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娟
摘要: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高校项目资金收入比例逐年提高,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高校必须不断加强高校项目资金管理。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是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节约资金,还有助于提高预算的执行力,从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当前,高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具体问题出发,提出合理的针对性策略,有效解决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绩效管理;预算;高校;策略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简述
高校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目标结果来指导预算执行方向的管理模式。其包括的内容有编写预算绩效目标值、监督项目的执行、评价项目的完成情况等。绩效管理是项目预算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1]。
二、高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不受重视
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部门拨入的专项资金和学校的结余资金,因此,加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为高校节约资金,促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这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各级领导者没有认识到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在高校稳定运行、健康发展中的重要性,对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全面,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一方面,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及财务人员为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安全性,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资金的预算分配上,对项目预算绩效管理重视不足。虽然一些重大项目资金也进行了过程管理、审计,但对于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与作用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未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件精神的宣传和学习,高校教职员工与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与其他部门的联系不大,不需要太过重视,但实际上,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全员配合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
(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内容规定,“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通常财政项目资金下达到学校后,财务部门牵头负责资金的分配,分配的原则也是以学校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审定的项目为准,分配到资金的部门负责填写“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目标申报表”[2]。由于绩效目标申报表专业性较强,各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都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唯一可以参考的是《财政部2018年绩效目标指标体系模板》。因此,在编写三级指标时,仅仅是从项目方案中提取要点,目标的设定也是易于实现的低层次目标,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能真正反映出财政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评价结果的可应用性不强。
(三)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
根据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规定,“项目的内容要符合完整性、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等要求,所有項目应纳入项目库管理,年度预算安排从项目库中择优选取”[3]。但在实际工作中,在资金未下达之前,项目申报部门并不会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前期的论证分析上,担心前期的工作做了很多,但分配不到资金,造成项目一直无法开始,只有确定资金到位后,才开始前期的项目论证程序。有些高职院校也建立了项目库,但因为是起步阶段,技术手段不足,没有引入信息化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入库的项目中,信息资料也不完整,有的缺少可行性报告、有的缺少方案、有的缺少绩效目标申报表。某些项目方案的撰写人对于预算资金的投入仅凭个人主观估计测算,成本投入的计算不严谨,不精确,高估预算投入,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浪费。
(四)缺乏项目预算执行监管与绩效评价
高校现阶段对项目的管理仅体现在加强预算投入,保证项目实施的资金充足方面,忽视了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监督以及项目完成后的绩效评价工作。部分高校的财务部门,对项目预算资金的监管仅体现在项目资金支出时,对报销的相关业务内容进行审核,定期统计、通报项目资金的执行进度,而在项目实施的质量方面无法进行监督管控。
三、加强高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财政部门、预算主管部门应增加对高职院校领导、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人员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使其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这有利于进一步指导项目工作的开展实施,使工作人员利用好项目资金。同时,财务部门也要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加强与各部门的交流,及时传达、反馈项目信息,积极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共同做好项目预算管理工作。
(二)明确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从技术上讲,编制绩效预算并没有太大难度,难点在如何建立绩效目标指标。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规定,绩效目标的设定应符合以下要求:“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因此,在编制绩效目标时,应明确目标值的来源,三级指标填报完整、详实,无缺项、错项、指标值细化、量化、可衡量,并与项目资金量匹配。
(三)科学合理编制项目预算
其一,重视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工作。根据项目预算管理要求规定:“申报的项目应立项合理,有充分的立项依据。有项目可行性报告或实施方案有具体的资金测算方案和测算标准”。项目论证分析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对于论证费用的问题,在项目资金没有落实到位之前,建议安排学校自有资金开展工作。在年初预算时,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统筹规划使用,预算定额可下拨到财务部门,发生一笔,报销一笔,既不占用项目部门原有的预算定额,免去项目负责人的后顾之忧,又保证了项目立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二,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近年来,在财政项目预算申报管理系统中已体现了精细化要求。因此,预算单位在填写项目申报表的同时,不但要准确描述项目的内容、主体目标、预算金额,还要提供具体的测算标准、立项依据、文件支持等内容。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可以规范预算申报工作行为,避免项目笼统、不准确、不细化的情况,保证了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项目资金的优化配置目标。
(四)加强项目预算执行监管与绩效评价
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利用“互联网+财务”模式,在高职校园网OA系统内或者财务账务处理系统内嵌入“项目管理”模块,把项目的申报、审批、报销、审核、数据统计等环节串联起来,利用网络,使学校领导、各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审计人员随时查阅项目的开展情况、余额情况、支出范围是否合理正确。对不合理的开支及时提醒、执行率低的项目及时督促、超支的经济业务及时预警,达到实时监督、规范项目运行的目的。
另一方面,高校必须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工作是为了对比项目完成情况与目标值之间的差额,评价结果用于核定项目运行情况的优劣,用于分析项目偏离目标的原因,也是下年预算资金分配的依据,高校必须在加强项目预算执行监管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项目预算绩效评价。高校开展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此项工作:一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绩效管理体系,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可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共同监督,把工作做实做强。二是选拔培养一支专业的项目绩效管理人才队伍。随着专项资金的数额越来越多,单纯依靠财务部门的力量已不能实现国家财政对项目资金管理的要求,建议高职院校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主管项目管理,财务等其他业务部门协同配合。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选拔培养一些高层次人才加入到项目管理工作中去,加强基础工作的同时创新、拓展工作思路,提高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项目绩效管理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全员共同努力,不断增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从明确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科学合理的编制项目预算方案、不断强化项目预算执行监管与绩效评价等方面入手,尽早实现“全面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胜华[1], 胡珍薇[2]. 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分析———以A高校為例[J]. 会计之友, 2017(6):80-83.
[2]姚璐, 王汉国. 高校项目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 北方经贸, 2017(7):68-71.
[3]杜永红. 基于预算绩效管理下的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7(02):13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