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宫叶琴,戴 安,石义鹭,马盼盼,李 意
(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3.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癌症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患者死亡的可怕因素。随着科学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延缓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已经成为了可能的事情。患者适应带癌生存则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提高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可以让患者更好地接受疾病带来的痛苦,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增加用药依从性,因此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且目前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程度处于中等程度[2],适应能力一般。为方便研究者进一步提高适应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适应水平的研究做出综述。
1.1 心理社会适应概念适应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被详细阐述,它的概念在道氏医学词典被解释为“个体为了维持生命恒定的状态所使用的一系列技巧”[3]。人类的适应过程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及技术四个层次[4]。然而在心理学范畴内定义癌症适应包含三方面意义:生理适应、心理适应以及社会适应。癌症不同于其他疾病,其所经受的生理痛苦难以适应,更难于通过其他的干预措施使患者减轻痛苦。故我们所说的癌症适应通常是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心理适应就是指人的心理防御机制,遭受压力时,如何调整自身来减轻和缓解压力。社会适应则是指人身处社会中如何通过调节个人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习惯等。
1.2 适应理论癌症适应目前有五大理论支撑,包含认知适应模式、人格模式、压力应对模式、罗伊适应模式[5-6]。罗伊适应模式是现在被广泛使用的适应理论之一。罗伊认为人是一个整体适应系统,人的生命过程是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不断适应的过程。护理的目的也是要促进人的适应性发展和提高人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此理论就是强调人是为了达到与环境相适应所进行的整体运作的系统,强调适应方式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因此常被用来评估患者的适应方式和适应水平,并被广范应用于慢性病及癌症患者的研究中。有研究认为,适应方式可以通过自我效能以及社会支持来影响患者的适应水平[7]。
1.3 适应测量工具
1.3.1 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 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Self-report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IllnessScale,PAIS-SR)PAIS-SR是Derogatis等人在PAIS的基础上构建的[8]。2013年,我国学者姚静静等对此量表进行翻译并调适,共包含46个条目七个维度,分别为:职业环境、家庭环境、卫生保健、性关系、心理状况、扩大的家庭关系、社会环境[9]。PAIS-SR是一个选择性问卷,大概需要二十分钟填写,每道题有四个备选答案,每道题分数为0~3分,问卷总分为0~138分,越高的分数意味着患者有越多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共分为低度(0~34)、中度(34~50)、重度(51~13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10]。
1.3.2 心理社会适应问卷 该问卷广泛用于测量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由程然编制,包括焦虑/抑郁、态度、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自我接纳和归属感5个维度,共44个条目,评分1~5分[11]。该量表克朗巴哈系数为0.902,内容效度CVI>0.75。
程然分别对74例乳腺癌患者第一次化疗、第三次化疗、第六次化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术后的乳腺癌患者第6次化疗前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比第1次和第3次化疗前均有明显的提高[12]。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越好,其生活质量越高。且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对癌症患者改善抑郁和焦虑,增加其信心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1 年龄张洁等人选取年龄为18~45岁的年轻癌症患者24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指出年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处于中等程度,年轻的癌症患者对家庭的关注度较高以及疾病造成的家庭紊乱等原因,其心理不能很好地适应而造成适应水平问题[13]。CarissaA.Low等指出年龄越小表明患者活力越少,患者经常会表现出抑郁、从而伴随更多的与癌症相关的困扰[14]。且年龄小的患者患病可能性比年老的患者小,他们原本正常的生活被打乱,无法按照正常的轨迹去走,对家庭伴侣以及孩子的担心更加会影响到患者对癌症的适应,无法正常的去接受患病以及治疗。
3.2 文化程度黄维明采用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对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文化程度及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比较,指出文化程度越高,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也越高[15]。这可能与文化程度高者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和身心健康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较多,对心理应激的认识和理解较为全面、理性和重视,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进行有效应对。
3.3 社会支持胡爱玲等研究指出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黄维明也认为患者社会支持是心理应激的主要中介因素,能够增强患者自信心,摆脱不良情绪所带来的困扰[16]。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患者维系正常的社会活动关系,使患者能够积极有效的面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增强心理社会适应能力[17]。
3.4 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的重要中介因素,调节各种应激反应[18]。采取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疾病,比如能够接受医生的治疗以及在心理上能够正确的看待疾病,这样的应对会促进患者更好的适应癌症所带来的痛苦。但是,仍有学者认为对待疾病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在短期内会使患者忘记疾病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反而会使患者的适应水平提高[19]。所以,应对方式作为癌症患者心理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无论何种方式,都会积极的影响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3.5 自我效能于丽娜认为自我效能感会影响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高的患者通常对自我能力认可,能够正确的看待癌症,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20]。Lam WWT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较高对手术结局失望较低会导致较好的适应水平[21]。
4.1 认知干预认知疗法是当今西方领域治疗心理疾病影响广泛的治疗范式[22]。施巧完将将60例家属要求对病情保密的癌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家属意愿对患者进行保密病情治疗,干预组在与家属进行沟通后,改变家属要求保密的观念,主管医生、护士进行认知干预[23]。结果发现在心理适应的三个维度包括无助无望、积极态度、焦虑情绪上干预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故转变家属要求保密的观念,积极进行认知干预能有效改善此类癌症患者的心理适应水平。大多数癌症患者无法适应疾病源于他们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当医护人员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来进行认知干预,向患者说明癌症的知识、自身病情、预后状况,患者自身不断调整心态,正确对待癌症危机。
4.2 心智觉知心智觉知(Mindfulness),又称正念,是一种暂时的、有目的的、集中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是通过训练患者的注意对象、注意方式,从而做到调适患者心理活动,调动自身修复功能,促进患者康复[24]。何平平等人将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癌症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发放心智觉知指导手册、宣传小册,运用演示法、讲授法和视频讲解正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干预组患者进行正念训练,每周1次,每40min,共8周。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干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效果。因此心智觉知干预能够促进她们正视自己的疾病,建立积极应对的心态和行动,提高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25]。
4.3 全程个案管理模式个案护理是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灵辅导,通过建立微信群以及电话随访等方式倾听患者需要,为患者解决问题[26]。彭翠娥等人将1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同样的常规治疗,包括开办乳腺癌疾病专题讲座、为患者提供护理的规范指导、同种疾病患者介绍经验、发放乳腺癌术后康复手册等。而干预组另外接受有针对性的个案护理,比如个案管理师针对每个患者制定的计划,其中包括健教康复手册,健教康复VCD以及管理师的联系方式,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显著提高。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对癌症患者实施全程个案管理,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他们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概念、理论、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提高癌症患者适应水平,让患者适应带癌生存,可以减轻患者因为癌症带来的痛苦,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癌症患者的适应水平的影响因素,干预影响因素来提高患者的适应水平。综上所述,国内对于适应水平的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干预措施研究更是不足。未来研究方向可以把对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的重点放在对心理社会适应干预研究上。
无论是调查性研究还是干预性研究普遍研究的重点都是乳腺癌患者,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乳腺癌术后存活期长且患者接受性强。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的发展,一些难以治疗的癌症都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即便是存活期尚不乐观,我们也应该让患者在其有限的生命里感受到价值,只有让患者在心理和社会生活中适应疾病,这样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