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准入体系在手术室设备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1 03:43樊建俊蒋雨辰胡振辉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手术室动态管理人员

樊建俊 蒋雨辰 胡振辉

手术室设备是辅助开展临床手术诊疗和急救治疗的重要技术保障,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临床诊疗的手术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医疗机构综合实力的关键标志。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室设备的品牌种类和技术功能也愈来愈多,如何提高设备的临床应用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医院手术室管理的重要内容[1-2]。目前,手术室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包括设备的数量种类繁多,且临床配置范围较广,设备管理的时效性和精细度不够;手术室护士的设备操作水平差异明显,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有效的监督,影响手术的进度和质量;设备技术涉及电子、机械、材料、信息等工程学科和临床学科,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要求不断提升;设备管理中的预防性维修、维修模式和维修后管理体系不够成熟,设备管理成本较高,且设备的临床安全管理存在一定漏洞[3-4];设备使用及管理缺乏时效性,未建立动态监测及管理制度。为此,本研究结合医院实际,从设备维修和临床使用两个层面,建立手术室设备管理的动态准入体系,实施三级管理下的岗位考核准入质量监督模式,确保设备使用的规范性和维修的时效性,提升设备临床运行质量,减少设备日常管理成本,为推进医院的管理现代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1 动态准入体系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在用的284台手术室设备,共涉及设备使用科室14个;使用人员136名,其中包括73名护士、49名医生和14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类型包括手术床、无影灯、输注泵、麻醉机、除颤仪、监护仪、内窥镜、气腹机、吸引器和图像处理系统10种。按照临床科室使用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手术室设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9台,涉及设备使用医生23名,采用岗位责任制管理,即“谁管理谁负责”的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145台,涉及使用医生26名,采用动态准入制管理,即“定期考核上岗”的准入管理模式。两组设备的品牌类型、使用年限和使用管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及工作年限等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动态准入管理模式

动态准入体系实施三级管理下的岗位考核准入质量监督模式,包括三级职责管理、岗位准入管理和动态监督管理。

1.2.1 三级职责管理方法

(1)设备使用三级管理。①临床专科手术室护士执行一级管理,负责手术室设备的日常清洁维护和配置使用登记,整理和分析设备使用的基础资料;②专职设备管理护士执行二级管理,负责手术室设备的专项维护和常规检查,整理和分析设备使用的质量评估资料;③手术室护士长执行三级管理,负责手术室设备使用的质量监控和人员考核,整理和分析设备使用的管理资料[5-6]。

(2)设备维修三级管理:①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执行一级管理,负责手术室设备的日常维修及登记,整理和分析设备维修的基础资料;②专项设备维修组长执行二级管理,负责制定手术室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和维修后管理体系,整理和分析设备维修的质量评估资料;③科室负责人执行三级管理,负责手术室设备维修的质量监控和人员考核,整理和分析设备维修的管理资料[7-8]。

1.2.2 岗位准入管理方法

手术室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人员实行“考核上岗”制,即经医院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设备的管理工作[9]。考核分为常规考核和专项考核,常规考核由三级管理人员组织实施,对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的工作内容每周开展一次抽查,而对三级管理的工作内容采用交叉检查方式,记录检查中不良事件例数,管理者每季度中不良事件比例>20%,则认定为考核不合格;专项考核由医院管理者和行业专家组成考核小组,按季度开展专题培训,对不同管理人员进行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百分制考核,管理者考核分数<80分,则认定为考核不合格。医院根据考核结果,择优安排合格人员进行各级别的手术室设备管理工作。

1.2.3 动态监督管理方法

动态监督管理是指周期性监测手术室设备管理绩效,采取制度约束、质量提升和配置优化等措施,达到提升设备临床使用质量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岗位准入管理的考核周期为一个季度,医院按照准入体系的具体要求,每季度分别开展专题培训考核和日常检查记录,季度末公布考核结果;②对于考核优秀的管理人员,医院按一定比例提高下季度绩效工资,对考核成绩不合格或排名较差的管理人员,医院组织开展专项指导和管理带教,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医院按一定比例降低下季度的绩效工资;③根据周期性考核结果,分析设备、人员等管理资源在临床中的配置水平,按照年度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1)动态观测指标。包括每季度手术室设备的不良事件比例和管理人员的专项考核平均成绩。其中不良事件比例指管理流程不规范、质量检测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管理项目未完成以及记录信息错误等事项占总检查例数的百分比[10]。

(2)静态观测指标。包括手术室设备的故障例数、返修例数和临床医生满意人数。其中临床医生满意人数指医生对手术室设备管理内容、服务态度、管理质量的认可度均>80%的医生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动态观测指标为正态分布,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静态观测指标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动态准入体系研究结果

2.1 两组设备动态观测指标比较

(1)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室设备不良事件比例分别为(9.25±2.12)%和(4.63±2.1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8,P<0.05),两组手术室设备不良事件比例季度趋势见图1。

图1 两组手术室设备不良事件比例季度趋势

(2)对照组和观察组管理人员的专项考核成绩分别为(76.25±5.37)分和(85.63±5.24)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7,P<0.05),两组管理人员专项考核成绩季度趋势见图2。

图2 两组管理人员专项考核成绩季度趋势

2.2 两组设备静态观测指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室设备故障率分别为24.46%(34/139)和12.41%(18/145),手术室设备返修率分别为9.35%(13/139)和2.76%(4/145);观察组的手术室设备故障率和返修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6,x2=5.483;P<0.05),见表1。

2.3 两组设备使用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医生设备使用满意度分别为69.57%(16/23)和92.31%(24/26);观察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0;P<0.05)。

表1 两组静态观测指标比较[例(%)]

3 讨论

医院手术室伴随着临床医学和工程科学的发展而出现、进步和提升,在医疗服务压力增长和手术室设备增多的现状下,现代化手术室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手术室作为医疗设备最为集中的治疗科室,除常规的手术器械和基础设备外,麻醉机、监护仪、图像处理系统等均已成为常用设备。因此,手术室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直接影响医院临床手术活动的服务质量和医院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手术室护士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是设备管理的核心要素,其管理水平受到规章制度、工作经验和设备使用情况等因素影响,不同医疗机构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管理效果[11]。

本研究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284台手术室设备,设备使用及管理人员包括手术室医生和护士、器械管理和技术人员等136名,设备类型10种。动态准入制首先明确三级岗位职责,即设备使用、和设备维修的三级管理,其次是实施人员考核上岗制度,同时建立动态监督管理和反馈机制,按季度开展手术室设备使用及维修人员的绩效考核和统筹分配。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室设备不良事件比例低于对照组,专项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室设备故障比例和返修比例低于对照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语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手术科室信息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障[12-13]。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准入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设备的管理效果,手术室护士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履职能力得到了提升,设备的故障率和返修率降低,手术室医生对管理效果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开展动态准入模式下手术室设备的信息化研究是推进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创新环节,对助于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的现代化建设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猜你喜欢
手术室动态管理人员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