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的步伐随之深向发展,各高校都积极展开丰富多彩的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挑选心仪的课程报名进行学习。其中体育是必不可缺的选修课,高校展开相关的体育训练对学生养成终身锻炼好习惯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显现的问题和对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 问题 意识观念 综合素质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057-01
1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学具有落实“全民运动,健康第一”每天阳光运动超过一小时,终身健康快乐。但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课程规划等方面出现了如下几个问题。
1.1 过分注重身体四肢运动,而忽略心理健康培养
伴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部分的高校课程规划中只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也需要老师培养。身体健康素质固然重要,但是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建设。教师一味的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进行培训,心理健康建设就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也有发展的必要性。学校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发展培养,逐渐发展为体育教育教学综合目标。
1.2 学生的学习意识较差
学生们经历了高考,由于长时间的学习高压紧张状态,导致学生一到了大学就产生了放松状态。对专业学习和相应的体育选修课程都漠不关心。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只是为了应付学校制定的体育选修课学分制度,才保證了部分学生一定的出勤率。每个学生体育选修课的最终成绩与期末综合排名有着一定的联系,正是这一关键要点,学生们会自觉完成老师指定的相应体育素质训练,学生的学习意识太差。显而易见,学生对体育课程并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
1.3 教学课程编排相对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体育选修课程安排,都是一周上一次体育选修课。而且只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后两年则不必修体育课程,让学生的体育运动锻炼延续不下来,不利于体育教学的连贯性。另外部分高校展开的体育选修种类繁多,球类、健美操、跆拳道、瑜伽、散打等,但是课程会限制人数。部分学生没有报上心仪的体育选修,便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了强烈的反作用对比,长期以往学生不再愿意积极热情参加体育运动。
1.4 教师的教学意识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自古老师爱贤才,当学生们如愿加入有兴趣的体育选修课,一些学生的天资不够,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热爱去积极参加。然而部分高校体育老师喜欢天赋能力很强的学生,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他们青睐有加,反而忽略了一些有差异性区别的学生,这样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使他们产生浓浓的挫败感,尽管很喜欢这项运动项目,却被老师的区别对待下,越推越远。这是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相应对策措施
2.1 丰富学生相关心理健康培养
高校应充分重视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大学毕业生能够更好的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而设立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关教育,组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同学们灌输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引起重视。
2.2 纠正学生错误学习意识观念
要纠正学生的错误意识观念就要从学生的行为开始纠正,学生在学习完课程知识内容后,有一节轻松愉快的体育课可以缓解学生们的疲劳感。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大家营造轻松有趣的运动锻炼氛围,而且还要把运动技能训练教授于学生。促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慢慢的就会改变错误的意识观念。
2.3 完善丰富教学新制度
教学制度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也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革。部分高校的体育选修课上课时间给了学生很大的主动权,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高校应严格规定上课时间和修学分制度,对学生太过于放任,效果不佳。可采取阳光运动每日打卡,做到松弛有度方能激起学生对阳光运动的激情。
2.4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体育老师相比其他科教学老师而言,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相对较低,只注重教学质量而忽略教学方式。高校应重视加强对体育老师的理论上和素养上的培训,逐渐提高体育老师的文化素养,就会直接性提高体育老师上课教学质量,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运动锻炼的热爱。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的锻炼对一个学生终身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到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必要性。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只有学生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体魄,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葛耀,施鲜丽.三所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三亚学院体育课程发展的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 徐南强,寇磊.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的研究——全国学生体质廿年下滑引起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3] 夏万峰,大众传媒对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6).
作者简介:袁丹(1973-),汉族,京山市人,长江大学,副教授,硕研,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