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研究

2020-01-01 04:04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出版社时代工作

肖 杉

(山东友谊出版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2)

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也造成了客户需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传统的出版业之中,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仍停在生产组织模式,主要是选题、稿件组织、评论家、加工等多个编辑环节,效率十分低下,而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出版社编辑工作可构建真正意义之上的社会生产,从而增进出版社的工作内容的转型升级。

1 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的意义

从网络的特点可看到,实际上可把网络看做一个大型的集成式的动态数据库,其具备独特的信息特征,在当今社会展现着关键的信息载体作用。而且,这种强劲的功能在出版工作之中也越来越重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在编辑出版之中的应用,出版物的形式已经从单个的纸质版转型到光盘版、网络版等多种形式,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载体。在现代发行的多种形式之中,网络出版物以其极强的互动性和传播性获得了急速的发展,并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一定程度之上,由于编辑出版的网络化,传统的作者、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间的关系爆发了改变。首先就是网络的交互性大大简化了编辑出版工作。通常,网络最引人注目的功能包含: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会话和娱乐等。其中,后三项使用频率极高,占网络流量的60%。而将其运用于编辑出版环节,可大大简化编辑出版工作,同时也提升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其次就是互联网使编辑的工作更加自然科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编辑”出版模式的诞生,可以避免传统工作模式的弊端。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有利于提升审稿的准确性。在编辑出版过程之中,审稿是编辑按照一定的出版标准对稿件展开审稿和审议的过程。编辑是审查过程的负责人,不仅要对递交的稿件进行选择,更要对稿件的内容及其刊登提交科学的建议。因此,出版物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审查过程。最后就是互联网改良了出版物信息的共享制度。在过往的编辑出版之中,出版物只是一种单个的纸质版本,读者庞大且其共享性很差。而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物的形式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特别是网络出版物的出现,使互联网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展开网上数据库的搜索,从而提高各种文章的共享的可能性。

在传统模式下人们认为校正文字和对书稿进行加工就是出版社编辑的日常工作任务,但是实际上出版社编辑工作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和困难上许多,其是一项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出版社编辑可以说是出版社的灵魂,是具体出版事项的统筹者。一个出版社是否有未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其编辑队伍的素质水平是否强大。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专门的学问,并且具有着很大的艺术性,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让编辑人员根据自己的学识能力将需要完成的书稿和文章以及素材等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可以编辑成为一套完整的图书。出版社在编辑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潮流来进行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对编辑工作进行安排。出版社的繁荣需要编辑工作做出很大的贡献,编辑工作可以赋予图书和文章等等更多的价值,可以有效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国家软实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很大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出版社编辑工作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抓紧新时代的机遇进行更加有效的改革,以此来促进我国出版社事业的繁荣昌盛。

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出版社编辑的新要求

互联网时代对编辑的全新要求是基于网络编辑和传统编辑的角色的差异来定义的。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出版社编辑来说,除了传统出版所要求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出版水平之外,还对编辑有了更多的要求。首先互联网编辑必须有全新的网络思维。与以往传统的内容相对,互联网背景下主编应具有的网络全新思维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一是开放性和协同性,即编辑要利用网络对外开放的特点,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构建协同工作的制度;二是擅长应用互联网,根据目标观众群的多样化需求,对内容展开整合;三是沟通能力,即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四是互联网数据与技术,即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和云计算服务来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五,相关性和多方向性,即编辑要从传统编辑思维的对内容的单个聚焦到以内容为核心的数字化。这就要求主编必须详尽认识各种数字出版技术。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媒体或出版机构将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编辑需不断地为发行媒体获取合乎出版标准的数字化的内容,使之变成出版社的数据库资源。这就需要编辑认识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技术的细节,如文本、音频、视频等不同的格式,以及数字资源在版权保护和内容的限制,从差异中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1]

3 “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

3.1 编辑的工作内容的转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认识世界之上的一切,这也给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出版社的编辑每天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编辑需要有自己独有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与此同时出版社编辑要确保读者的写作信息具备权威性。在网络时代,读者往往只认识到与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速,竞争很强。人们的担忧也有很多。往往更重视与自身有关的内容,而不是出版内容的社会价值。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要实现内容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为读者获取所需的信息。编辑只有捉住读者的心,才能吸纳读者,使工作内容成功转变,做到互联网时代的转型。而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出版社编辑在转变过程之中,要顺应时代转型,同时要准备面临一切艰难的准备,编辑人员都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传统的编辑工作更加标准化,读者可从已刊登的内容之中学习到标准的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重视生活的本质。在网络时代,出版社的发行和编辑工作需更贴近生活,需要发掘能引发读者回响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吸纳读者。[2]

3.2 编辑的创新转型

与传统出版社的编辑工作相对,网络背景下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更具创新性,内容更为普遍化。出版社的编辑可获得广泛的素材,并从自己的感受启程,视大为小,从而发掘出作品独有的风格。因此,出版社主编应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工作的过程中培育创意精神,在此基础上对于网络文学,出版社编辑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始终维持主观的工作态度,要把互联网当作工作的辅助工具,不能过于局限它,要不断研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从而做到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同时网络时代的工作能力的转变对出版社编辑有了全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主编不但要具有不错的文字处理能力,更要具有一定的图像处理能力和计算机技能。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出版社主编应具有获取和判断知识的能力。互联网是一把利害攸关的双刃剑。出版社编辑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源。除此之外,出版社编辑要有创新能力,防止被时代淘汰。当前,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惨烈的今天,出版业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如果不加速转变就会被踢出局。同时,在网络时代,出版社编辑要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杰出部分,充分展开市场调研,对纸质出版行业的受众展开评价,根据观众群的喜好来公布相关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版社编辑要多样化自己的思想,树立自己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网络工具的利用率,传送正能量,引领人们的精神世界走在时代的前列。只有完全转变思想,才能应付全新的网络时代,所以出版社编辑人员要刷新自己的传统思维方式,同时接纳全新事物,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增进编辑工作的成功转型。[3]

4 互联网背景下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特点与策略

4.1 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特点

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版社要大力促进“编辑中心制”向“作者中心制”的转变。在传统出版业之中,大多使用西方工业经济时代的制度,即以编辑中心制为核心的知识生产责任制,这确保了出版物的质量和专业性,但同时也剥夺了作者和读者参加发行的权利。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急速到来,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全新媒体技术和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信息平台,大大地强化了编辑与作者、出版社读者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以“作者中心制”为核心的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而目前,在“互联网+”时代,往往是作者的垂直创作的方法占据网络文学。在此过程之中,出版社编辑人员需要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精确建构信息时代的“作者人格魅力+自媒体营运平台”的编辑体系,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网络渠道资源,大力提升作者的写作水平和作者群体的影响力以及其作品在网络世界的知名度,可大力塑造以“作者中心制”为核心的网络知识社区品牌,增进出版业在网络背景下的发展。

4.2 打破知识生产的封闭格局

在网络时代下的出版业要发展就一定要增强出版社编辑的开放性。目前,传统出版业的立足点主要在出版物与读者、出版商与读者、编辑与读者之上。而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信息化非常引人注目,其主要反映在出版社的发行资源,出版社的发行流程和读者的互动等方面需提升信息化水平。因此,出版社编辑要从转化“作者中心制”角度,大力提高编辑工作的开放性,从而最终构建工作流程的网络化体制。在“互联网+”时代,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实时性,可保证出版社编辑工作可以打破知识生产的封闭格局,真正增进知识生产的建设,从而确保出版社编辑工作始终处在一个开放状态,从而提高出版刊物的质量。首先,出版社从业人员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看到纸质版编辑工作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协调编辑来进行网络出版物审核与发布,在此基础上大力应用多媒体技术,并创作适当的声音和图画。通过图像、动画版和文字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发布的刊物的质量。而其所创作的小周边也可随纸质出版物一起分派给读者,从而增加读者的粘性。另一方面,出版社编辑可通过自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来公布出版物的相关编辑信息,从而大力引领读者和作家参与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运行,同时也可以搜集读者的相关文献信息,并融合读者的问卷调查,对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展开评价,为出版社的编辑工作获取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其工作进行改良。[4]

4.3 树立正确价值观,正确引导编辑工作

编辑是出版社生产经营的主要统筹者,可以说编辑对于出版社生产经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版社要对编辑工作的开展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编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对于出版社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一定要坚持一个正确的出版理念,要时刻注重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潮流下的理论知识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要不断引导编辑将社会利益置于个人的经济利益之上,一定要保持文化发展足够先进。其次要对新技术和新的编辑方法进行善于学习和利用,对于那些旧的传统的出版技术要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如今数字媒体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领域,同时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要充分应用在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当中,积极进行编辑工作的创新和改进。其次要培养比较先进的市场意识,出版社要切实有效根据市场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客户的实际需要对图书进行有效的编辑、设计和整理,从而更好地去满足市场的需求。[5]

4.4 出版社应该重视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

出版社为了保持好人才的凝聚力就必须从出版社的品牌号召力、员工的薪资和事业打发展等出发,但是近几年来出版社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编辑人才的流失,针对这种情况出版社必须不断扩大自身的品牌、提高出版社员工的薪酬以此来保证人才的稳定性。比如说出版社可以对编辑工作人才激励机制进行加强和,对于那些表现比较优异的编辑工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或者也可以适当的给员工进行薪酬的提高等等。

4.5 全面提升编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于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编辑必须从多个方面来对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不断地提高。比如说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等,这些都是当下新时代编辑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良好的素质。

4.6 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出版社编辑可以说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引领者和负责人,其职业道德素养关系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播的方向,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复制粘贴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出版社更要对读者进行负责任,以严格的态度来对待编辑工作,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对作者的文字进行随意的改写,或者是只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而不关心书稿的质量效果。[6]

5 总结

总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出版社编辑不仅要有一定的媒体敏感度,更要有极强的互联网媒介融合能力。因为在网络时代,编辑工作不仅是为了文字,更是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形态,为了出版业的生存与其更好的发展,广大编辑就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改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得到自己的发展并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出版社时代工作
我等待……
不工作,爽飞了?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选工作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