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
摘要:通过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ICT采用在国资参与度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ICT采用率在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企业ICT采用降低了国资参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这表明随着ICT在企业的生产、创新、市场、交易等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缓解国有企业管理機制不完善、股权集中和层级结构冗余等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②ICT采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在不同行业具有差异性,具体来说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影响相对较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弱。
关键词:国资参与度 企业创新绩效 ICT
一、引言
国有投资者采取股权投资形式参与公司治理一直是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股权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其对董事会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使得企业创新决策过程和研发投入程度存在差异,最终还会导致公司创新绩效的显著不同。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由于股权构成的性质不同,国资参与度不同的企业在生产环节的各个方面以及产出上存在差异,尤为显著的是创新绩效的差异[1],国企的创新效率普遍更低。因此国资参与度较高的企业可能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股权集中和层级结构冗余导致其技术创新投入效果较差。
2013年9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确定了两化融合的总体目标,即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获得积极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力普遍提高,信息技术采用和商业模式创新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成效得到广泛提升。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逐渐成长为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载体,随着ICT在企业的生产、创新、市场、交易等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缓解国有企业管理机制不完善、股权集中和层级结构冗余等问题,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本文拟从两化融合背景下,研究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目前提出的的信息化经济和政策背景下,由于企业采用ICT,国有股权投资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是否会因此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从两化融合角度,对国资参与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异质性定量研究,具体表现在:目前的学者在讨论负向影响差异时,一般都是基于公司治理、产权组织等内部关键要素,而没有关注外部政策环境层面。因此,本文拟结合世界银行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当前信息化经济政策背景下国资参与度不同的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差异的原因。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本文考察企业级数据中反映的国资参与度、ICT采用率和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
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主体角度来看,目前大部分文献认为国资参与度不同的企业投入的倾向存在差异。Jefferson等(2003)[2]和Lin等(2010)[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国资参与度高的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倾向性以及动力要相对小于国资参与度低的企业。从创新带来的企业绩效角度,吴国鼎(2015)[4]以及李政和陆寅宏(2014)[5]采用上市公司企业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往往会带来更差的绩效,创新资源利用率更低。以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经营绩效差异的角度,Qian Sun等(2003)[6]、吴延兵等(2012)[7]、程虹和林丽梅(2018)[8]研究认为,国企的创新效率更低。
那么,国资参与度较高的企业间为何导致较低的企业创新绩效?理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委托代理理论。公司高管层的主要寻求的是在职期间公司绩效的成果以及满足个人层面的收益需求,由于创新研发投入回报期较为漫长,由此缺乏对其激励机制设计;并且国资参与度高的企业普遍存在股权相对集中和部门机构冗余等缺陷,导致决策成效不高以及影响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创造力的发挥。第二,政策迎合理论。此项理论认为国有企业往往国家支持力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并担负国家政策实施的领头人义务。此外,公司高管也存在创新绩效考核约束。所以,国资参与度较高企业中产生的创新研发计划不是主动而是被动的。
假设1:国资参与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二)ICT采用率的中介作用
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引发学术界大量的注意,对于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实证大致都认同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Edquist H和Henrekson M(2017)[9]认为ICT和R&D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Fukao K等(2016)[10]认为日本经济发展落后于美国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追赶上ICT革命的脚步。在企业这一微观领域,也同样证实了信息通信技术对绩效的促进作用。大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ICT有利于企业绩效提高的路径。Cuevas等(2016)[11]认为ICT的使用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水平,体现在三种创新(产品,流程和管理体系)中,从而提升组织,财务,商业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整体业绩。
随着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面实施,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已成为当今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首要目标。随着ICT在企业创新、生产、市场、交易等各种环节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建立高技术含量、高标准的信息通信技术系统,使得组织结构庞大繁复的高国资参与度企业能够高效运转。从而有效节省成本,提升效率,并为国有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环境[12]。此外,政策迎合理论认为国有企业往往国家支持力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并担负国家政策实施的领头人义务。国资参与度高的企业相应的会呼吁政策号召,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采用先进的ICT设备。
假设2:企业ICT采用率在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数据与样本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数据库2012年对中国148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企业的规模、所属产业和所在的地理区域不尽相同。由于部分企业未披露所有本文需要的各项指标,所以为了增加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将其剔除。变量的设计与描述见表1。
(二)变量测量
1.解释变量:国资参与度(SOE)。自变量采取企业所有权结构中的国有企业构成比重进行衡量。
2.中介变量:ICT采用(ICT)。ICT代表第i个企业ICT采用,调查问卷对合作伙伴关系(ICT1)、生产和服务改进(ICT2)、生产和运营(ICT3)、营销和销售(ICT4)、以及顾客关系(ICT5)等企业利用程度进行打分。对被调查者提供以下程度状况:“从不使用”、“偶尔使用”、“有时使用”、“经常使用”、“总是使用”,并对这些程度赋值为1、2、3、4、5。
3.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绩效(innoperf)。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衡量方式大体有:销售额平均增长幅度、新产品上市数量、新产品销售率、专利申请数、市场占有率等[13]。由于部分数据的缺失会影响样本量,所以选取新产品销售率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
4.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size):由于本文采用2012年的截面数据,考虑数据的相对稳定性,本文用员工人数来衡量企业规模。
劳动力技能(labor):采用高中教育程度劳动者占总体员工比重来衡量企业的劳动力技能水平。
行业(industry):行业性质的不同对企业创新绩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由于数据中行业数据分布不均,作全行业的分解控制效果不佳,所以本文把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两类[14]。
CEO工作经验(expe):总经理工作经验。
CEO性别(sex):总经理性别。
(三)数据分析
表2总结了主要变量的平均值和方差以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2表明: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r=-0.065,p<0.05)负向相关,与ICT采用率(r=-0.270,p<0.01)负向相关;ICT采用率与企业创新绩效(r=0.106,p<0.01)正向相关。
本文使用层级回归方法检验提出的假设,实证检验见表3。中介效应的确定由以下几步构成:①自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显著影响;②自变量对中介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影响;③中介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显著影响;④当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同时代入回归方程时,中介效应显著,而自变量的效应消失或减弱。由表3的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在控制了规模、劳动力技能、CEO性别和CEO经验这4个控制变量后,国资参与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模型2,β=-0.055,p<0.05)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支持了H1。在加入中介变量(ICT采用率)后,国资参与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下降(系数从-0.055下降到-0.033),变得不显著,且企业ICT采用率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3,β=1.172,p<0.01)。上述过程符合中介效应的全部条件。由此,ICT采用率在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H2得到了支持。
关于不同的行业,从表3可知,企业ICT采用率与行业之间的交互项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模型4,β=0.580,p<0.05),这表明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ICT采用更为敏感,其ICT采用相对频繁,企业创新绩效越高。
四、结论与讨论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本文运用分组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企业ICT采用率在国资参与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企业ICT采用降低了国资参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②在不同行业中,ICT采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具体来说技术密集型企业这种影响相对较强,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弱。因此,给出以下3点政策建议:
第一,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明显的,ICT可以降低业务成本,提高生产力并增强增长可能性。因此从企业的角度,其可以通过增加ICT的投入,提高ICT利用效应来实现整体生产率的提升以及企业创新绩效的改善。从政府的角度,为了引导和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提供税收融资优惠等相关政策扶持,还要促进其进行良性竞争,并规制大型垄断企业;其次,要提升区域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有利于企业ICT的平台建设,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第二,鼓励企业大力开展创新研发活动,促使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研发体系。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所和龙头引导企业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共赢,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搭建平台。
第三,逐步消除影响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和绩效提升的体制阻碍。由此要响应政策号召,优先扶持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高技术领域,重点突破制约国企发展的瓶颈,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尊重人才創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的企业氛围。
参考文献:
[1]任毅,丁黄艳.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经济效率的比较研究——基于规模效率、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4(01):103-110.
[2]Jefferson G,Hu A G Z,Guan X,et al.Ownership,performance,and innovation in China's large- and medium-size industrial enterprise sector[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4(01):89-113.
[3]Lin C,Lin P,Song F.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R&D: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0,93(01):49-62.
[4]吴国鼎.股权结构、上市板块与企业绩效[J].金融评论,2015,7(01):89-99+126.
[5]李政,陆寅宏.国有企业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基于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与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与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2):27-38.
[6]Qian Sun,Wilson H.S Tong.China share issue privatization: the extent of its succes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70(2).
[7]吴延兵.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J].经济研究,2012,37(03):1-10.
[8]程虹,林丽梅.不同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效应差异性研究——来自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06):77-83.
[9]Edquist H,Henrekson M.Swedish Lessons: How Important are ICT and R&D to Economic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2017,42.
[10]Fukao K,Ikeuchi K,Kim Y G,et al.Why was Japan left behind in the ICT revolution?[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6,40(05):432-449.
[11]Cuevas-Vargas H,Estrada S,Larios-Gómez E.The Effects of ICTs As Innovation Facilitators for a Greater Business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Mexico ☆[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6,91:47-56.
[12]羅玉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改进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5).
[13]崔维军,王文婧,傅宇等.开放式创新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