学生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使他们加深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主修学科上。这次变革,源自于一个设问:在21 世纪,怎样才算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这种开放的眼光直接引领着美国的教育。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教材种类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编写的教材更多,基本是各校教师自行其是。我在美国看到,许多老师上课根本不用教材,更看不到统一的练习册,老师用得最多的是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一排排放在教室里的书籍以及和课程相关的实物。我曾亲眼见到生物老师在学校养大蟒蛇,在教室里养巨大的蜥蜴。西方的教育很重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重视大自然的教育作用。我所到访的英国、法国、美国、澳洲的学校,许多老师都爱把学生带到博物馆去学习、带到自然中去学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进行教育教学。
当然,这种开放也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一些老师可能过于自行其是,导致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要求没有实现,教师随心所欲地进行教学,基本没有人管,知识点、能力点没有逐一落实,导致学生似懂非懂,因此PISA 考试美国学生考分不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站在更高层面看,知识点固然重要,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打开孩子的视野更加重要,让孩子了解自然、理解社会更加重要,让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保持适度的敏感力更加重要。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希拉里说:“给孩子的最好工具是一把铁锹。”我所到的高中几乎都设有与电工、木工、钳工、修理工相关的课程,一个学生高中毕业之后,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学习,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远远高出中国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电维修、汽车维修、家庭木工、烹饪技术等,这些事在中国除了职业高中的学生之外,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做;相反,美国学校没有职高、普高之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几样基本生活技能,今后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提高许多。
我们的家长们几乎把孩子的生活全部包办了,学生只有读书考试一件事可做,事实上,这却让孩子没有学会做人、做事的基本技能。正如一位欧洲人所说:“清朝中国在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伟大,在举足轻重的大事上渺小。”加强劳动教育,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