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雅婷
盈余管理在公司治理相关研究范围中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盈余管理一般是指公司高管为实现企业某些价值指标,通常会由于利益驱使采取易于实现目标的管理行为,通常这些行为会存在合理性,并且对职工有着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但很可能会因为外在压力、市场动机等特殊原因而去人为操纵利润,以此调整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企业通过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完成IPO(首次上市)、进行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
汽车制造业目前处于国内经济板块中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属于国内经济支柱产业,属于较为突出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根据至2016年统计来看,有14110家汽车行业已达到规模以上,对于目前国家发展情形,汽车制造业为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汽车制造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能过剩,债务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负债率持续升高等问题,致使债务融资成为了行业一个焦点难点,从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视角来看,有关于对行业债务融资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问题的研究少之甚少,而对于相关某一行业对此课题的研究更是凤麟毛角,因此本文将盈余管理与债务融资规模相关关系作为课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会对我国制造业的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债务融资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并非呈现了U型线性关系,就汽车制造业上市类公司而言发现:在在债务融资规模较大的背景下,债务融资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刘玉,盛玉华(2018)进行实证分析,不同于以往学者:债务融资和公司绩效呈现是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体现了U型关系,股权集中在U型关系上关系调节的作用显然已经产生。李明辉、刘力涵(2016)认为,审计师行业的专业知识与债务融资的规模之间产生的关系不是特别显著,但是可以增加公司的外部融资总金额与股权融资。王怀明、陈雪(2017),他们把融资规模分为两类,分别是银行贷款融资规模以及商业信贷融资规模。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随着高管增持其股份,就会提高银行贷款融资规模,但这对商业信贷融资规模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环境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之间的正相关性。岳树民和肖春明(2017),通过DID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被认为是由于“税收屏蔽效应”的作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将影响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规模,在不影响上市公司税收负担的前提下,降低债务融资水平。王晓珊(2018)获得了实证研究:财务的可比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债权人与债务人两者之间的信息差异程度,财务可比性与债务融资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财务可比性越强,债务融资规模就越大,这项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李世辉,林勇,何勇和曾辉祥(2017)认为,上市公司所在的控股股东,对外提供担保,这将很大程度上增加融资债务的规模,以此来增强对资产的转移或侵占。
从前文的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债务融资对盈余管理存在双重关系,当汽车制造业债务融资水平不高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负担相对就小,管理者为了减少其成本额便会提高盈余信息质量;随着债务融资规模水平的提高,相关市场会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变强,与此同时企业承担的违约成本加大,管理者会更加倾向于采用盈余管理手段来避免因违约而承担的风险。因此本文中我们对其进行相应的假设:
H1:债务融资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现为U型的非简单线性关系。当融资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债务融资规与盈余管理程度为负相关关系;而债务融资规模较高时,债务融资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成正比例关系。由此作出对此作出相应的模型。
表1
论文研究的数据为2014-2018年,此数据源于国泰安以及锐思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研究汽车制造业相关盈余管理的问题。由于计算盈余管理相关数据需要上个会计年度,故此论文以2013年为起始数据研究。对于此样本的数据筛选方法:剔除相关ST及*ST相关企业数据;剔除已缺失的数据,使得2013-2018年数据连续。
本篇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具体分析债务的融资规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回归模型的确定方法采用个体效应检验和赫斯曼模型检验。下图M1表示的是债务融资的规模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结果分析。M2是指债务融资期限结构的相关影响,M3-M5是债务融资的所采取的方式的影响分析。M6是对债务融资与其成本的关系。
表1的检验结果中表明,相关模型个体效应检验所统计出F、P均<0.01,得出拒绝原假设的相关检验结果。通过赫斯曼相关检验分析可以看出Chi2、p均<0.01,得出拒绝原假设结论,以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经过一系列实证分析研究,通过对债务融资的规模和盈余管理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重点考虑到汽车制造业债务的融资规模是怎样影响盈余管理,本文的回归分析结果表示,其债务规模的系数为-0.0384,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两方表现出来指的是线性关系,也就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在融资规模比较小的前提条件下,债务融资的规模如果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反而会越低。
本论文通过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债务融资的规模为解释变量,盈余管理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了中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也从中得出了关于债务融资的规模对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影响,也通过借鉴以往学者的众多文献,本文在开始得出假设:债务融资规模和盈余管理两者呈现的是非简单的U型关系。但通过上述的相关实证研究显示,由于企业的融资规模相对而言比较小,债务融资的规模和盈余管理的程度显示的是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债务融资的规模如果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也就越低,因此,只对相关假设作出部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