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洲
前不久,作为省级媒体记者,跟随行业主体单位下去采访。
当天晚饭,东道主设工作餐,宾主10多人陆续走进包房,出于礼貌,我走在最后。我一只脚刚要踏进包房,就被一只伸出的手拦住了,这人压低声音说:“你的位置在外面,在司机那屋。”询问得知,因为传给被采访单位的名单中没包括记者。
被从包房“清理”出来,当时难堪不需多说。虽然不是非要进到包房,但起码要有个预先处理,否则像这样当面“受冷落”,谁都需要强大的心脏!
“受冷落”不妥,成为“座上宾”也未必舒服。多年前,我负责驻外新闻采访。驻地宣传部门有个传统,每年年底都会召集各级媒体记者,对一年的宣传工作进行座谈,之后便是会餐。
有一年参加这种活动,我被安排和宣传部领导同桌。平日里一起采访、无话不说的当地媒体同行,被安排在另一桌,而且还有一段距离。
可就是这一段距离,让我全程都感到很拧巴,好像犯了什么错误,又不知道错在哪里。难道自己坐错了位置?
会餐结束后,同行们没有像往常那样友好,更沒有等我。见势不妙,我只好按按已经吃饱的肚子,硬拉着大伙儿再撮一顿,理由很充分:我被安排到领导桌是整错了,搞得我很拘谨,不好意思甩开腮帮子,饿!
作为记者,冷板凳和上宾座都不是我该坐的位置,与采访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最合适的占位,这样方能在采访中冷静思考、客观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