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瑶,黎祖敏
(1.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重庆 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0016)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前,高校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抗击疫情作为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课堂。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教师就是一个战士,每一位思政工作者也面临着职业生涯、党员生涯的一次考验,从最开始无知的恐慌到揪心的关注,再到如今的信心满满,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思想都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洗礼,祖国各地每天跳动的疫情数字、千里之外的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每天发生的那些拼搏与感动、近在咫尺的身边每天涌现的感人壮举,让我们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作为思政工作者该如何去告诉学生,此时此刻我们这古老而弥新的泱泱神州正在发生着什么、正在经历着什么、正在孕育着什么?如何说才能真正的让这些新时代的新青年入脑入心?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中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从不同纬度的深度解读让思政人从疫之战的角度体会到了思政教学的教之道,更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何把握教育契机,运用疫情中的鲜活事例在思政教育领域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
四位教授的讲解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温度,更有学科的深度,分别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从“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战‘疫’里破茧成蝶的最美青春”四个选题,立足于党中央疫情防控决策的宏观层面做了科学分析、从此次抗疫中凸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的角度做了深度阐释、从防疫抗疫一线的生动事例的视角做了深度挖掘,引导了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不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抗疫精神”。
在四位教授讲座的引导下,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尝试将思政课程的“教材重难点”与“学生关注点”融合为“教学结合点”,使学生直面疫情、感受社会、思考人生,运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沿着明辨是非、格物致知的思考路径,引导学生在不断深入的连续追问中学会思考、确立信仰,完成对自我的构建和社会责任感的确立,这就是抗疫之战中的教学之道。
教学之道是熟练之道。《庖丁解牛》中庖丁有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说的是熟能生巧,而教之道亦是如此,只有对教学体系、教学技能、教学媒介、教学对象熟悉之后才能发现教学规律。四位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是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源自于对各自学科体系的透彻把握,源自于对当下疫情的精准认识、源自于对学生学情的总体掌控。费孝通先生也曾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是了解熟悉事物后会获得亲密感[2]。其实,教师教学也要不断地与教学对象接触才能体会出乐趣,才能让教师获得自我成长、学生收获新的知识。作为思政教师要加强教学基本功学习、学科理论学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以这次疫情为教学契机,让学生从疫情的“烈火大考”中检验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真金”;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以这次疫情为教学契机,让学生感受到 “战疫”中的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真正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教学之道是系统之道。《道德经》中说“乾坤有序,阴阳有道,序不可乱,道不行发”,其实,教学工作也是一个科学有序的系统工程。从课前准备环节到课堂实施环节、到课中课余反馈环节、再到课后反思环节,谋篇布局、步步为营;从教学目的到教学方法一以贯之、环环相扣;从不变的教材内容到鲜活的现实生活无缝对接、浑然天成;从知识点的前后承接到教学过程的起承转合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教学中的物质流、人员流、能量流、情感流、信息流各归其位,让教学中的各要素和环节有序运转,这才是一个生态性的高效思政课堂,才能实现从“传授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型[3]。在本次讲座中,艾四林教授就向我们展示了教学的这种系统之道,他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让我们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了理论认识。授课首先以疫情中的人权质疑入手,抛出问题,通过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新时代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任务出发,得出生命权、健康权是疫情当下最大的、最紧迫的人权这一结论,有力的回应了质疑。分析完问题后,艾教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了未来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方式,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最后,上升到人类的高度,提出构建战役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中国以大国姿态打一场全球阻击战。艾教授的授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鞭辟入里又理气相容,既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又有内在的理论张力,将课程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既直面疫情中的繁芜思潮又传导了主流意识形态;坚持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培养学生,做到了思政小课堂同疫情大课堂的有机结合。
教学之道是变化之道。孔子《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四位教授的授课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做到“君子不器”,时异事异则教亦应有异,不能墨守成规要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来适应大时代、小环境的教学情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体现人的精神需要、对人们精神资源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意识[4]。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面对复杂的国内外舆论环境,思政教育必须因地制宜,主动亮剑、敢于发声,及时占领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不能让大学生的思想沃土杂草丛生。回避、粉饰、按部就班的教学都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灵魂,只有直面现实、巧妙结合,深度剖析才能让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理论力量。秦宣教授的授课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秦教授以“一场大考,告诉我们什么”为题,引导大学生直面疫情中的惨痛、反思防控中的短板,同时从保卫战、阻击战、歼灭战、全民战的角度来看待此次疫情,巧妙结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知识点,在释疑中让生硬的知识点变成了鲜活的当下,既解学生之惑又传书本之道;从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在这次舆情防控中经受了考验和磨练的角度,巧妙结合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一知识点,在剖析中将理论知识落地生根,既水到渠成又匠心独具,在教学内容的变与不变中体现了思政教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王炳林教授以“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为题,立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程特色,从历史和现实的纬度,溯源而上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磨难及防疫斗争,既引导学生正视历史的发展规律客观看待疫情的发生,又以史为鉴帮助学生树立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在时空穿梭中适时而教,以谈古来论今,揭示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的启示,以大历史观来实现思政教育的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教授们精彩的授课让我们看到了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在时代“活水”中,以“战疫”的特殊性,在“变”与“不变”中,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来提高思政教学适应性的变化之道的教学艺术。
教学之道是平衡之道。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多方参与并相互影响、共同发力的动态平衡过程,教与学、传与受、师与生、动与静、导与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和谐共生才能做到教有所长、学有所得。冯秀军教授名为“战‘疫’里的最美青春”的授课正是为我们诠释了这样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从本次授课的选题、破题、论题到结题,冯教授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把握了教学的平衡之道。以一场疫情为背景、以几代青春为主题、以三个问题为主线、以多个案例为铺垫、以多层情感为烘托,就像一位高超的音乐指挥家将教师、学生、教材、案例、生活各要素有机的平衡调和于一堂课之中。课堂教学注重立足学生需求的针对性、突出教材重点的根本性、探求拟定问题的逻辑性、把握育人方向的引导性,在各要素的平衡之中实现了思政教学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这种平衡之道的核心是能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契合点,以这个契合点来支撑各要素的平衡,以各要素的平衡来强化这个契合点。那么如找到这个契合点呢?冯教授的授课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一方面要主动走入学生的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感其所感、思其所思、想其所想,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同频共振[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整合既定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使之形成良性的互动,达到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立足教学主题精心设计能带动教师、学生、教材三维互动的“问题链”,在激疑、辨疑、释疑中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活,理性思考现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循循善诱中让学生澄清困惑,水到渠成地认知规律,在导与学中达到动态平衡。
多难兴邦,危机本身就蕴藏着危险和机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战胜病疫,踏破关山千万重,迎来霞光浣征袍。对每一位思政教师而言,疫情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从抗疫精神探索教学之道,在疫情中把握教育契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学生的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实现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就是疫情当下思政人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