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作文素养

2019-12-30 01:35李小霞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素养作文

李小霞

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偏低,是目前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这导致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困难重重。

要真正改进作文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必须让学生累积丰富的写作材料,课外阅读就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累积丰富素材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管是基于哪个角度,将课外阅读应用到作文教学中,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加大课外阅读指导力度,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和灵感,进而应用到作文中,确保创作的真实性,同时提高个人的作文素养。

1.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浓厚的写作兴趣,是学生进行高效、高质量写作的基础与开端。只有打好这一基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投入写作中。

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动力的利器,主要因为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中发散思维和开阔眼界,并为自己的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有话可说。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写作方面获得进步,还能将写作兴趣转化为持久的课外阅读以及主动写作的动力。这对学生阅读水平和作文素养的提升意义非凡。

1.2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缺少写作素材会让学生在写作中遇到极大障碍,同时也是学生写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课外阅读这样的实践活动,则能扭转学生写作素材缺乏的情况,学生接触到类型全面和形式多元的课外读物,极大程度上开阔了眼界,可以在写作中自由调取这些素材,让阅读材料为我所用。

不过,要让学生真正提升灵活变通与转换的能力,让课外阅读中的各种素材为我所用,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读写意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1.3课外阅读能够强化社会思想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看,课外阅读实际上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就目前而言,我们也能清楚看到课外阅读素材内容丰富、知识多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和接触这个自己原本不够熟悉的社会,开阔眼界,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对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树立良好的社会思想观念,为创作高质量的文章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这一途径,熟悉世界时事,了解目前国家的发展形势与发展环境,接触丰富的社会事务,在阅读体验和写作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塑造正确三观,促进作文素养的提升。

2.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方法

2.1合理选取课外阅读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語文新课改明确要求,要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大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由于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所以将课外阅读作为根本依托,通过合理选择高质量的阅读素材,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成为了教学的着眼点。

很多学生对写作缺少兴趣,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也不能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中感受作品的魅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契合他们的课外阅读材料,运用高质量的阅读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写作活动当中。

例如,《西游记》《父与子》《鲁滨逊漂流记》《安徒生童话》等课外书籍,都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课外素材,同时也能极大程度上开阔学生眼界,锻炼想象力,让学生今后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实现飞跃。

2.2科学指导,促使学生累积素材

纵观当前学生的创作现状,流水账式的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学生的写作质量逐步下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查找学生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发现写作教学的突破口,提出改进方案。

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缺少写作素材积累,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且在作文时,除了要学生积累丰富语言素材之外,还要根据写作要求恰当地运用素材。这些都需要通过阅读这一途径,特别是课外阅读的方式来获得。

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既让学生积累宝贵材料,吸取其中精华,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语言材料的应用方法。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日至少有半小时的时间,进行自主性课外阅读,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素材积累。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除了关注阅读数量之外,还要提升阅读质量,使学生能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收获记录下来,从而进行高质量的写作。

2.3挖掘课外阅读德育要素,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

写出真情实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的重要要求,也就是学生在作文中要抒发自身的感悟,不能只是机械地堆砌文字。因为文章因为真挚情感的表达而变得有生机和活力。

学生创作的文章还需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以,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外阅读具备多元化的特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从中习得大量的人生道理,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也能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面对事物有自身的独立判断。

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挖掘课外阅读素材中的情感要素和德育要素,丰富自身的情感与道德体验,以便将获得的感悟应用到写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例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能让学生意识到生存之艰难,培养学生安全以及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与行为能力;阅读《三毛流浪记》,学生会受到主人公积极乐观精神的感染,学会自我反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2.4组织多种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是把学生联系成一个学习整体,促进生生以及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让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己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提高。

阅读和写作,都是实践特征鲜明的学习活动,所以要利用实践来促进二者的整合,让学生在良好的实践体验中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办图书角,让学生将家中的课外书籍拿到图书角,便于同学之间对课外书籍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途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累积的课外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感受和阅读方法。这些会让学生互相学习,最终走上共同进步的良性发展道路。

语文课程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其中作文教学又占有极大的比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学素养。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难点,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导致学生丧失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并最终制约学生作文素养的发展。

课外阅读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路径,主要是因为课外阅读材料丰富,可以让学生获取写作营养,更能让学生对写作保持热情。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素养作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