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明,邱玉婷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贵州贵阳 550005)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做出了重点部署。其中提出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文凭”等顽瘴痼疾,而应着眼于“管好”“教好”“学好”来提高教育质量,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难发现,这两个重要讲话精神和指导性文件都对提升教育质量做出了明确指示。在此背景下,文章尝试在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指导下,改革《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汉语基础》作为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中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他中文及师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从专业定位上看,它又是一门特别注重实用的课程。实际上,除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能力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是不可或缺的——请假条、在校证明、申请书等应用文体的写作,课堂发言、公众演讲等口语表达,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使用能力。而这些语言能力的获得,《汉语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该文试图从OBE 的理论视角,将语言能力的获得作为《汉语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从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目前,在《汉语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时量的大幅度缩减。以贵阳学院的广播电视学和秘书学等专业为例,根据原来的教学计划,广播电视学和秘书学等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原本是要上足18 周(一学期)的,每周3 学时,一共54 学时。而现在要除去新生参加军训等事项所占用的约6 周的课时,所以实际的课时数只有原来的2/3。在这种情势下,原定的教学计划很难如约实施,任课教师不得不另辟蹊径,教学改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一些高校同道前辈已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相当的教学成效和研究成果。
然而,综观《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历程,以及全国各地的教学改革举措与成效,我们很难选出一个让人心仪的示范教学来。这也说明,《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还得继续。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效果不显著——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仍然无法形成一个“现代汉语”的知识脉络。与此同时,让学生尝试运用现代汉语的相关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语言问题,更是变成了一种美好愿望。因此,如何让学生上完该课程后“有感”,是《汉语基础》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
OBE 要求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要求所有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工作均以最终成果为导向来设计与实施。由于《汉语基础》的授课对象均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换言之,该课程不应只追求传统的期末试卷考核过关,而应将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和基本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应根据教改理念,从知识、能力、素质3 个方面来展开。过去,我们的《汉语基础》课程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陷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窠臼。而作为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中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其他中文及师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基于OBE 的《汉语基础》课程目标应着力于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的语言使用(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的)能力和汉语规范意识。
针对高校普遍存在课时数严重缩减的现象,为了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对《汉语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置与安排,以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基于此,对于现代汉语的五大知识板块,我们建议在确保让学生系统了解现代汉语的知识体系下,将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部分列为重点讲授内容,而把文字、修辞部分作为专题略讲。
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汉语基础》和其他语言学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衔接。一是注意区分《汉语基础》与《语言学概论》《语义学》《文字学》《语言研究》《修辞学》等语言学其他后续课程。明确《汉语基础》的教学重心在于现代汉语的系统性和基础性。这样,我们就能有选择地略讲一些属于后续语言学课程的内容。如此,不仅可以弥补课时的不足,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本课程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整合好《汉语基础》和中小学语文课的关系。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我们所教授的又都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汉语基础》的教学内容里,像拼音、词汇、文字、句法成分、修辞手法等,有不少是学生在中小学语文课上就接触过的。因此,针对这部分内容,如果讲得太浅,就容易和之前的语文课重合,学生很快就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但如果讲得太难,那么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又很难跟得上,同样难以提起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这就需要科任教师授课之前尽量充分了解班上学生的汉语基础,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将《汉语基础》课程同中小学的语文课区分开来。
OBE 的课程评价理念注重平时技能技巧的考核,淡化纸质试题的理论考核。基于此,针对多数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差,无法满足实际运用需要的现实。我们打算摒弃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办法——在《汉语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实践考核环节,比如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诸如 “汉字听写大赛”“普通话水平测试”,以及类似“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的课堂小活动,适度强化实践训练——运用纠错或者比赛等方法适度进行听写、注音、背诵、比赛等课堂练习。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各种语言现象尝试撰写科研小论文。以此提升他们的语言观察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汉语知识分析解决语言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宗旨,调整自己的教学重心。针对以往《汉语基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该文尝试以OBE 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3 个方面重新探索《汉语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该文提出,要针对《汉语基础》的授课对象,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使用能力为课程目标,在有限的课时内调整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以求达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帮助学生达成有效学习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