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舒适圈”导写

2019-12-30 09:38曹振国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周有光危机意识任正非

曹振国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何为舒适圈?惯常的定义,是指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有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轻松自在的生活。不少人认为,年轻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思进取;经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变得成熟。也有人认为,每个人的舒适圈是不一样的,闲散者觉得喝茶发呆很舒适,拼搏者则觉得工作加班很过瘾;孤僻的人觉得独处是天堂,擅交际者则觉得狂欢是乐园……还有人认为,年轻人选择舒适圈并无过错,身处舒适圈,有安全感,能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不断成长;而选择贸然“跳出舒适圈”,则有一定的风险。更有人觉得,对于舒适圈的判定,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表面现象与背后本质也许大相径庭。

如果你所在的班級组织“如何看待舒适圈”的班会讨论活动,邀请你发言,请针对以上观点,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目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倡导“奋斗是青春的底色”“青春在磨练中成长”等基本理念,也并不妨碍多维思考与辨证思考。

角度1——就“不少人”的观点思考,从分析“舒适圈”的消极意义入手,着眼“跳出舒适圈”这一角度立意,如:勇于跳出舒适圈,做更好的自己;不做“温水之蛙”;青春在打磨中成长,人生在磨练中成熟。

角度2——就“也有人”的观点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舒适圈,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一角度也可以是一个多向发散的角度。立意为:性格与爱好决定一个人的舒适感受。

角度3——就“还有人”的观点思考,从分析“舒适圈”的积极意义入手,立意可以为:身处舒适圈,是遵从内心做出的选择,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选择“跳出舒适圈”要谨慎,不妨在稳定而安全的地方扎根生长,让自己活成一棵树。

角度4——就“更有人”的观点思考,针对自我和他人对“舒适圈”的不同认知,从自我与他人(或“表象与实质”)的角度谈关于“舒适圈”的多维思考。立意为:表象“舒适”的背后也许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青春的底色还是努力奋斗。

例文

跳出舒适圈,成就新自我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滕舒童

同学们:

大家好!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圈”巩固已经掌握的技能,还是在困难或失败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

有行为学家这样说:“逃避令我们害怕的场合和任务,是世上最自然不过的事;当我们逃避时,可能会暂时缓解焦虑和恐惧,但下次遇见还是焦虑、恐惧和逃避,没有成长。”可见,抱着安逸享乐的心态,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圈,这种舒适的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所以,我们只有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方有长久的安宁。

同学们,要想跳出舒适圈,必须要有危机意识。2000年,华为公司以29亿元利润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总裁任正非提笔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他在文章中强调:“我们公司的太平时间太长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灾难。泰坦尼克号也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出的海……”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危机意识,使华为始终在高速发展、位居行业翘楚的“舒适圈”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同学们,能够跳出舒适圈,必须有“断舍离”的勇气。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进入到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停止奋斗,在多个领域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同学们,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圈,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人生可以不断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评点:文章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1.鲜明的现场感与对象意识。

2.素材鲜活,运用得体。结合任正非《华为的冬天》提及今天华为的“备胎”转正,还有周有光的素材,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3.议论分析做到了理例结合。

4.比喻论述成为亮点。文章前后两次将生命比喻成“一棵长满无限可能性果实的大树”,并以之有机关联全文,形成照应。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周有光危机意识任正非
Ren Zhengfei in My Memory
苦难英雄任正非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焦点任正非
周有光的长寿五句话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周有光语萃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你的危机意识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