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

2019-12-31 09:15朱永梅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常规环境班级

朱永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班级是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是幼儿具体的学习生活环境,幼儿的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班级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宽松温馨的环境——有温度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幼儿年龄小,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他们不仅需要成人对他们生活上的细心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更渴望得到教师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创设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对班级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

1.亲密和谐的心理氛围。《纲要》倡导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和谐班级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放下班级管理者的姿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认真聆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用自己的爱心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让孩子对教师产生安全感、信任感,班级管理才会如鱼得水。

2.优美丰富的环境氛围。每学期开始,我们班在着手主题环境和区域环境创设时,会遵照幼儿意愿,投放便于幼儿操作摆弄和进行个别化学习的材料,创设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凸显环境的“序、美、趣、意”。序,是指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动静有序;美,是指环境布置要美观、和谐;趣,是指环境和材料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吸引幼儿主动去感受、探究;意,是指环境和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便于幼儿进行自我管理。

二、竭诚合作的团队——有默契

我园每班均配备两教一保,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三位教师目标一致,分工明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主班教师上课,配班教师则协助做好准备工作,维护课堂秩序;户外活动时,教师总会在活动前向幼儿讲清游戏规则,两位教师一人在前引领,一人在后照顾动作慢的幼儿;生活活动环节中,如幼儿进行盥洗时,一位教师在活动室组织活动,另一位教师在盥洗室照顾幼儿盥洗,教师分工明确使得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另外,班级成员间要通力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商讨。如开学初三人一起讨论本学期的保教工作计划,统筹制订出相应的实施措施。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采取分工不分家的方法来管理班级,针对突发性的问题及时探讨,共同寻求解决的最佳方法。

三、科学有效的方法——有智慧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教师可根据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常规管理工作,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1.小鬼当家自管理。幼儿年龄虽小,但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能力,一日常规的某些环节,可以让幼儿通过思考协商后达成规则,幼儿主动参与制订的规则自然铭记于心并顺理成章地转移到行为上,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完成对规则的内化,同时,拥有自主权的幼儿使得班级管理更有生色。

2.音乐熏陶促规范。用不同的音乐来规范幼儿的活动,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吵闹。如区域活动结束时,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幼儿听到后便会及时结束游戏,自觉整理材料;午餐时播放悠扬的钢琴曲,营造轻松的进餐氛围增强幼儿的食欲;午睡前播放柔和的摇篮曲,帮助幼儿安静地入睡。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红花评比再落实。教师每周提一两条规则要求,告诉幼儿只要在本周符合以上的一条都可以得到小红花,并邀请家长参加督促孩子。實施一段时间后,教师发现当有个别幼儿不遵守规则时,旁边的同伴就会提醒他,幼儿得到的红花多了,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了,班级常规也越来越好了。

4.设立监督来服务。监督同伴得从规范自我言行做起,做好了方能服众,这种自觉与监督他人自觉并进的方式比教师的一言堂更适合幼儿。例如在洗手环节中,教师发现,请能力强自控能力好的幼儿来担任小小监督员,示范、提醒幼儿正确的洗手行为,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培养了幼儿为大家服务的意识,一举多得。

5.榜样示范潜默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行为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树立榜样。如每次使用毛巾后,总有少数幼儿将毛巾随手一丢。青青看见了总会将同伴弄乱的毛巾整齐地叠好,教师及时表扬了青青,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折叠毛巾,很快孩子们就改掉了扔毛巾的行为,班级常规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巩固。

6.儿歌故事巧渗透。儿歌短小凝练,琅琅上口,使用儿歌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其掌握动作要领。如在洗手时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洗手歌”,能较好地帮助幼儿掌握洗手的动作要领,懂得洗手时不玩水,洗完手及时关上水龙头,养成不浪费水的好习惯。

四、家园合作的途径——有技巧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同样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1.找准沟通的切入口。为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找准沟通的切入口。对待年迈的祖父母时,沟通内容可从祖辈们关心的吃喝拉撒等生活日常切入,像唠家常一样聊用什么办法可以增加孩子的食欲,改变偏食习惯等,或者先从孩子的优点谈起,再谈孩子的不足,循序渐进地让老人接受教师的教育方法,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对待年轻的父母时,教师可先虚心听取他们的想法,在了解他们的想法后,针对孩子的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用自己的专业取得家长的信任。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教师可通过写小便条或发短信给家长的方式,个别交流孩子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以贴心的服务,赢得家长的尊重和支持。

2.寻找多条交流途径。利用入园离园时间有针对性地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互相交换意见,使家园教育步调一致。按时出好每期“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近期教学内容和科学的育儿经验,鼓励家长积极撰稿交流自己的育儿心得。借助微信平台与家长建立联系,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个别特殊幼儿的家访工作,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观摩、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学校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还可以采用请家长来园给幼儿上课,开设家长留言栏,及时记录家长需求,观察记录幼儿表现,认真收集幼儿活动成长资料,协助家长做好“成长手册”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家园教育一体化。

3.掌握沟通技巧。家长把孩子送来幼儿园,心中多少会有些不安的感觉,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拥抱每个孩子,赢得孩子的喜爱,消除家长的顾虑。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教师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承认并积极改正,始终以平和亲切的态度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放心。

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优秀的班级管理既能够深入幼儿的内心,使其在快乐、积极中迅速成长,也能让教师高效地教学,愉快地工作。教师应在《纲要》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幼儿班级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真正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常规环境班级
班级“无课日”
常规之外
环境清洁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漫观环境
破常规 获巧解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