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丹旎
人们常说,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喧嚣,各种烦躁。其实,心在哪儿,风景就在哪儿。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我们,好像都少了一份沉静下来的心情,去看看身边每天错过的风景,去听听那悄然流逝的文化之音。
少时,我总爱呆在剧院里听奶奶唱戏,一呆就是一整天,我最喜欢那一曲《霸王别姬》。看:奶奶锦衣华裳,一撩衣摆便若西子捧心,揉断人肠。华风夏韵,洛水天依;一腔戏曲,百转千回,唱尽别姬泪;一嗓绘出汉阳的花,一腔祭出战死的魂;一曲听人醉,一戏魂梦牵。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一曲终了,奶奶将折扇掩面,对我粲然一笑。或铿锵或柔美的旋律仍在我耳边萦绕,眼前浮现的是似懂非懂的霸王与虞姬的旷世绝恋。似乎听到了他们内心无比悲壮而凄楚的诀别。
奶奶曾对我说,作为三大国粹之一的戏曲,是华夏文明之精华。“唱念作打”更是凝聚之精萃。一唱能让你听到中国欣欣向荣的呐喊;一念能让你听见心中迸发的激情;一作能让你看到不屈不挠的工匠精神;一打能让你看到荡气回肠的文化传承。听着听着,那文化之音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种下。
花腔婉转,时光流逝,曾举目过场,满座喝好,自以为文化依旧。如今一看,曲终人散,宾客不在,竟是满目荒凉。蓦然回首,行人前行的脚步匆匆忙忙,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世界太嘈杂,人潮涌动,有谁找寻曾遗失的文化,又有谁愿静下心来倾听那盛极一时的戏曲之声?然而,信息化数字化的内容匆匆过眼,能让人有收获或能记住的不过寥寥,真正能刻在心里的还是那经典的文化带来的感动和震撼。要想传承经典,就该学会在喧嚣的尘世中用心聆听。
闭上眼,浮华随波去,文化倚风来。听剧中人之心声,一切归于宁静。听孔子草舍中的谆谆教诲,端风正行;听张良在博浪沙中的刀光剑影;听李白醉在酒舍中的呢喃低吟;听阮籍穷途的长啸……坐听微钟,遥忆往年,一坛陈年佳酿珍藏的是精彩回声。
睁开眼,闲来静处,归来未晚,还需放慢脚步去听现实之声。文化不仅是京剧昆曲,它还藏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用心去听父母之声,他们是我们人生舞台上最重要的演员,唱响了我们的人生;听老师之声,唱出了我们人生剧中的美丽憧憬;朋友之声,唱出了欢歌笑语的无悔青春;倾听陌生人之声,嬉笑欢怒,颠沛流离,却也是我们许多人的缩影……往事随风,未来可期。经典也好,普通也罢,人生之路将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时光如梭,日月星辰怎等得了迷途的羔羊?光阴似箭,寒来暑往岂能留住失去方向的孤雁?奈何前路漫漫,静心倾听,用心寻望漆黑里的一点焰火。吾将求索,尽管步履蹒跚也要努力寻觅光明。我用心倾听,静待朝阳到来,梦想皓月澄明。
“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悠悠唱词悄悄飘去。清风徐来,文化花开。我在时间的滴答声里,坐在时间的长廊上,倾听戏曲咿呀,唤醒一枕黄粱。我想,我找到了自己。但愿归来,不再彷徨!
(编辑:王莹)
评点
经典之美,足以穿透岁月,千百年后依然能在今人的心中投下涟漪,留下回响,它们传导的人格魅力往往比许多现代化的东西更为隽永、悠长。本文有感而发、触笔成文,运思用笔细腻妥帖,亮点有二:其一是提炼能力,作者从少时记忆及生活的诸多细节中提炼出“细心聆听文化之音”这一中心论点,并把它落实到身边的细节中去。形散神聚,看似无明晰线索,实则文思连绵;其二是多次运用对仗句和排比句式,长短句结合,在增强气势的同时,使语句参差错落,一唱三叹,既有文字之美,又有音律之美、意象之美。作者以“找寻”开头,以“找到了自我”作結,起承转合颇有章法,其情景交融、时空重叠的笔法尤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