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芝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作为中国人,我们最需要学好的就是语文。但是要想真正精通语文却不是那么容易,學好语文需要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要求极高。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应用的题型,同时作文也是学生最害怕、最头疼的。
纵观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学生作文能力下降,是目前语文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效率。下面,我将与大家探讨一些我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
一、加大学生的阅读量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能促使学生不断积累阅读量,那他们的写作质量和写作的水平都或多或少会有提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阅读量都没有得到保证,这样一来,怎么能提高作文的整体水平呢?通过深入了解,我发现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自身没有条件和环境阅读,二是学生阅读的兴趣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为了给学生创造阅读条件,我在班级设立了专门放置图书的区域,放置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读的书籍,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书籍阅读。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采用奖励机制,对阅读量大的同学,我会给他们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促使他们保持阅读兴趣。
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被完全激发,他们也就慢慢积累了足够和丰富的阅读量,写作就有了基础条件。
二、加强有针对性写作训练
写作作为语文考试中的基本题型,不能仅仅只靠学生在考试中的临场发挥,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但是不能进行题海战术式的训练,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和弱项进行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训练。
例如,我在教学中就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写作个性都不相同,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写作训练,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效率和写作能力。我们班曾有一位学生来自乡下,他对于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美景有一定了解,但是他从未深入了解过城镇的繁华,所以这位学生对城市了解不够。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有针对性地对这名学生普及一些有关城市的常识,这样才能帮他补齐短板,从而提高他的写作效率。
除了进行针对性写作训练,我们还要改变训练方式。传统的语文写作训练,就是让学生写一整篇的文章。通常,一篇文章的字数比较多,这需要学生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如果长期进行这种训练,会消耗学生的写作耐心,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我在教学中创新发展出一种小随笔的方式。我通常会命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主题,然后让学生即兴发挥,写一篇短文。这种短文更容易完成,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素养和临时发挥的能力,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带领学生走进,获得写作灵感
写作灵感对于学生的文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灵感是成就文章的灵魂与核心。但是灵感往往来自于生活,所以我们要适当地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例如,我在教写作时就注重带领学生们走进生活,去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有一次,我布置给学生一篇以大自然美景为主题的文章,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接触或进入大自然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那他们就没有写作的灵感,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所以,我为了帮助学生去寻找写作灵感,在我带领学生来到郊外的森林,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文章。
我发现学生的文章,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文章的题材和切入点也很新颖,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得益于学生写作灵感的激发。
作文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和发展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有关写作方面的训练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开拓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