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教材 落实读写结合

2019-12-31 09:12粱洁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

粱洁

[摘要]读写结合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统编语文三年级教材在編排上,在语文要素以及人文主题方面都为学生的读写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支架。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能够依托教材,认真揣摩编者意图,并关注文本的前后勾连,确立读写训练目标,引领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阅读与习作的双赢。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依托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68—02

三年级正处于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以使他们乐于表达,易于动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文本教材中单元课文的特点,找准读写结合点,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迁移训练。这样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一、立足文本教材,把握编者读写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主要有《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几篇。这单元同样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其中,人文主题是“祖国山河”,习作《这儿真美》正好与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互相呼应,旨在让学生通过习作把祖国的美表达出来。语文要素中对于学生习作的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习作与表达服务。

二、文本前后勾连,确立读写训练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以及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的编排特点,还有前面学过的“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等语文要素的要求,教师就可以确实第六单元读写结合的习作训练目标。

【单元要素】

人文主题:祖国河山

语文要素:1.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2.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读写结合教学目标】

1.阅读的时候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2.继续学习“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观察所得展开合理想象,仿照着课文的样子,把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

3.运用阅读中“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并尝试着在习作中围绕着一个意思去写。

【训练内容】

1.《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题:看图写一段话。

2.《海滨小城》第五自然段:仿写“校园一角”或者“公园一角”。

3.《美丽的小兴安岭》仿写:____的家乡。

有了这样精准的读写目标,教师就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读写质量服务。

三、依托文本内容,注重读写指导

有了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作为基础,再加上教师制定的精准的读写目标,就可以对学生的读写过程进行具体指导了。

(一)读中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儿童天生具有喜欢想象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为学生的动笔写话储备丰富的内容。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读来引领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成群的鱼游来游去”,想象“海底世界的瑰丽无比,热闹非凡”。在《海滨小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船队归来时海面上的喧闹”以及“凤凰树花开,满城红云笼罩”的繁华景象。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想象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教学,有了丰富的想象作为基础,就为读写结合埋下了伏笔,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尽情地表达。

(二)关注特别句子,奠定写话基础

在第六单元读写结合的教学中,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点。这就需要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范例,挖掘出教材中有特色的地方,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使读写教学不仅停留在“乐于表达”上,而且能够落实在“易于动笔”上。

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关注的焦点引到“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特别的句式上,然后让学生仿照着这种表达方式进行仿写;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小兴安岭的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并鼓励学生仿照着文中的样子把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描述出来。

这样教学,有了明确的读写指向作为基础,以及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想象作为铺垫,再加上学生丰富的语言储备,学生们写起来就显得容易多了。

(三)搭建读写支架,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基于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准训练点,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迁移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1.借助课文支架,实现读写结合。

在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中,许多段落都特别有特点,适合学生仿写。教师就可以此为训练点,让学生就文中有特点的句子进行仿写,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海滨小城》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课文中的四、五、六自然段都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第四自然段写了小城的树多,第五自然段写了小城的公园美,第六自然段写了小城的街道美。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照着文中的段落,并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目标要求,让学生以“公园一角”或者“校园一角”为话题进行仿写训练。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表达范式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学生的习作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2.借助习题支架,实现读写结合。

在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后习题中,编者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对学生的写话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教学时,教师要以文本教材为凭借,依据文本中课后习题的要求,及时引领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课后习题中有这样的要求:“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与同学交流。”(习题中呈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由于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与《海滨小城》这两课的阅读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写结合经验,因此,他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就能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并能明白作者是怎样围绕着关键句子进行表达的。所以,在这一课后习题的读写指导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观察方法,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对自己家乡中一个季节的特点进行回顾,并试着运用一段话把家乡的美表达出来。有了这样的观察想象作为基础,学生在本单元《这儿真美》的习作练习时也自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再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就能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下来。这样教学,真正把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作为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准教材的编排特点,并从文本中寻找到典型的练笔点,鼓励学生进行练笔训练。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能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训练奠基。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