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陈相龙
北京市体育局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部署“体医融合”战略,全民提升“健商”有望引领时尚。
8月26日,北京市体育局(以下简称“体育局”)“牵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天坛医院”)成立首个“体医融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旨在探索体育等非医疗健康干预手段在疾病预防与康复领域中的作用。
体育与医学若要相融,从理论迈向实践,科研创新必是内核。
我国“体医融合”的概念源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和体育健康发展迅猛交叉之际。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等融合发展”。紧接着,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再次明确强调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自此之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连续性的“大纲”政策纷至沓来,且无一例外都着重强调要推进体育和医学的进一步融合。
人们需要在可信的数据和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转变对健康的看法,作出关于自我健康的决定。
在此国家战略背景之下,“防优于治”成为大健康的核心内涵。因此,让体育运动与医疗有机结合,发挥1+1>2的效果,成为医疗界和体育界的行动指南。顺着这股推进“大健康”的势头,体育局和天坛医院强强联合,挂牌成立实验室。
据悉,实验室目前是由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和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一起组织日常工作。“体医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是我们的特色理念。”北京天坛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郑华光介绍,实验室的团队主要是由体育运动专业、神经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学,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等涵盖“体医”两个领域的学科专家构建而成,共同为了深入分析体育运动和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筑建一个科学选择运动与健康的评价框架,为体育预防疾病提供更多循证医学依据。
目前,实验室的落地点设置在天坛医院中,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三大学术研究任务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个任务是完善国民体质监测这一重大项目。首先,体育局将在社会上招募参与公民体质监测的群众,将其监测的受众体质数据与未来的大健康相互联系。然后对原有的国民体质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从而形成科学的方案。最后导出和健康的关系,让国民体质数据真正成为指导运动的基础材料。
第二个任务是进行运动员的科学评价。“奥运会冠军绝不是单纯靠意志品质就能拿到的,背后需要大量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员郭建军认为,体医融合包括技术融合和资源融合。竞技体育的科技成果可以和临床技术相融合。因此,“要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帮助体育界进行科学的选材和科学的训练。”实验室借助天坛医院在神经系统评价方面的学科优势,利用科学仪器的参数甄别出有效数据,以供教练员参考,从而得到一个相对科学精准的运动员标准。在郑华光看来,传统运动员选材上存在薄弱项目在于体育教练员仅仅凭借“慧眼”,得到的是经验性的、模糊的、非定量化的运动员选择。这种“感觉”会存在偏差。
第三个任务是把实验室打造成科普教育的示范基地。“科学素养关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郑华光表示,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让老年人用正常的、科学的方法来预防衰老非常关键。社区的老年人买保健产品上当受骗的案例时有发生,诸多年事偏高的民众因为时代等因素的原因并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科学健康素养,对于身心健康的关注角度存在偏差。在基地中,来自体育局高层次的基础科学素养的志愿者和指导员会对这些老年人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辅导。来自医院的专科医生通过生理层面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编撰设计出合理化的课程,从而把科学健康的知识传递给中老年人,让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防止其陷于销售人员编织的“黑色童话”中。对于其他年龄分段、身体状况的个体而言,有运动专家对于具体的运动形态、方法、要点等成熟的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践经验,能灌输给群众正确的科学训练体系,医生利用专业的评测报告去帮助分析。医体各有优势且相互讨论互相弥补。
“一定需要去了解目前我们自己的国民运动习惯和身体健康的内在联系。”郑华光认为,目前“健康中国行”处于起步阶段,众多科学数据还是囿于“国外模型”。真正的国民健康数据因为种种原因欠缺一定的科学性。所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找寻科学的数据至关重要。
“实验室就是要通过健康的四大基石去引导民众走向健康,通过三项重点活动去落实四大基石。”郑华光这样强调。
郑华光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医学博士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国家资源转换成结果,结果推动更合理的政策施行,最终惠及百姓。
“实验室的建立在推进过程中非常顺利。”郑华光介绍了以下三点支撑实验室落地的内在原因。
首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为实验室提供了基础指南。因此,实验室的建立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为了落实国家政策的体现。其次,此实验室偏向于学术研究,天坛医院在前期进行过数次关于探索大脑的成功的科研范例,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经验,与实验室的内容就方法学而言属于一致。最后,从专业运动而言,体育局方面会派遣高校的高层次运动学专家、人才进行辅导配合研究。
提及体育与医学这样一个跨学科合作模式可能存在的壁垒问题,郑华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健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疾病。医生和教练运动员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差异化视角,从而才有了合作的动机,因为各有所长,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在实验室中会成为‘润滑剂’。”他还认为,就医学方向而言,实验室今后极具可能衍生成为一个医学亚专业。虽然属边缘医学科,但是“国民有需求,国家很重视”。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特别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过,犹不及”很重要。众所周知,从预防疾病的角度来说,健康运动是效果最好、成本最少的方式。通过运动减少对慢性病药物的依赖,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成本的降低。与之相对的是,不科学的运动,反而会徒增不必要的疾病。因此,用一套科学的数据指标去规范运动,保障运动对身体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身体的伤害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人民对健康的追求也不断深化,有一个良好的“健商”显得尤为重要。在郑华光看来,今后的群众健康意识会越来越清醒,健康素质也会越来越高,健康观念终将引领时尚。
目前,我国先前已有多个“体医融合”进行积极探索的案例。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团队从2014年开始与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专家合作,在冠心病等慢病患者管理中探索体医融合。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率先在国内成立了第一家体育医学学院,研究人的健康离不开哪些运动健康要素以及相关的运动缺乏症。针对我国儿童肥胖加剧问题,北京儿童医院与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合作开展讲座,现场指导并合作开发APP,从而探索适合青少年管理的体医融合模式。
2019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研所成立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成为“体医融合”里程碑式事件。“体医融合”已成燎原之势。
“我们想把自己擅长的做好,然后也想向别的模式去学习。在前期探索过程中,不同模式是可以相互借鉴的,然后我们率先摸索出一条相对成熟的经验,为其他模式提供指导。”郑华光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