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亮
打造森林赠鸟儿苗木老板成“白鹭卫士”
当笔者来到距成都市不远的“鹭鸟保护区”时,不由得被这片鸟语花香的“秘境天堂”所惊艳。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其间点缀着碧绿的池塘和娇艳花朵,一幢古宅隐藏在茂林修竹之间,遮天蔽日的白鹭在森林上空飞旋鸣唱……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农田!
今年49岁的廖全福,家住四川广汉市南丰镇双福村,这里距成都只有40多公里。1998年,廖全福在家乡承包了30多亩地,种植白果、桂花、银杏等名贵苗木,初衷是培育果树卖钱。
在他和妻子数年的苦心经营下,这片地渐渐变得林木茂盛、绿意葱茏。2002年,苗木已经长到两米多高,廖全福夫妻俩憧憬着,来年就能大批出售这些果树,收获一笔不菲的财富了!但就在这时,苗圃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最初是一群白鹭来此衔枝筑巢,美丽的鸟儿把这片树林当成了它们的家。随后,在白鹭们的呼朋引伴下,夜鹭、池鹭等鸟儿也飞来栖息繁衍。起初廖全福并没有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飞到他家林地的小精灵越来越多。
每当夕阳西下,不同“部落”的鹭鸟排着队形,陆续从四面八方飞来。漫天的鸟儿叽叽喳喳在空中盘旋几圈,先后停在一片片白果树和桂花树的树梢上,直到天完全黑了,林子里才安静下来……尤其在鸟儿集群季节,廖全福家的树林上空,更是呈现了万鸟归林的壮美景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廖全福1993年出生的女儿廖帆,五六岁时就会望着择木而栖的鹭鸟,背诵杜甫的名句了。一家人与鹭鸟朝夕相处,渐渐有了感情。眼看30多亩苗木长大,可以出售了,廖全福思前想后,最终放弃了眼前的利益。他实在舍不得破坏这片森林,让鹭鸟失去栖息地。此后,廖全福没有卖过一棵树,也不给树木修剪枝丫,任其自然生长。于是,这片森林越发茂盛,仿如绿野仙踪。知道鹭鸟喜欢水,他还在树林里挖了一个小型鱼塘,买来泥鳅、小鱼专门喂养它们。
但随着鹭鸟越来越多,这片森林也吸引了一些不怀好意者的目光。有一次廖全福和妻女走親戚回来,远远就听到了枪响……他急忙驾车在林间小道上寻找,却没抓到偷猎者。
此后,他和妻女再也不敢同时离开这片森林。廖全福还经常半夜三更在林子里巡逻,时刻充当着“鹭鸟卫士”。尤其是在耕种时节,村民会给自家的农作物打农药,一旦食用这些农作物,就会给鹭鸟带来生命危险。于是,廖全福每天就去给鹭鸟买新鲜的鱼和泥鳅,供它们食用。
成立“山寨保护区”与入侵者对抗到底
改变了卖林赚钱的初衷后,廖全福转而致力于让鹭鸟在这里生活得更安宁。为了防止偷猎行为,他花钱筑起高高的篱笆,把几十亩林地全部围了起来。仅凭夫妻俩人手不够,他又雇了两个村民,轮流守夜护鸟。在村子周围,廖全福还张贴反盗猎宣传画,并印上报警电话。
2008年,廖全福还在苗圃外挂上了“候鸟自然保护区”的牌子,试图借保护区的牌子,让大家提高环保意识。
廖帆从5岁起,便看着父亲为这片林地奔波。“我和森林一起长大,对花鸟草木特别亲切,它们就像我的朋友,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每当抱着大树时,我会觉得它们特别有力量。但那个时候的我还是不理解爸爸的梦想,我无法理解有那么一大片林地的父亲仍然穿着20块钱的破布衫,满身泥泞地忙活于种树、喂鸟,还为了净化环境到附近的河道里捡垃圾。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做其他的一些生意维持生计,我们一家人在生活上也不得不节衣缩食,一直以来他更是很少能停下脚步享受真正的生活。”廖帆回忆说。
但廖全福多年的付出卓有成效,他不仅把一片不起眼的农田变成了山青水绿、林木繁茂的森林,这几十亩环境怡人的快乐栖息之地,还衍生出一个名副其实的“鸟类王国”。有很多爱鸟人士和普通人,都时常来廖全福的林地观鸟,这里不仅有白鹭、牛背鹭、夜鹭、池鹭等鹭鸟,还有椋鸟数万只,以及八哥、野鸡、斑鸠等等。每年春暖花开时,鸟儿飞进林子里繁衍,直到秋天才陆续离开,那些老弱病残的鸟儿不宜远行,就在此地过冬。
“不少家长都带孩子来我这里亲近自然,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觉地爱护这些鸟儿!”对此,廖全福满心自豪。
然而,2011年10月初,廖全福忽然接到通知,称建变电站要占用他一片林地,责令其搬移林木。廖全福急了,当时就告诉对方,林地中有数万只鸟类栖息,它们已经在此生活了十余年,在这里建电站会影响到白鹭和其他鸟类的生存。“因为曾经有一次我移动了林边的6棵桂花树,一些白鹭几个月都没有来,在外流浪,后来我才知道白鹭的警惕性很高,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它们能飞来,本身就说明这片森林的生态环境很好,适合鹭鸟栖息。有了这个教训,我再也没敢动过一棵林木。”但廖全福的呼吁,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保卫鹭鸟的“家”,廖全福绞尽脑汁。他想过申请鹭鸟保护区,但因面积不到百亩,未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同。无奈之际,女儿廖帆又和他一起找到了四川电视台求助。廖全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守住这个鸟类家园,我成为中国第一个护鸟烈士也在所不惜!”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国家电网和当地政府也做出了让步,决定将变电站后移一些,不再占用廖全福打造的那片万鸟栖息的森林。
然而,2012年初变电站开工后,为赶工期,挖掘机等机器日夜不停的轰鸣,惊走了大批鸟儿。当年2月,首批上千只鹭鸟到林地产蛋,而工地的施工噪音巨大,使鹭鸟不停地起起落落,甚至不敢落林,产下待孵的蛋无法完成孵化过程。眼看这些鸟蛋就要报废,廖全福再也坐不住了:“一只鹭鸟一次大约产4个蛋,近千只鹭鸟就有四五千个蛋,这些鸟蛋无法孵化,就是扼杀了四五千条小生命啊!”
为此,他找到变电站要求停工,对方不答应。争执无果之下,廖全福一家人找到当地政府反映情况。19岁的廖帆已上大学,她了解国家政策,于是不卑不亢地说:“各级领导都说了,我们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在他们的据理力争,以及上百名爱鸟人士的联名声援下,变电站才妥善安排好施工节奏,给鹭鸟们留出一片“生命空间”。
变电站建成数月后,这片森林终于又恢复成鸟儿的乐园。每年一到繁殖季,整片林园就成了夜鹭和白鹭的育婴房,数不清的鸟窝隐匿在银杏和香樟林中,从抱窝孵化到幼鸟出窝,生命之美感动了廖全福和每一位林园来客。
守鹭鸟捡垃圾倾尽百万家产乐此不疲
2015年,为了能更好地保护鹭鸟,廖全福决定拆掉一家人居住多年的简易房,在林中属于自家的地上正儿八经盖座房子。受经济条件限制,他和妻女凡事亲力亲为,足足花了两年时间,才一砖一瓦地盖出了占地400平方米的“守鹭庄园”。
建房所用的青砖,是廖全福从彭州带回来的,来自一座被拆迁的百年老屋,当时他看到这些被弃置的青砖很可惜,就运回了家。木制房的主体材料为明代的老柏木,也是从其他拆迁的旧居收来的。廖全福就像废弃物品的伯乐,让捡来的材料变废为宝,重放光芒。在他的巧手打造下,一幢古色古香的中式木结构住宅,在这片葱郁树林里横空出世!
除了护鸟,廖全福还会去捡垃圾,尤其是流经“鹭鸟保护区”的河,他几乎每周都要去清理一次。现在的廖帆不再嫌弃父亲,反而觉得那二十块钱的白衫是父亲保护生态环境的“战袍”。廖帆的母亲在没有种树木的地方开辟了菜园,種上蔬菜瓜果,供应日常所需。一家人就这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独坐山亭,静享鸟语花香、云卷云舒。
在“鹭鸟保护区”旁边的一个桥下,廖全福自己设计安装了一个垃圾拦截装置。“我家老宅就在旁边,小时候我们就在这里洗澡,那个时候水清得很,我们经常在沟里捉鱼虾、捡螃蟹,现在看着环境变坏,说实话我挺心疼。”暴雨过后,沟渠里浑浊的水不断向下游流去,水面不时有垃圾飘过,被他的拦截器拦下,廖全福每周都会跳进沟渠里,打捞一次被拦截下来的垃圾,每次要捞出上千斤。
前两年,廖全福还在三星堆附近的河里安了一个垃圾拦截装置,“光是做拦截器的槽钢就花了1万多元,每天都要去把拦截到的垃圾清理上岸晾晒,再拉走,每拉走一车我都要拍照留证,以免被人误会。”
这个拦截器使用了小半年,后来廖全福给当时的广汉市领导写信,陈述了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还将此前拍的照片订成册子随信一起寄出……半个多月后,他发现自己安拦截器的附近河段,都增设了垃圾池等环保设施。
2017年8月,女儿廖帆大学毕业一年后,远赴甘肃夏河县当草原志愿者,主要配合当地政府给牧民宣传环保理念,讲垃圾分类。其间,廖全福也随女儿去做了半个多月“捡破烂的义工”。
2018年8月,已经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回来了,一家三口去青城山避暑,预订的旅舍在青城后山,旁边有一条山涧。尽管水质十分清澈,但是仍有一些垃圾漂在河滩上,挂在石头上。“遮阳伞、衣服、鞋子、矿泉水瓶、蛇皮口袋,更夸张的是,还有漂流用的那种橡皮艇,用废了,就被抛在河里。”廖全福让家人去登记入住,自己又脱了鞋子跳进水里,开始捡垃圾……
“别人都是去避暑,我们却去景区捡垃圾。”妻子虽然已经习惯廖全福和垃圾较劲的“怪毛病”,偶尔也会抱怨几句,但事实上她早已默认了丈夫的做法。当天在青城山,女儿廖帆办完登记,放好行李后,立即跑回山涧陪着老爸捡垃圾,还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和微博,呼吁游客爱护环境。其中有一张照片上,廖全福肩扛着一堆黑乎乎杂物,人都快被垃圾遮挡完了。这一次,他和女儿水里来水里去,折腾了3个多小时才收工。
“外人眼中我爸很怪,但在我看来他很伟大。”廖帆说。受父亲的影响,廖帆也成了一名爱心女孩,一直热心公益和环保。
廖全福本是一个颇有经济头脑的苗木商人,而立之年就打拼出了百万家产。但这二十年间,为了保护鹭鸟和清理垃圾,他心甘情愿地搭进去了上百万积蓄。
面对外人不理解的目光和非议,这位“鹭鸟卫士”这样解释他的行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不能光想着从社会上得到什么,也要想想这辈子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我和妻子、女儿都商量好了,等到年迈时干不动了,就把这个“鹭鸟保护区”捐赠给国家。这片郁郁葱葱、鹭鸟成群的森林,就当是我留给后世的一份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