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福建教育学院,福州 35000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越来越需要知识丰富、综合能力强、富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因此,“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1]在初中青少年意识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常规课堂阅读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以科学、有效的问题设置引领学生真实地体验与思考,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习惯,提升思维品质。
1.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是方向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从而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2]。义务教育要坚守国家课程的基本价值,要做好与高中教育的衔接。首先,在语文言语形式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初中语文课堂思维训练,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教师能为这种需要提供什么帮助。要注重知识的实用和能力的的培养,避免无效的教学活动。再次,初中语文课堂思维训练,要学生通过每篇文章的学习,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养成的思维习惯,形成能力的迁移,会读一类文章。并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够解决一系列的阅读问题,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
2.教学内容有侧重、问题设置有重点是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所有内容与环节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考虑学生的需求、语文教学的重点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有效进行思维训练。因此教师要把握单元教学目标视域下的文本精妙之处,提问要考虑文本内容的前后联系,能够突出重点。要明确每篇文本在单元、书册乃至学段教材中的位置,它在语文教学中的最大价值。要抓住文本独特的言语表现形式,把握最能体现中心或最能体现文章人物形象的关键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要有一个主线,由这条主线串联各个知识要素,形成一个教学整体。如《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属于古代白话小说单元,抓住小说线索,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是单元的教学重点。而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变化,从而揭示作品主题就成为这篇文本的教学重点。
3.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与交流时间是保证
初中语文课堂一节课只有45分钟,大多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都会按照自己事先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往往是学生简单思考一下,一两个学生回答一下,教师简单评价一下,就匆匆地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讲”,而不是学生的“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与表达时间,其思维习惯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愿意再思考了。因此,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交流时间,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反馈是有效进行思维训练的保证。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对问题进行整合,要少而精,避免过多的问题打断课堂的连续性,干扰学生的思路。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才能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的观点,思维训练才能真正实现。
1.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初中学生尚处于对新鲜事物和知识极具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而有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对教学知识进行探索。首先,以问题引发需求,建立学生和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果某一个争议的结果对于你和你的团体微不足道,你就不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批判性思考,但是对重要的观点就不一样了。”[3]如学习《台阶》这一课,让学生思考“台阶是父亲的______”,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与课文主题进行连接,产生阅读兴趣与共鸣。其次,营造问题情景,合理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学习越来越努力、思维越来越得到训练。如《孔乙己》这一课设置这样的问题:“仔细阅读‘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个句子,说一说在语法表达上有没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围绕“大约”“的确”这一互为矛盾的副词展开阅读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带着问题诵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初中语文课堂的思维训练,主要是分析,忽视“直觉”。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被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说和大胆迅速地作出试验性的结论,这些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为珍贵的财富。”[4]直觉思维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是语感,直觉思维有整体性、跳跃性、猜测性和以知识经验为依据等特点,应该扣住直觉思维的特点来训练语感,不要因过多的串讲分析而剥夺学生自我体悟的机会。比如,《峨眉山月歌》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诵读,第一,诗中写了什么?第二,怎么写的?第三,为什么这样写?
3.以问题统领整体,引领整体思维
善用题目、主题的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以巧妙的板书设计相呼应。这样的启发不仅能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而且有利于浓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______的背影”,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整体上的认识。在学习《回忆我的母亲》时,可以让学生给文章另换一个题目,有利于学生对人物的多角度把握,从而深刻理解主题。
4.鼓励学生答案多元化,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拘泥于让学生答出标准答案,会让学生对“参考答案”产生迷信心理,懒于思考,不敢有自己的判断和主张。学生的回答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完整的地方,教师不应急着纠正,要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充分分析问题,或是引导学生引入课文内容进行作答,不要一味地纠正,打断学生,要耐心听完学生的作答,了解学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作评论,再做引导,言之有理就不要拘泥于答案,积极地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重视答案的多元化。
5.引导学生提问,促进深度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一般的引领,教师更高级别的引领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说回答一个问题是被动的思考过程,那么提出一个问题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考过程。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一种任务驱动,学生要能提出问题,非得深入阅读不可,这是一个思考寻疑、大胆质疑、积极解疑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过程,必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启发学生产生疑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解答疑问。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有预测性,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占据积极主动。教师在设计学生进行提问时,要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机制等因素考虑在内,制定相应的策略,把它纳入到课堂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机制,多多鼓励,并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为了能够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对教材认真阅读,并把课文学习的重难点及其与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做一个介绍。恰当的设计“悬念”,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有利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认知冲突,达到不问不可的地步。教师还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不要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鼓励学生要敢于提出疑问和质疑,对带头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正确地运用肯定、批评与矫正,不能一味简单地肯定,要保证知识的正确和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