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琛 黄家龙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人们在改善物质生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寻求心灵层面的“绿洲”。文化开放背景下,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难免令人眼花缭乱。随着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迫在眉睫[1]。2019年,高职扩招百万人,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大,对文化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所高职院校都开始探索依托地区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进而完善自身文化体系。胶东地区是山东最早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着独特印记且教育功能强大的“红色胶东文化”价值彰显。身处胶东的高职院校在汲取红色文化养分、实现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有义务、有责任将红色胶东文化挖掘好、利用好、传承好。
红色胶东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受到党的先进文化、胶东历史文化、胶东地域文化、胶东红色印记等多个要素的影响,是胶东地区的宝贵财富。
胶东是山东的革命老区,也是党开展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党的早期领导人就来到胶东。他们通过创办山东省立第七乡村师范学校、成立胶东文化界救亡协会、开设农民夜校、出版报刊等方式,在胶东地区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宣传党的思想,给胶东地区带来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先进的文化培养出了张静源、张连珠、理琪等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身上的忠诚坚定、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也在不断丰富着党的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
“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胶东地区自古就崇尚文学,秦始皇焚书坑儒,内地文人东迁至此,成就了“文登学”的美誉。近代以来,胶东地区成为民族屈辱史的缩影,日本、德国、英国等都来到这里,占领市场、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和劳动力,体无完肤是当时胶东的真实写照。侵略与殖民更加激发胶东人民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渴望,红色的火种早已埋在心中,于云亭、谷牧等早期胶东共产党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发奋学习、潜心教育、培养人才,把自己的知识才华、满腔热血抛洒在胶东大地。在历史的映衬下,在人文情怀的交织中,胶东人民英勇无畏、勇于登攀的英雄气节日益彰显。
胶东地区简称胶东半岛,因海得名,此地人民以海为生,因而海洋渔业相对发达。渔民在享受海洋给予的馈赠时,往往也要面对它的惊涛骇浪。与大海搏击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需要渔民们拼搏抗争、同舟共济;享受海洋馈赠时,资源往往是有限的,需要渔民们胸襟宽广、济困扶危。随着渔业的发展、海港的扩大,胶东地区成了重要的海运中转站,这也就招来了倭寇的觊觎。为了保护渔民的劳动成果,胶东地区常有驻军,他们保卫地方安全的同时带来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和崇武尚义之风。“一一·四”暴动发起者于得水自小习武,深受地域文化影响,其侠者之风、忠义之心成就了他的传奇。
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胶东地区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仍在增添着胶东红色印记,丰富着红色胶东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胶东区党委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胶东乳娘为保革命后代常常是以命保命,十多年中,在日本人不断的扫荡和侵袭下,1 223名革命后代无一伤亡。抗战期间,胶东八路军部队对日伪军作战7 590余次,攻克日伪军据点425处,毙伤俘日伪军13.4万多人,占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歼灭日伪军总数的25%,累计运送13万两黄金给山东分局、北方局和延安党中央补充军费[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胶东地区更是人才辈出。科学巨匠郭永怀,为了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作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只身回到祖国,投身国家的“两弹一星”建设,创造了不朽的辉煌;林场干部沈秀琴,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在土制炸药库失火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抢险救火,保护了林场的财产安全。改革开放时期,轮椅上的“当代保尔”张海迪,向命运抗争,永不言败,塑造了共产主义的新人模样;民间文艺工作者戚建波,在中学音乐教师的岗位上砥志研思,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
日居月诸,岁月沉淀,红色胶东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忠诚坚定、不畏艰难、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勇于登攀的精神内涵。
地方文化是当地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依托地方高职院校可促成当地优秀文化形成规模化影响。红色胶东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高职院校的素质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有助于高职院校的文化体系建设。随着高职扩招,院校服务能力增强,立足胶东的高职院校可以在红色胶东文化的开发、创新、传承方面把薪助火。
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产业发展所需技能型人才的职能,还肩负着理念塑造、素质提升的重任。重任在肩,打造文化品牌、完善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胶东地区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离不开地方优秀文化的滋养,离不开亮点元素的点缀,红色胶东文化正是地方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有理、有力、有节的精神内涵也是院校文化体系建设可打造的亮点元素。立足胶东的高职院校与地方联系紧密,可以深入其中探究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院校的人才、平台等优势资源可有力推动红色胶东文化的开发工作。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作为地方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地方高职院校需紧跟时代脚步,做好创新工作,让红色胶东文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人们心中。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创新红色胶东文化的“形”,高职院校的各类网站、新媒体、专业建设、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都是实现红色文化创新的有效平台,利用这些平台创新文化传播、发展的形式,将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师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能够更好促进胶东红色文化的正向多角度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创新红色胶东文化的“魂”,高职院校受众群体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是同一文化,不同教师在传递时的解读角度不同、不同学生的接受内容不同,对文化的理解也必然不同,不同的解读和理解实则是对文化的创新。因此,红色胶东文化在进学院、进课堂、进教材的过程中既可加深师生对胶东地区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可拓展胶东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与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可为教育播撒种子,教育可为文化提供土壤,二者密不可分。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场所,自有文化使命担当,红色胶东文化融入其中,依托教师、学生群体可实现有效传承。其传承效应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自我认识的深化,高职院校将红色胶东文化纳入自身文化体系,通过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可以提升教师、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引导其身体力行;另一方面是群体效应的加推,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来源于社会群体的高职师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娱乐等人际交往活动,可以将自身的红色胶东文化传递出去,随着胶东地方高职群体的扩大,其对于红色胶东文化的传承效应也会逐步提升。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主要依托思政课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多是全国通用课程,教师大多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方向,较少研究近代史,专门研究红色胶东文化史的更是寥寥无几。教师都不了解,又何谈文化教育、精神传承。地方高职院校要将红色胶东文化融入其中,首先需要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其一,要在学院的教师招聘中侧重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史料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式,需要具备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专业教师牵头指导。其二,学院要成立专门的红色胶东文化研究小组,依托该研究小组切实做好红色胶东文化的研究工作,梳理文化脉络,形成文化品牌,打造学院特色。其三,加大宣传,形成研究合力。胶东地区的高职院校中不乏来自胶东地区的学生,各院校可以动员这些学生加入史料的查找、整理和研究中,向学生征集所在地区口耳相传的事迹、载入地方志的史料,完善、丰富红色胶东文化的研究。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天,全国各地高职院校正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胶东地区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将红色文化这团火点燃、烧旺,做好红色胶东文化的“三进”工作,助其燎原之势。第一,做好红色胶东文化“进课堂”工作。课堂是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高职院校一则应利用大课堂引导与小课堂实施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感染,增进育人效果。二则应增强同城高校合作联盟,开设“同城大课堂”,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主题讲座,培训授课教师和部分学生,再由其在课堂上讲授、互动,形成良性循环。第二,做好红色胶东文化“进教材”工作。高职学生的课程教材本就缺少对近代史的学习,历史知识的获取多是通过片段化、快餐式的案例了解,没有系统的成型教材。基于这一问题,青、烟、威地区可以根据地方特色,编写融入红色胶东文化的校本教材,让学生更好了解“第二故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第三,做好红色胶东文化“进头脑”工作。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因此,红色胶东文化的传承要以符合受众主体的方式进行。各院校可以组织有关胶东革命知识的竞赛、成立研究胶东文化的学生社团、排演红色胶东的话剧、歌曲、舞蹈等。还可以利用官方宣传平台创设红色胶东文化专栏,让学生群体挖掘素材进行每周推文、播报,用新颖的方式吸引“00后”高职生,让红色胶东文化走进学生心中。
红色教育基地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能够让人们直观感受历史、接受教育、缅怀英雄的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青、烟、威地区共有红色教育点100余处,其中烟台地区最多,这些红色教育点组成的教育基地给周边的高职院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3]。红色胶东馆、胶东革命纪念馆等教育基地是红色胶东文化最集中的地方,高职院校应该多为学生提供外出研学的机会,创新实践方式,主动与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合作,探索思政课的实践教育,丰富“第二课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沐浴在红色文化中,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需要铭记,文化需要传承。红色胶东文化有历史的印记、有文化的底蕴,经过岁月的酝酿,在新时代仍可发挥独特的价值,滋养胶东人民。胶东地区的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的使命,有义务做好红色胶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用好红色基因,培养胶东学子的文化自信,激励其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