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光惠
贵州省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盘州 553536
药物不良反应是常见的临床用药副作用,而统计资料表明,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到15.4%,是年轻人的2~7倍,应该主动关注和干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老年人身体各系统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特别是心、脑、肝、肾功能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反应,而且症状也较重。所以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能更好的掌握;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合理用药,给更多老年患者带来健康。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有:抗微生物药物、心血管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生物及生化制品、利尿药、静脉输液药、消炎药、抗恶性肿瘤药物、解热镇痛药等。这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除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或药物制剂有关外,还与临床使用广泛有关。老年人中最常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抗高血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钙拮抗剂),非类固醇激素类镇痛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苯二氮革类药物,其次为抗帕金森病药、精神病药、地高辛等。此外,老年人应用某些药物,特别是长效苯二氮革类安眠药、非类固醇镇痛消炎药、华法令、肝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异烟肼、大剂量噻嗪类利尿药、抗肿瘤药和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可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
过敏性休克、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心律失常、重型药疹、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过敏性休克发病凶猛,危害性严重,其中有相当部分病例是对青霉素过敏。有的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严重休克或呼吸衰竭、持续性痉挛。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发展迅速,危害严重,重者出现休克,呼吸及循环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噻肟钠等。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降解、解毒及排泄功能下降,药物半衰期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及肾脏负担,从而引起肝脏及肾脏细胞损伤,而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如:抗结核药(异烟肼)、对乙酰氨基酚、抗真菌药(氟康唑)、化疗药及免疫抑制剂(氨甲喋呤)、抗糖尿病药(曲格列酮)、氨基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等。有些药物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或者应用时选择剂量不当或伴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洋地黄、吗啡、心得安、奎尼丁、麻黄素、阿托品等。服用血管扩张药、降压药、利尿药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硝普钠、卡托普利、胍乙啶、哌唑嗪、氢氯噻嗪等。在服用抗帕金森病药、双环类抗抑郁药易发生尿潴留。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更易诱发尿潴留。有些药物有耳神经毒性。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等。
在给老年病人治疗疾病的时候,应该科学合理选择药物:①对老年患者疾病应该给予明确做出诊断,结合实际病情对症下药,根据药理及药性科学选用临床老年患者的使用药物,应该尽量选用治疗效果佳、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②应该从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疗效来认真分析与考虑老年患者的选药,特别是老年慢性病的长期用药更是要认真考虑其远期疗效。③在考虑药物的治疗作用的基础上,也应该综合分析药物不良反应。④要选择比较适合老年患者的给药方式,临床治疗方案要简单,一些药物不能用的坚决不能给予使用。老年病人病情一旦康复要及时停药,同时认真给予记录病史。
给老年病人使用的用药种类要尽量简单化,充分注意所使用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反应。比如老年糖尿病病人容易合并冠心病,如果降糖药与普萘洛尔一起联合使用,则后者一方面会不断加重低血糖的反应,另一方面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导致低血糖反应会进一步恶化。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掌握药物的适应条件、不良反应等,保证对症用药。②对慢性病和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需要考虑远期效果,谨慎用药。③治疗效果相当的几种药物中,选择适合老年人身体状况的药物,最大程度简化治疗方案,药物种类、数量尽量少。④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不可滥用。⑤病情达到治疗效果后,及时停止用药。老年人自身也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服药。②若患有抑郁症、痴呆症等情况,需防止药物过量。③减少服药“保健品”类药物,此类药物为达到“补”的效果,多数添加有人工激素等化学物质,损害身体机能,长期服用可能成为药源性疾病的病因。此外,老年人常常合并多种器官的疾病,服用多种药物,而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会随着药物种类和数量增加而上升,临床用药应当注意减少合并用药的情况。医生在老年人就诊时需详细询问老年人的用药种类,阅读产品说明书,掌握药动学、药代学原理、药物禁忌证、药物合并使用的潜在相互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法。中药成分比较复杂,纯度难以保证,而且由于中药、西药的用药思路和治疗思想差异较大,药物机理也不尽相同,医师不易把握不熟悉药物的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应尽量避免中药、西药合用情况。老年人家属密切关注老年人服药情况,提醒其按时按量服药,不良反应一经发现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