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能钢,杨宗胜,王弟红
(1.重庆嘉陵医院,重庆 400032;2.重庆市渝北区宗胜颈肩腰腿痛专科门诊,重庆 401120;3.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0)
一些类似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影像学检查发现颈椎及胸椎存在不同程度的侧弯、旋转、错位及椎曲紊乱,并且症状发作多与体位改变有关,多为脊柱相关心悸怔忡[1]。本研究用针刀松解及中医整脊治疗脊柱相关心悸怔忡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共21例,均为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宗胜颈肩腰腿痛专科门诊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21~66岁,平均(32.56)岁;病程最短21天,最长3年。
症状为胸闷、心慌,心率加快或变缓,颈项背酸累不适,胸部压榨样不适感,常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与劳累与体位有关。经外院心内科确诊,心电图、X线照片和心脏B超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常规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伴有颈椎及胸椎椎曲紊乱和错位。
诊断标准[2]:①有典型的颈椎病症状、体征,并伴胸背痛、心慌、胸闷、心悸怔忡,并且症状发作多与体位改变有关。②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③颈椎X线、CT、MRI检查支持颈椎病的诊断。④按冠心病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无效。
针刀理筋。在C2~T5棘间、棘突旁、椎体横突的后结节附近、大小菱形肌、胸锁乳突肌起止点、夹脊穴、心俞、厥阴俞、大杼,风门等处寻找阳性点3~6点为进针点。患者取俯卧位,胸部放一小枕,暴露后颈枕部,阳性点以甲紫做标记;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食中指压迫固定位置,右手快速进针,针刀口与颈椎纵轴平行,进针至皮下挛缩紧张筋膜层,肌肉层,后行十字切刺,横摆后出针压迫止血,以创可贴覆盖针孔,1周1次。
调曲。用点赞手胸椎矫正法、寰枢端转法、牵颈折顶法、颈椎旋提法、过伸提胸法调椎正骨,例如点赞手胸椎矫正法[3]:患者仰卧位,双手胸前抱紧,术者一手锁定患者双肘关节,另一手半握拳呈“点赞手”姿势且将需要矫正的胸椎棘突放入点赞手的四指关节与大鱼际之间,术者用胸壁正前方缓慢施压直至感觉锁定后,突然发一推力,常听见咔咔声显示成功。然后牵引调曲法行仰卧位颈椎布兜牵引,并根据腰椎曲度应用四维整脊牵引床辨证行一维调曲法、二维调曲法、三维调曲法及四维调曲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休息1日,再行第2疗程。
练功。用“以宗健脊强身十八式”中的抱头曲颈式、虎项擒拿式、侧颈双肩松胛式、以背撞墙式、挺胸后伸式进行功能锻炼,以改善肌肉功能[4]。
注意事项。如经针刀与整脊治疗1个疗程无效,则应转内科治疗。勿睡高枕,改正不良姿势,注意颈部保暖,避免持续久坐。
优:心慌、胸闷、心悸,颈胸疼痛等不适症状消失,颈胸椎椎曲改善。良:心慌、胸闷、心悸颈胸疼痛等不适明显缓解,椎曲无变化。可;心慌、胸闷、心悸颈胸疼痛等不适改善。差:心慌、胸闷、心悸颈胸疼痛等不适无改善或加重。
优10例,良7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0.95%,总有效率90.47%。
患者,男,36岁。胸闷,心悸2年多就诊,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室性房颤,严重时每天超万次,对症治疗1年多疗效不佳,X光片显示颈椎变直,胸椎后凸加重,中段胸椎明显向右侧弯,上段胸椎,C7稍向左侧弯,2年多来一直伴颈胸部的酸胀不适。诊断为“脊柱源性心悸怔仲症”,予以患者颈胸部C2~T5棘间棘旁针刀软组织松解,术后以颈胸枢纽解锁法,点赞手胸椎矫正法。患者当场即感觉症状有所改善。针刀松解及整脊手法每周1次。术后3天给予患者颈椎牵引及腰椎四维牵引调曲纠正胸椎侧弯,每日1次,连续治疗3周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心悸与怔忡多因心胆气虚,心脉痹阻,心阴亏虚,脾肾阳虚所致[1]。少数心悸怔忡症状系颈椎或胸椎椎曲紊乱,小关节错位引起,可能由于颈胸椎曲度改变影响了胸腔体积及心脏的位置及功能有关[5],或是颈胸交感神经或者颈神经被压迫刺激所致。有研究发现,上位颈椎C1-3错位,易引发窦性心动过速,中下段颈椎C4-6错位出现心动过缓,C7-T1错位心房纤颤,而室性房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者常见T3-5错位。[6]因此,用针刀松解理顺颈胸部软组织,然后进行颈胸椎的正骨调曲,纠正脊柱的旋转错位椎曲异常,可使颈胸交感神经的受压解除,症状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