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
自由和快乐是孩子对于体育户外活动的追求,在奔跑、跳跃、嬉戏、玩耍的过程中,可促进幼儿的健康,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秉持“开放、自主、探索、愉悦”的理念,我们以“场地小主人承包制”为切入点,力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让孩子玩出健康、玩出精彩、玩乐童年。从环境、材料、组织形式我们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1.1 场地规划:开放多元
我园有内外两个操场,户外活动面积5000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9.78平方米。地形丰富、材质多样,我们因地制宜划分了如下7个场地,便于小主人承包规划。
那每块场地主要可以玩什么呢?孩子们进行了现场考察、摆弄设计,让他们了解每块场地适合玩什么,以便做更深入的场地活动计划,教师汇总孩子们的计划后,对接《指南》中健康领域发展目标,发现各项技能都有所涉及,教师决定追随他们的意愿。
1.2 器械投放:丰富多样
我园配备多功能滑梯、攀爬墙、钻笼等大型固定器械,利用自然资源改造了有挑战性的野趣游戏,以满足幼儿大肌肉运动及感官学习的需要。幼儿园还有多种多样地可移动器械,数量充足,易于幼儿组合,能满足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为方便幼儿自主拿取收拾,在内外操场均创设器械材料库,并定点定位。
1.3 场地利用:错时分批
为让我们15个班的511名幼儿运动更加充分,我们重新调整作息,采取分批户外模式,第一批9:00-10:00外出大、中、小8个班,第二批10:00-11:00剩下的7个班,大大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
以上环境的变革为实施户外自主体育活动提供了保障。
2.1 自主计划,创意百变
如何让孩子成为场地真正的主人,首先园区制定场地承包计划表,每周轮换,保证每个班都能承包到每个场地;其次各班制定小主人场地承包计划表,确保每位孩子都能做场地小主人。最后各班孩子针对承包的场地制定计划,思考在场地上可以玩什么?怎么玩?用什么材料玩。当场地还给孩子之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精彩呢?
同一场地不同玩法:
6号场地:大2班的孩子们依据计划,相互合作将材料区的方形迷彩网分隔出了多种小空间,创设拍球运球区,还设置了S形障碍运球赛道。中1班的孩子他们运用塑料障碍设置了不同距离投篮挑战。
1号沙池场地:大3班承包的是1号沙池。之前沙池游戏时孩子们挖沙,挖水渠,堆沙堡,随着天气渐渐变冷,沙池的运动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体能发展需求,于是老师把问题抛给孩子:如何将我们的沙池也变成我们的运动场呢?乐乐觉得可以在沙池“跳山羊”,她说:这样摔了不会疼,第二天的沙池中就看到了别样的“跳山羊”活动。中2班的孩子则在沙池中玩起了沙滩拍球游戏,一次偶然,球被打到了遮阳布上,于是沙滩纵跳取球的游戏又被自发生成了。
同一材料不同玩法:
小木桩:小木桩是工人户外改造留下的,孩子们充分利用这低结构材料,大2班的场地小主人们把它摆成了障碍,小推车在小木桩围成的障碍中自由的穿梭,四号沙池里的小主人又把一个个木桩当成了小桥,玩起了“梅花桩”。
油桶:这边孩子在油桶上自由行走,舞动身体。那边孩子把油桶梯子组合进行障碍翻越,平衡、攀爬、纵跳技能得到提升。
绳子:低结构的绳子也是孩子们手中的宝贝,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创意,看,后空翻、滑索。。。孩子们挑战自我,发展了身体动作的灵敏性。
开放的空间,多元的材料,教师的“撒手”,每个场地孩子们都能玩出不一样的精彩。
2.2 自由选择,绽放精彩
混龄游戏:中3班的孩子们在自由组合区用轮胎,油桶,梯子构建他们的阵地,中大班孩子们化身“小小解放军”运用沙包对阵,或投掷,或攻击,或躲闪,奔跑、投掷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对战游戏同样也能吸引小班幼儿的加入,他们享受哥哥姐姐们搭建的堡垒,完全不顾周边的“枪林弹雨”,捡捡沙包,爬爬轮胎,自由穿梭其中玩的不亦乐乎。
2.3 观察引导,助力游戏
定点站位:在追随自由自主地同时,安全依旧放首位。园区科学制定各场地安全看护人员,确保看护无死角。
观察赞赏: 教师是观察赞赏者,教师及时的肯定是孩子们创造的动力。
看,大5班孩子把车库里的小车骑上了上坡,说是要在山坡上开展一场越野骑行赛呢!车子在下坡时可不好控制,孩子们将小脚来控制车速。为了把车子运上舞台,他们自发搬来了平衡板,方便车子推行。孩子们根据游戏需要不断增添材料,玩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老师及时捕捉每块场地的精彩时刻,回班分享,给予肯定。
适时引导:如何让每块场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体能发展需求呢?教师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孩子,鼓励小主人们思考關注同一场地的不同难易度。
策略一:问题启发 沙地旁的水渠是之前小班小朋友们的最爱,他们可以在里面钓鱼,天气渐冷,水渠要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大1班的小主人计划在水渠上架起轮胎,创设打地鼠的游戏,可不见了弟弟妹妹的身影,通过讨论和游戏后的分享,决定为弟弟妹妹在水渠铺设泡沫垫让他们玩爬行,这一改变,吸引来了很多弟弟妹妹。在自由,自主的场地中,孩子们充分与自然、材料互动,不变的场地每天却演绎着多变的精彩。
策略二:课程支持 适时的课程支持也很重要。大7班的孩子们正驰骋在足球场上呢!看他们自由分成两队,他们尽情的释放快乐。可总有孩子用手拿球,于是老师们将足球渗透课程,每次游戏之后和孩子们交流分享经验,观看足球视频,绘制游戏规则以告知异龄伙伴,在愉快游戏的同时更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
3.1 收获健康体魄
我们将场地还给孩子之后,孩子们的体能锻炼从摆放器械就已经开始了,他们或推或拉、或搬或扛,三五成群。虽然没有教师的参与创设,但种类丰富的器械就已蕴涵着不同体能的发展,细细盘点每块场地,孩子们在这种自主,开放的状态下跑、跳、钻、爬、躲闪、平衡等各项技能都得到发展。
3.2 收获阳光个性
幼儿评价:我们提供场地之星评选板,每天活动结束后有三个班的孩子作为小小评判员,为自己最喜欢的场地贴星评价,每周一统计,此方法肯定了场地小主人的游戏内容,以此评价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与反思能力。
教师评价:在各看护点教师们会为孩子们发放手环进行评价,游戏有创意发放蓝手环,能专注并坚持游戏发放绿手环,游戏中存在安全隐患发放红手环已示提醒。回班后,师幼会结合手环分享交流。
通过师幼评价,幼幼评价,勇敢、坚持、互助、自信的学习品质得到发展,为形成积极健康的身体与个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回顾我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探索历程,我们经历了以下7个阶段;第一步积累经验、创设区域;第二步规划场地、准备材料;第三步体验游戏、了解区域;第四步培养常规、强调安全;第五步观摩指导、提升质量;第六步完善评价,满足个性;第七步发现问题、动态调整。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儿童的视角”为出发点的活动体现着教育观的转变。
结束语:“开放”是我园户外体育活动的主旋律,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材料、开放的态度,让孩子们的户外体育活动充满自主,真正让孩子“玩”出精彩,“动”出健康。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