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龙
充分认识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确立整体教育观。坚持政府主导、社区教育中心主体、教师主力,突出抓好安全、服務、质量,开展创编教材、创新活动、创成品牌,使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课程体系规划化、科学化、常态化,提高青少年社会教育效益。
青少年社会教育不只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而且是作为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2017年申报江苏开放大学学习苑,被江苏开放大学批准立项,我们把青少年社会教育作为江苏开放大学学习苑(车逻点)的特色项目进行打造,聘请专兼职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对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及在校学生等进行免费辅导。2年来,我们坚持“三主”、突出“三抓”、开展“三创”,逐渐走出了一条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特色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所有的集体、协会、工联、地方团体和中间组织都必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在终身教育视野下确立教育的整体观,地方政府有意识地建构社会教育。把青少年社会教育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和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纳入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围绕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活动质量,增强育人效果的目标,立足服务本区(镇)青少年学生,挖掘地方教育资源,多措并举开展节假日、寒暑期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具体的行动和措施上,为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及在校青少年学生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社区教育中心牵头召开青少年社会教育专题工作会议,制定《青少年社会教育招生简章》,从报名招生、班级设置、人员安排、辅导时间、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周密安排。根据现有资源,与中小幼学校进行对接,落实生源,核定招生计划;根据实际状况和社会需求,设置办班科目。根据办班科目,由社区教育中心负责统一招募社区教育志愿者担任辅导站专兼职教师,并通过政府发文聘任;青少年社会教育方案及资金预算获党委、政府通过,所需资金开班前全部到位。
根据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班级设置和科目设置,遴选出若干名同志(党员、骨干教师,大学生村官,“五老”志愿者),由党政办公室发文聘请为兼职教师,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招募了一支数量足够、技艺超群、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强化了社会教育工作人员职责及分工,细化办班方案,优化教师积分考核实施细则及优秀学员标准。充实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开展省立项资助课题《青少年社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研究,明确开发与实施的范围和内容,分工协作,进行收集整理,将其价值研究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安全重于泰山”。 开班前,联系供电所检查所有用电线路、设备运行情况,并对不合格的刀闸、漏电保护器、插座及电线进行更换。每期开班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们自编教案,利用多媒体引导学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提高学员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做遵规守纪的好少年等。我们和家长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建立管理微信群、各班配备班主任,班级建立家长微信群,保持信息畅通。辅导站门卫、保安全天候值班,管理人员流动巡查,学员进出站时段,城管、交警均安排专人定点定岗值守,我们还安排两名安全员分别向南、向北护送学生直至安全路段……我们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编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网、防火墙。
我们购置工作台、聘请非遗传承人、全新打造非遗传承培训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各增加一台空调,更换亮度不够的液晶投影仪的灯泡。免费为学员提供制作材料、操作工具、打印学习资料,免费提供饮用水。总之,我们全心全意、竭尽所能为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服务,为家庭培养希望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
着力提升社会教育质量,扩大影响力、美誉度。我们突出思想引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突出活动启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导和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兴趣得到满足、才华得到展示、想象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真正使社区教育中心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素质训练的基地、传播文明的窗口;突出心理开导,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特困学生,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补课加餐,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为了保证办站质量,我们建立了考核奖励制度,每年活动结束都对参加社会教育活动的学员进行考核验收,观摩学员的才艺展示和成绩展览,给成绩优秀的学员发放奖状和奖品,对完成任务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正如叶澜教授所言,“中国社会教育力的发展人人有责,唯有具备这样的责任自觉,中国教育和社会教育力才有真正令人欢喜的明天”。经过一段时间的编创,我们于今年暑期陆续编印出6种与青少年社会教育课程配套的读本,解决好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与青少年需求的切合度、课程进阶发展体系以及课程教育意义实现等多项问题,使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课程体系规划化、科学化、常态化。这6种读本分别是镇志办主任编写的《地方史话》,小学居继顶校长编写的《开卷有益》,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嵇瑞华教授编写的《稻黍麦菽》,新区司法所殷国喜副所长编写的《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张忠芸女士编写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读本》,省优秀社区教育志愿者杨剑老师编写的《电脑班小报制作教材》。同时摄制的《指尖上的工艺——车逻捏巧》视频荣获省2019年度社区教育优秀数字化课程资源二等奖。
我们顺应时代要求,适应青少年需求,响应家长希求。利用暑期大规模开展相关实践体验活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文体艺术活动、科技探索活动、上网读书活动、文化学习活动、兴趣技能培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还开展儿童防性侵安全知识讲座,农作物科普知识讲座,地方革命斗争史宣讲教育,以“走好青春第一步——拒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为主题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知识讲座,以“守护童年,安全同行”为主题的暑假青少年安全急救知识讲座,以《可贵的自制力》为主题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成功举办了社区教育中心第二届小学男子篮球友谊赛,并精心打造书法、刻纸、口风琴、扬剧、电子阅览室等特色课程。
2019年春,省非遗——扬州灯彩传人杨殿珍、杨庆龙回乡发展,在社区教育中心设立工作室、作品陈列室、非遗传承培训基地。他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主动配合辅导站打造“指尖上的工艺——车逻灯彩”非遗传承品牌,利用节假日和学生手工课时间一丝不苟地向青少年展示彩扎魅力、传授灯彩技艺,暑期第一批有23名学员已结业,秋季新招第二批24名学员正在学习中,并由社区教育志愿者负责随堂记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他们用铁丝扎出框架、用绢蒙出表面,跟大师手把手学习技艺。目前已协作制作出简单的小猴灯、小猪灯、荷花灯等。他们辅导学员的图文报道,于10月2日以《江苏非遗丨高邮车逻灯彩:烟花灯彩两相映 传统现代共光辉》为题荣登“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社区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