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身新思路

2019-12-30 01:54范永武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智能手机

范永武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提高,信息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改变了人类知识获取,改变了商业运营模式,同时也改变人们的日常交流方式。科学技术促使生活方式的智能化,与传统的锻炼方式相比,借用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可以打破锻炼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跟随不同功能与效用软件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本文通过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工作与生活之余喜欢运动的84人进行追踪研究,经过访谈问答与数据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日常体育锻炼之中使用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可以拓展自我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知识,更全面的了解运动项目与自我的健康水平;其次,技能的学习使体育锻炼具有特殊性,借助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可以更好地打破锻炼者的自身技能的瓶颈,更好地借助平台提高自身的锻炼技能;最后,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工具引入到日常体育锻炼中,为单调的锻炼增加了运动活力,软件中的各种人性化设置成功地激发锻炼者的运动动机与锻炼兴趣,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关键词:体育锻炼  智能手机  健身APP软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217-03

科学技术促使生产力的提高,传统的人类知识的获取已经被信息和大数据技术所改变,同时它也改变了商业运营模式和人们日常交流方式。信息化与网络化充斥着人的衣食住行,改变着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1]。因此,手机操作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也日益增强,手机已经由单一的通话功能发展到有各种应用功能,于是产生了基于3G网的智能手机[2],它作为一种必需品,以其开放式操作系统和强大硬件性能成为最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

智能手机APP[3]是英文Application的簡称,由于iPhone智能手机的流行,现在的APP多指第三方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作为一种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形式参与到互联网商业活动。目前比较著名的APP商店(第三方软件提供者)有Apple手机的App Store、android手机的Google Play Store,诺基亚的ovi store、还有Blackberry用户的BlackBerry App World。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们带入创感体验的时代,不仅在医疗保障领域运用广泛[4],同时在教育领域也深得专家学者的青睐。毛毅刚(2013)[5]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智能手机的体育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大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6]。

1  访谈个案

访谈对象是吴老师,年龄38岁,外语教师,平时酷爱运动,自己比较擅长的项目是是羽毛球和踢足球,为了运动中更好的监测自己身体的运动状况,特地买了一块苹果手表(iWatch)戴在了身上,可以随时的记录自己的运动状况,记录每天运动消耗的能量,并且消耗的能量用同等食物的量折算出,比如2碗米饭、0.2kg牛肉等。从交流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他非常喜欢用这种智能设备陪伴自己运动,可以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告诉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把每天超越自己的记录分享在自己的运动平台上,让周围的好朋友欣赏自己的运动坚持并为之点赞,更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运动信心。

2  问卷调查法

2.1 研究目的

抽取一部分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看其是否了解移动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并且是否在运动中使用过。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被试选取全部为社会人士,有公司白领、事业单位员工;有酷爱锻炼的夜跑成员,也有喜欢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总人数有84人,除去因多种因素干扰而导致无效的问卷数据4名,所以本问卷有效测试为84人,男生68人,女生16人,所有的被试都是自愿参加问卷调查,被试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作无关变量处理。

2.3 研究方法

自编《体育锻炼与健身APP使用量表》[7],量表分为三部分共有31个题目,第一部分为被试的常规信息采集有5个题目,第二部分为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共有8个题目,第三部分为健身APP软件使用调查共有18个题目。该问卷在信度与效度上已做检验,前期通过专家访谈法,确定研究关键字,进行筛选排序,确定问题条目,并让调查者进行问卷初填,让专家再次检阅,确定之后,问卷发放,为了确保调查的有效性,特设立测谎题5题与第15题,如果选择答案与下面问题不一致,则问卷作废。

2.4 研究结果

通过SPSS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体育锻炼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较快的活动健康理论知识,两类人群对此观点并无显著性差异(P=0.858);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优化自己的锻炼方法,两类人群对此观点有叫显著性差异(P=0.035<0.05),原因可能是在体育锻炼中,方式因人而异,每人都有自己适合并擅长的项目,如跑步、篮球、武术等,而且锻炼方式与锻炼习惯一旦形成,很难去改变或影响,所以受试者观点有所分歧;体育锻炼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较快的提高自我运动技能,两类人群对此观点并无显著性差异(P=0.437);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健身APP可以更快地减肥塑身[8],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1<0.05)(见表1)。

由于受试者的性别不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也不同。男性在体育锻炼中喜欢更好的展示自己的体形与运动技能,获得别人的认同与崇拜,而女生则是关注自己的体重何时减轻,目的不同,测试的结果也不同;体育锻炼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更科学地选择自我擅长的运动方式,两类人群对此观点并无显著性差异(P=0.896),智能手机APP软件确实是一款很好的应用,可以更科学、更人性地选择一种活动方式,由兴趣向志趣转变[9];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两类人群对此观点并无显著性差异(P=0.138),这一款应用也是很多锻炼爱好者所喜欢的,一键搜索,便会找到运动同伴,大家一起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10]。

3  结论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人已被手机俘虏,长时间的低头玩手机,在获取碎片化的知识同时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更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的健康(直接影响:长时间的低头容易使颈椎变形,使其发生病变,压迫神经,形成偏头痛;间接影响:工作、学习或休息的时间全部消耗在智能手机上,原本去锻炼时间也被无情占有)。预期探讨使用智能手机对人类的危害,不如换个思路,好好的对其加以利用,更好地为人体的健康服务。

3.1 体育锻炼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较快地获得健康理论知识

智能手机是人类忠实朋友,已成为人类的依赖[9],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是锻炼人群比不可少的工具,拥有它在体育锻炼中可以较快的通过软件获取体育锻炼的生理学与心理学知识,比如通过运动燃烧的卡路里等,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很多阻碍运动锻炼的理由是没兴趣、没友伴,没场地等,而通过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恰好解决这一问题,软件的设计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找到运动的同伴[11],找到运动场地,让运动不在孤单。

3.2 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优化锻炼方法、提高运动技能、选择自我擅长的运动方式

虽然很多从事体育锻炼的人,经过了数十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可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弊端,很少有人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至于后期想去锻炼而不得法,通过数据显示,在锻炼中使用智能手机APP软件可以优化自己的锻炼方法[12],比如肌肉练习,怎样使动作更合理、更高效、更全面地提高自己的锻炼方法,更科学地选择自我擅长的运动方式,经过科学的指导语训练可以较快地提高自我运动技能。

3.3 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健身APP可以更快地减肥塑身

随着时代发展,美丽是女人终身的事业,她们无论身心多么消瘦,依然要减肥,可以很多女性的减肥方法确实不科学,而市面上的书籍与讲座不能直观传达减肥的方法,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减肥软件可以科学与合理的减肥、塑形,并能注重科学的营养[13]。

3.4 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是促进友谊的桥梁,通过智能手机健身APP软件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运动提高人际交往、改善人际关系[14]。

3.5 体育锻炼过程中使用健身APP软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智能应用的发展与创新

现在人们处在一个创感体验的时代,各行各业的产品都已用户的需求为研发导向,本课题的实施可以最直观、最真切地将获取的资料给相关的研发单位,促使他们进行产品改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琳.智能手机在现代医学应用中的最新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2):12-14.

[2] 王婧婷.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4(8):22-24.

[3] 周婷婷.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法大学,2014.

[4] 荣少婷.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2):18-20.

[5] 毛毅刚.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2012(3):31-33.

[6] 郭小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7]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8] 王亚芹.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5):10-13.

[10]黄滨.信息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8-20.

[11] 何成.智能手机的前世今生[J].科技与产业,2009(3):27-29.

[12]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3]李伟民.体育与健身基本内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4]史文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5]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2,135(2):46-47.

[16]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7]马德浩,季浏.体育:一种福柯哲学视域下的生存美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6):13-16.

[18]孙博.基于智能手机的微型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2013(8):41-4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智能手机
微信打卡小程序在学生假期体育锻炼中的应用分析
2018年Q4中国智能手机线上销量创新高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
有关中小学教师体育锻炼的几点思考
小小“运动员”
如何在智能手机中安装软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