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文妍
近年来,辽宁服务业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为质量提升打下良好基础。2011—2019年间,只有2018年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辽宁服务业增速略低于同期GDP增速,其他各年均高于同期GDP增速。整体来看,2011—2019年辽宁服务业年均增速7.28%,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5.81%近1.5个百分点,这表明辽宁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服务业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近年来,辽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三二一”产业结构。2015年服务业占比第一次超过工业0.4个百分点,2016—2019年服务业占比基本维持在52%左右,服务业已经成为辽宁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辽宁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为服务业质量的提升奠定了人力基础。辽宁服务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从 2007年的40.1%逐步提高到2018 年的44.9%,成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渠道,积攒了大量人力资本。
辽宁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服务业质量有所提高。辽宁各细分服务业的发展较为不平衡,其中传统服务业以绝对比重占据优势地位,新兴服务业占比较少。近年来,新兴服务业诸如互联网产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技服务业等所占比重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辽宁服务业的发展质量。
辽宁服务业所占比重与全国均值相比偏低,2011—2016年辽宁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一直位于全国均值以下,2017年与全国均值持平,但比重提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辽宁第二产业下滑,由此可见辽宁服务业总量和相对量都与全国均值有一定差距,更无法与服务业大省浙江、广东相比,赶超压力较大。
近年来,辽宁各细分服务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中,占比较高的仍然是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计占比超过30%,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表明在辽宁服务业发展中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辽宁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上,从业人数的比重相对偏低。2018年,以上三类产业从业人数合计占服务业从业总人数的比重为8.6%,达到历年来的最大值,但是与服务业大省浙江、广东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另外,新兴服务业尤其是知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高素质从业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辽宁服务业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根据服务业质量综合测评指数,外部环境是影响服务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2008年,辽宁服务业质量综合指数与外部环境指数呈现出较小的偏离,其他各年两者变动呈现出趋同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部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辽宁服务业质量的变动,即辽宁服务业发展所依托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促进其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服务业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效率的拉动,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业效率的提升能有效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根据服务业质量综合测评指数测算,辽宁服务业效率指数的比重为20.6%,即服务业质量的提升有近20%来自效率提高的推动。根据服务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可知,最重要的就是技术进步,因此服务业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是推动服务业质量提升的重点所在。
根据服务业质量综合测评指数测算,辽宁服务业平稳性指数在服务业质量指数中所占的比重最小为14.4%,这表明服务业质量的提升有近14%来自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但是,近年来受到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辽宁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轻微的波动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业质量的提升,因此辽宁服务业发展的非平稳性是影响其质量提升的短板所在。
根据服务业质量综合测评指数测算,辽宁服务业结构指数对服务业质量指数的贡献值仅为16.8%,而且十年间服务业结构指数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提高,在大多数年份服务业结构指数与服务业质量综合指数变动方向都处于偏离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产业发展中长期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主,造成服务业落后于工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失衡状态。与此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科技含量高的新兴服务业占比较少,进一步限制了服务业质量的提升。因此,辽宁服务业内部和外部结构失衡是制约其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新兴服务业为重要取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辽宁服务业质量。
加强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除法律禁止的产业外都可以发展。同时建立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高精尖人才提供发展舞台;鼓励各类创新活动,如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推进企业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加快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借助科技力量和互联网龙头企业的优势,促进服务业不断向高端迈进,实现共享发展;不断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培养工匠力度,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研发、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快智能制造发展,不断提高制造业服务水平,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满足人民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特别是科技信息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发展基于区块链的新技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支撑。
落实相关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政务管理、规范涉企收费、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营造服务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良好环境;利用信息化平台等征信体系,加强自我诚信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引导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诚信服务联盟,创建诚信示范企业表彰范例;健全消费纠纷调解机制,采取法律、法规、行政等多种形式调解机制,有效化解消费纠纷,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行业安全、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的引领,推进产业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加速发展科技和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服务业技术进步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跨界与融合,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服务业人力资本投入。例如,构建和完善科技类服务平台,依托辽宁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科技实验室,实现大型科学仪器和文献资料的共享共用;培育龙头性科技服务企业,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大力发展软件开发与应用行业,依托东软等信息技术企业,加快软件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从而为教育、金融、旅游、医疗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围绕辽宁省重点产业,实施服务业品牌引领。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业区域品牌、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提升服务业质量,打造省级品牌,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服务业品牌体系;挖掘老字号品牌的资源,传承老字号文化特色、优秀技艺,支持老字号企业利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模式,以文化、信誉、质量等优势拓展营销渠道,扩大经营规模。
根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紧紧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平台等的发展情况,建立服务业质量考评指标体系,为提升服务业质量提供依据;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需要,落实国家、行业标准,根据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应标准,建立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标准规范为补充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围绕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发展特点,特别是针对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制订地方标准规范的研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