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
“微媒体”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媒体,在承载语音视频等常见信息形式的同时,又具备着微博、微信等微型信息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特点。“微教育”是在“微媒体”基础上产生发展而来的,相对普通教育形式手段更新颖、信息载量更丰富、方式方法更生动,在当前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总要求下,对提高教育成效、弥补教育缺陷、走出教育困境等多方面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均有深远意义。
合理运用新型媒体铺设新型教育平台,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建立新模式,并削减新型媒体给学生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是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2.1.1 善用微媒体
即时通信社交软件微信、微博、腾讯QQ 等在交际网络中风靡已久,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而每个使用者均自动成为传播信息的“活载体”。与报纸、电视等更加专业化、信息集成性更强的传统传播媒介有所不同,这种新型媒体更强调个体参与度,更突出“微”与广,“微媒体”之称也由此得来。“微媒体”作为一种用户可基于其社交网络即时发布、分享及传播信息的网络信息载体,使大众均可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设备组建并维系自己的交际圈。发布于微媒体的信息因其平民化程度高通常简单易懂,且互动性强于传统媒体。发布者与浏览者仿佛面对面接触一般,关联性更强。浏览者还可以采取关注、取消关注、订阅与收藏等简单操作来自主选择阅读范围。
学生在使用新兴社交软件的过程难免会受到同学亲友及新媒体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从事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可利用微博等微媒体发布教学信息、进行教学互动等,并可以通过在微媒体上发布新闻、公告、通知及资讯等来提高学校服务管理方面的效能。第二,校领导应对创设“微媒体”、搭建“微平台”给予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开通微媒体公众平台,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图片、音频等形式来运营该平台,积极与学生零距离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正由于新媒体存在广泛性与高传导性特点,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在运营“微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对“微媒体”的维护与监管,筛选过滤其中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处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交流空间。
2.1.2 打造微平台
所谓的“微平台”,即微信、微博、腾讯QQ 等社交软件的网络公众平台。“微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教育资源及学习途径,学生拥有选择权,则其学习自主程度随之提高;该平台的运行还催生了一种新型的青年亚文化语言体系,更加符合现代学生对信息多样化的诉求。
第一,搭建高质量的信息平台。开展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起本校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刻发掘校园文化内涵,积极打造方位全面、角度多重、领域宽阔的立体式校园文化结构。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基础,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特点,发布学生喜闻乐见并具教育意义的信息,积极引导学生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与传播正能量。校方可通过建造校史博物馆、举办校史图片展览、拍摄校史宣传片、邀请优秀校友演讲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媒体”还使得信息发布更快捷易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公共事件的热情,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审查的难度。
第二,建立能够熟练运用微平台的教师队伍。在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信息时代,教师也应紧跟时代潮流,在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学习运用新兴媒体,既能够促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也有助于掌握更多教学资源的使用,在提升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在网络技术发展迅猛、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照本宣科的传统课堂形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其教育效果也有所折损。学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式及资源的革新,创设更符合学生兴趣取向的微课堂,借此提高学生的自主程度及学习效率。
2.2.1 推出微课堂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参照教科书内容进行教授,教学过程略显枯燥,课堂活跃度过低,长此以往,这种呆板的单向教育逐渐抹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使学生表达观点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而师生间互动的欠缺使得学生难以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从而导致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与增强,学生多方面发展受限。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着重增加课堂趣味性,熟练运用微语言。“微语言”,即网络及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的诙谐活泼、直白简明的大众语言,具有较高的原创度与娱乐性,更新及传播速度快。在熟练操作新媒体工具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微语言”,有助于教师在学生间塑造平易近人的形象,以降低师生间的距离感,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教育工作成效。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思政教育工作可结合微媒体,给予学生关于学习形式的自主选择权。学生不仅可选择更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也可利用微媒体更便捷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信息,学习各种强时效性的政治理论。
2.2.2 加强微学习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普及,一改以往单向的受众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互动交流模式。人们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可以自主性更强地参与信息交流与传播,话语权得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融入“微时代”的新潮流,充分利用其互动性强、距离感弱的特点,积极主动地贴近学生,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第一,学校应顺应时代特点,为学生创设更加高效的“微学习”空间。首先,建设并运营学校官方的微媒体客户端,将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热点事件及评奖评优等信息发布至微媒体,让学生能够通过“微工具”进行信息浏览、参与互动交流及投票评选活动,并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官方公众平台。其次,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入微学习。可利用学校网络推出微课堂,采取形式新颖的教学方式,集结多方面信息与知识,迎合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吸引其参与到微课堂学习中。例如,学校可通过录制优秀教师课堂视频,推出微视频课程,使更多学生可利用碎片时间,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学习。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学会推出微课程。对新媒体运用熟练的教师可通过微平台发布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实时信息,在更为亲近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与学习。微信息的及时性与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发布速度与内容新鲜度,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微平台的信誉及亲和力均有重要作用。在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应以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热点事件等为主,有利于引起学生重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学会利用群体效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在校学生作为一个同龄人群,往往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念,易于结成群体,并受到相互之间的影响与制约。当有学生在社交媒体发布某种言论时,容易得到同龄人的共鸣并引起关注与转发,形成某种观点的广泛传播。教育者应深入认识学生群体的特征,利用教育小部分人的方式达到扩散与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的,进而影响到更广大的学生群体。
综上所述,网络结构的完善与信息化社会的建立,催生了各种新型媒体,在该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均随之发生了深刻改变,传统教育体系的不适应性日益显现。依托新媒体平台,利用其时代优势实施“微教育”将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旋律,切实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改进将是广大学校及教育者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