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2019-12-31 09:08王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2期

王敏

摘  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起步环节。预习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预习可以将被动的灌输变为主动的求学,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生的习惯。

關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预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173-01

预习是学生课前自学的一个过程,预习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好预习非常重要。课前预习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有一些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特别差,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1   引导学生重视预习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师生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没有真正地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会认为在课堂学习中就可以学习新知识,无需提前进行预习。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预习时,有些学生对预习这一环节不够重视,不认真做预习作业,认为预习是多余的[1]。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通过有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要学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找到自己独立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更加认真地进行听讲,更好地解决疑难之处。如何才能让学生重视预习呢?这就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第一,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是要有预习的提纲,要有可量化的、可检查的预习作业。第二,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去预习。第三,教师必须要认真检查每次布置的预习作业,一旦要是发现学生不做或者漏做都要给予批评。

2   布置适量有效的预习作业

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不能布置口头作业,学生通常不把口头作业放在心上,而且口头作业教师也无法检查与评价,因此,预习作业通常要以书面作业为主。通常是运用预习作业单的方式,其中有三部分: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提纲以及预习批改。这里的预习提纲最主要,也就是指让学生知道新知识点的重点在哪里,如果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并且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克服重难点。在设计预习作业单子的时候,教师要结合每个班级以及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不同的预习作业单,进而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得预习作业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预习作业更加科学有效、更加具体针对性。在设计预习作业的时候,还要充分地遵循适量以及精准的基本原则。其中所谓的精准,即为预习的作业必须要和教材内容具有密切的关联,教师要全面地分析学情,在此前提条件下,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进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所谓的适量,即为布置的预习作业的适量是适中,不能太少,如果太少就会导致学生的预习工作不到位,无法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不能太多,如果太多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容易会造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预习作业的难度要适中,不能太简单,如果太简单,那么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发挥重要的价值;不能太难,如果太难,学生就难以自主解决,会使得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做好批改预习作业的环节

教师布置了作业就要批改,那么预习作业也不例外,预习作业也要及时批改、评价与反馈。批改预习作业的方法有很多,在最初布置预习作业的时间里,教师为学生批改预习作业,并且要仔细认真地批改,要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一些评语,每天要抽出一些时间总结一下预习作业的情况,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做得差的学生多加引导,让学生感到教师对预习作业非常重视,这样学生就会重视预习作业,就会认真去做,如果班级学生都把预习作业重视起来,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以小组为单位,并且选出组长,预习作业有组长来负责检查批改[3]。也可运用同桌以及前后桌相互批改的方法,因为让学生互相批改,学生不但批改得仔细认真,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取一定的经验,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做好预习作业。

4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那么其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预习工作中,可以提前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解的数学内容,在听课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更加具有针对性,带着问题与疑惑进行听讲,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首先,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科学的示范以及指导,使得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价值,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得学生的预习形成较强的兴趣,进而应用在实践中。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充分检查工作,要严格地检查学生的预习落实情况。可以采取自检、学生之间互检以及教师检查等方式[4],此外,也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及交流,让家长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提升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总而言之,预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地方时重要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作业并且及时地进行批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进而全面提升预习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利平.科学设计预习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8(25):82.

[2] 赵宇宝.运用导学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56.

[3] 吴小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培养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4):34.

[4] 颜景锦.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的策略[J].成功:中下,201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