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生活巧普法,精选案例入脑心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1-01 01:18王红霞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宪法人大代表道德与法治

□王红霞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法治教育专册,是以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的编写的。然而法律概念抽象严谨、法律条文晦涩难懂、小学生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等现实,使一线教师明显感受到教学的难度与压力。为了避免小学生在学习法律过程中出现枯燥无味、单纯说教等现象,教师往往会选择一些案例,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实践证明,“以案学法”架起了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的桥梁,成为小学生学习法律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精选法治典型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在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首选教材共性案例”“筛选热点新闻案例”“优选真实生活案例”“甄选违法警示案例”,法治教育才有可能入脑入心。

一、首选教材共性案例

法治教育专册中所呈现的案例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既围绕教学目标,又尽可能贴近儿童日常生活。案例中的典型场景不仅具有共性,且熟悉的场景易使学生回忆和联想,易与学生生活认知产生共鸣或冲突,有利于他们理解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意识。因此,教材提供的共性案例应当作为一线教师的教学首选。案例1:秋游中的法律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中提供了“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的场景,这是学生日常最熟悉的活动,其编写本意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感受法律无处不在。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秋游和法律有什么关系”,学生最初只能意识到“遵守交通法规”“遵守景区游览规则”“保护文物和动植物”等方面。这时,教师出示了一份学校与旅游公司签署的合同,请学生仔细阅读其中的条款。学生很快就发现:合同中对学生乘坐的车辆、司机以及秋游活动用车标准做出了明确细化的规定,也对学校管理学生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分清了各自的义务、权利以及违规后所应承担的责任,为学生的安全出行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看到合同落款栏中的公章以及校长和旅游公司法人签署的名字时,学生不由得感慨:仅一次秋游出行,就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围绕学习活动来设计教学内容,是本册教材编写的一个重大突破。综观整册教材,每一课中都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图片与提示,力图把比较抽象的法律知识与学生生活常识连接在一起,足见编者的用心。这些案例场景的设计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着眼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利用、加工、丰富和提升。“秋游中的法律”使师生的讨论交流持续拓宽深入,学生深刻感受到:原来许多习以为常的活动既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推理到法律的教材案例,能让学生有了“生活处处有法律”的初步认同。因此,这种基于学生生活、颇具共性、能保证学生主动且有效地参与学习的教材案例,理应成为法治课教学的首选资源。

当然,作为全体学生学习活动的教材案例,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独有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本着适切的原则,结合实际,对教材案例做适度改造,用足用好教材案例。

二、筛选热点新闻案例

法治教育专册是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治教育,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教学中必然要涉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法律概念与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概念和法律条文是一种有别于日常语言的技术语言,具有庄重性、规范性、严密性。六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还十分有限,对于晦涩难懂、难于理解的内容,需要教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社会热点新闻因其影响力大、广受关注,易暴露学生的认知不足。教师要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生活,从中筛选出合适而生动的典型案例,进行有效的法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案例2:宪法是根本法

《宪法是根本法》一课的教学难点是:了解宪法常识,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教学“活动园:查阅宪法原文,了解宪法内容”栏目时,教师先出示了2019 年9 月21 日新闻媒体刊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以下简称《联合公报》)。学生通读原文后发现,仅300余字的公报中有百余字是在阐述“台湾问题”,因此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两国建交的联合公报中一定要把台湾的归属写明确?”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的“序言”。学生马上发现“台湾问题”是单独成段的,非常醒目。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为维护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宪法》中对“台湾问题”的明确阐述决定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建交必须坚持“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

《宪法是根本法》一课是对宪法的总览、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多指向“序言”和“总纲”。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宪法,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教师提供合适的案例作为学习宪法的支撑。教师用一则简短的时讯素材引出《宪法》中有关“台湾问题”的深刻含义,将新闻案例中的《联合公报》与《宪法》的“序言”结合起来学习,在相互印证中明确认识了宪法的法律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热点新闻可以为法治学习提供鲜活的案例,但要避免无关新闻元素喧宾夺主的现象。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新闻,留心社会、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更要基于教学目标,从中筛选出与法治学习内容高度契合的,具有即时性、典型性、权威性的新闻案例。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信息素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

三、优选真实生活案例

“以案说法”是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而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无疑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真实的生活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晦涩的“法言法语”,将其转化为“童言童语”,还能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引发他们知法、守法的情感共鸣。

案例3:“凤凰谷巴士”来啦

《人大代表为人民》一课中出现了选举程序、政治生活、代表履职、参政议政、民营企业家、建言献策等“法言法语”。了解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感悟其对人民负责,不负人民重托的情怀是“责任在肩,人民在心”板块的教学难点。

课堂上,身为区级人大代表的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了自己的代表证,随后创设了“人大代表接待日”情境,模拟人大代表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学生)反映的“学校所在的钱塘智慧城距离地铁口有几公里,却没有公共交通”问题的场景。从人大代表听民意、聚民心的言行中,从实地调研的照片以及撰写的议案中,从“凤凰谷巴士”开通的新闻照片中,学生了解了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理解了人大代表不是官,而是人民选出来代表人民去行使国家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人。

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故事很多,但只有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选择真实案例,才最能让学生理解和信服,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凤凰谷巴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熟知的生活事件,但学生并不知道它的出现与人大代表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法言法语”进行释义,而是巧妙利用自己的代表身份,创设了“人大代表接待日”的情境,通过模拟活动再现了人大代表履职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感悟到自己的家庭、学校、社区变得越来越好是与人大代表积极呼吁、尽心履职息息相关的,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

本案例中的教师恰好是区级人大代表,现身说法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但很多学校并没有这样现成的课程资源。教师不妨在课前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假日小队等实践活动做好实地考察。如寻访本地的人大代表,重点了解他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地方选民做的好事与实事;了解人大代表的具体职责、履职过程,初步感知人民当家做主行使权力的方式,建立起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优选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法治教育真实地发生。

四、甄选违法警示案例

未成年人“违法”行为一般指的是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犯罪”行为指的是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代表的刑事法律。由于小学生通常未满14 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低年龄),教材中相对笼统的概述容易引起学生认识错误和行为偏差。在法治教学中,违法警示案例与正面案例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违法警示案例能把社会生活中真实、典型的问题引进课堂,通过辨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提高认知能力。因此,教师要甄选违法警示案例,引导和帮助学生多方面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

案例4:未成年人违法要承担后果吗?

学完《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后,学生了解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体会到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由此产生了“未成年人违法是否承担后果”的问题。

于是,教师在教学《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守法不违法”板块时,将教学重点定为“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教学时,教师首先抛出这个问题,并提供了一则校园欺凌违法警示案例:15周岁中学生马某因生活琐事对14周岁的熊某心生怨恨,纠集16 周岁的学生何某和满14 周岁的学生刘某、不满14周岁的学生施某、夏某尾随放学回家的熊某,将其胁迫到偏僻处,五人轮流对熊某掌掴。马某还用自己的手机拍下现场视频,于当晚上传至本人的微信好友圈,随后该视频被转发扩散。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展开讨论,并用思维导图厘清案件中每个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行为程度及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结果一目了然(见下图)。

本案例最大的特点是违法人员年龄层次多、处理结果不同。学生在分析交流中清晰地认识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会根据行为本身、年龄节点,受到父母、学校的管教,或由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处罚。教师再适时补充“或由政府收容教养,或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的几种处罚处理类型,学生心中的守法、不违法的意识就更坚定了。

在倡导正面引导为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违法警示案例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非常强烈的警示作用,但使用不当也容易造成学生人心惶惶甚至好奇、模仿的负面反应。如校园欺凌事件中,未成年人具体的违法行为就不适合在教学中进行细节描述。因此,教师要精准地围绕教学目标,甄选对小学生具有普遍教育警示作用的、能指导其当下生活的典型案例。

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不是单纯学习法律条文的教育,也不是为培养法律专业人士的教育,而是一种大众化的普法教育。教师要明确这一阶段法治教育的定位,将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精选各类法治典型案例,法治教育教学方能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宪法人大代表道德与法治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宪法伴我们成长》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