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阿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教育行业作为国之根本也得到十足的发展进步。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国家未来的栋梁,社会对儿童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的幼儿教学在教育行业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将通过阐述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作出有效的利用农村乡土资源的措施,深度分析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引言:人类源于自然,由自然而生。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使人类从大自然的朋友逐渐变成大自然的敌人,各个工业工厂废水、废气的排放,使大自然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岌岌可危。在环境破环剧烈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呼吁大自然的重要性,开始发现自然的美 ,开始从大自然学习,开始保护大自然。人类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幼儿到儿童、从儿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中年等等,若要呼吁人类保护大自然,毫无疑问要从幼儿开始,在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学习美术中尊敬自然、保护自然,增加对自然的了解,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下面将详细介绍应用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乡土资源是指农村的地域特点、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间艺术、民俗、风情以及语言文化等等。乡土资源主要是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换言之,乡土资源从一定层面来讲可以说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部分传承,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种资源馈赠。
教育是国之根本,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的作用是异常重要,而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启蒙,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时期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对于学习的兴趣,可以启迪学生的成长。幼儿的美术教育毫无疑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应用农村的乡土资源来教育幼儿的美术发展,从学生层面来讲,可以增加学生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教育层面来讲,可以增加教育手段的不同形式与方法,促进教学方法的发展;从大自然来讲,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与认同,增加大自然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促进环境保护;从我国传统文化层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2.1认识自然、辨认颜色
一年四季的大自然都是不同的,呈现出来的颜色也是不同的,无论是春天绿色草地上缤纷多彩的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的小花;还是夏天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亦或是秋天金灿灿的果实;再者是冬天的皑皑白雪,这都是大自然的颜色。幼儿学习的第一步是认识与辨别,而学习美术第一步就是学习颜色。只是在课堂上利用传统的颜料与彩铅教会学生学习颜色未免太过于单调,不妨将学生们带到大自然当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大自然的颜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一方面,增加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亲身感悟的“天空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绝对比课堂上老师讲的“天空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更有说服力,也更加容易让学生记住。并且,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使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
2.2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创作
花朵、小草、泥土、树枝、树叶都是大自然的产物。记得在幼儿时期的一次课堂,老师布置了一次美术家庭作业:在家长的帮助下,借助大自然的产物绘画出一副图。学生们回到家纷纷与家长一起行动起来,有的直接捕捉蝴蝶作为标本贴在画纸上,有的采撷花瓣贴在画纸上,有的用泥土涂在画纸上变成画中的泥土,有的用树枝在画中搭建了一座房子。学生们纷纷奇思异想,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都非常的让老师满意,学生自己也都非常的自豪。很明显,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创作的时候学生必须自己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熟知的大自然的产物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以及创作结束的成果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同以及学生美术启迪。
2.3学习不同风俗传统中的美术元素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风土人情,大多数民族的服饰传统业有所不同,尤其是少数民族。在不同地区的幼儿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借助乡土资源可以学习当地的民俗传统,促进学生对当地传统民俗的认识,促进当地传统民俗的发展与传承。
农村的乡土资源包含的资源非常丰富,上文只主要针对自然来阐述了乡土资源在幼兒园教学的有效应用,毫无疑问,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风土人情,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启迪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陡沟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