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行走的课堂

2019-12-30 09:38一考生
学生天地·初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孔孟李杜徐霞客

一考生

有人说:“研学其实就是在旅行中学习文化知识。”我觉得,一场真正有意义的研学应该是这样。

研学应该眼中有“诗歌”。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一个人在旅行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腹有万卷诗书,行走的山川河流才有独特意义,才能真正感知世界、读懂遇见、洞悉未知。真正的研学,应该怀抱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对天地万物的好奇,以及世事轮回的敬畏,这样才能在真实的锦绣山河间体悟世界的丰富多元、体验生命的丰盈多彩。

研学应该脚下有“田野”。所有行走的足迹,都是人生的阅历。一草一木皆风景,一砖一瓦尽沧桑,旅途中所有的相遇,所感受的风土人情,所聆听的奇人趣事,对现实的承担与应变,对未知的接纳与包容……都是积淀生活经验的课堂。正如培根所言,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

研学应该心中有“远方”。格局有多大,视野有多宽,人生就能走多远。世界是一本生动的百科全书。当下的每一个时空节点,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映照着未来的形态。就像法国作家蒙田所感悟的:心灵在旅行中不断探索未知事物。真正的研学,不仅仅是用镜头定格风景,而是能够更好地省察自我,观照心灵,在阅读世界的过程中开启梦想之门,让心中的殿堂更加饱满厚重。

孔孟率弟子周游列国,李杜用脚步行走出诗情画意,徐霞客心怀“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旅行大志,陶行知先生倡导成立“新安旅行团”……都是知行合一,“研”、“學”结合的典范。

理想的研学旅行,应该是一段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旅程。这就需要校长和老师首先要有一颗温暖的、善于追寻美好的心,能够以自我的丰实,营造有温度的环境,设计有厚度的课程,以此丰富我们的学习体验,滋养我们的生命成长。

“物联网之父”凯文·凯利曾经在《必然》一书中提出,面对一个“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升级”的未来,我们要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在行走的课堂中融汇知识和经验,让我们能够从容应对不可知的未来,或许正是研学旅行的魅力所在!

满分理由

本文对“研学”的理解丰富而且深刻,研学应该眼中有“诗歌”,研学应该脚下有“田野”,研学应该心中有“远方”。作者从三个角度,深入地阐述了什么是“研学”,再列举了孔孟、李杜、徐霞客、陶行知的例子,论证了真正的研学是知行合一,“研”、“学”结合。接着,作者再联系学校,阐明如何实现理想的研学,最后引用“物联网之父”的话,阐明研学的核心内涵和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孔孟李杜徐霞客
更 正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徐霞客访谈录
蓝天白云映照孔孟大道——记济宁市公路管理局治理公路扬尘助推环境改善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
——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
徐霞客志在四方
有联大家改
诵读“李杜”时的遐思
好玩的小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