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葛 巧 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965-1936)是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恐惧是怎么来的》是收录于吉卜林《丛林之书续编》(1895)的一个短篇小说。此故事与《丛林之书》(1894)中的部分内容有所关联却又独立成篇。故事以丛林动物在干旱季节中的生活开始。丛林各类动物枯水期的生活极度艰巨。在丛林法则的规定中,一旦取水休战令开始,所有野兽均不得在取水范围内捕食。丛林动物遵循着这个古老的法则,并能和平相处。可是老虎朗格利依然无视规则,给丛林生命带来了严重威胁。由此,作者借助黑豹巴基拉讲出了老虎祖先的故事。老虎祖先最早破坏了丛林内部和谐,还杀了丛林外的人类,从此给丛林带来了恐惧。老虎祖先及其后代都展示了同样的负面形象。
根据李正华(2002)的观点,“法律的精神隐含在一些法律的基本原则当中, 体现为原则性的法律规则”[1]。“原则性”是法律规则的重要精神。而在《恐惧是怎么来的》中,老虎后代朗格利很明显就严重践踏了法律规则。在故事发生的时代,丛林动物受到古老的《丛林法则》的制约。而法则里明确规定:“捕杀绝不能为取乐,也别一见人就往死咬。”[2]143可是老虎朗格利却直接无视这样的规则。它不仅杀人,还宣称“不是为了填饱肚子才捕杀”,而是为了“显示气派”。老虎朗格利严重违反了丛林法则,明目张胆地践踏所处环境的生活规则,无视法律精神,随意掠夺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同时也给丛林居民带来了生存恐惧。
不仅老虎朗格利无视社会规则,他的祖先始祖虎也违背了社会规则中的道德规则。李正华(2002)认为,道德规则是“对任何人均可产生普遍约束的基本性道德标准”[1]。在始祖虎的年代,丛林生命处于萌发状态,社会规则尚不完善。当时虽然没有明确的丛林法则或其他的法律法规,但是在丛林世界里,各类野兽之间已有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比如要吃素、不能杀生等。始祖虎是森林中第一位主宰。可是这位主宰在遇到民事纠纷时,无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直接剥夺了其生存权。始祖虎的行为在整个社会氛围中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森林的最高统治者始祖象指出,始祖虎“把死亡带进丛林,随着死亡而来的是恐惧。所以丛林居民现在相互害怕”[2]139。由此可见,始祖虎是破坏丛林居民和谐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它无视社会道德规则,把社会的和平美好演变为恐慌与混乱。
在全民吃素的年代,始祖虎不仅咬死了平民雄鹿,还把威胁转向了人类。当时丛林居民与人类互不干扰,互不侵犯,丛林野兽甚至不知道人类的存在。杀死雄鹿之后,始祖虎为了逃避惩罚逃到了森林的边境,最终他遇到了人类。随后他开始杀人。因为杀了人类,他会“满足”。由此可见,始祖虎对社会规则毫不重视,更不会主动遵守。它甚至以践踏社会规则为荣,并由此获得个人的欢愉感。
对于始祖虎践踏社会规则的行为,作者持批判态度。最初在描述始祖虎最早的外部形象时,吉卜林把始祖虎书写为:“长得十分漂亮,全身的颜色就像黄藤开的一样。在那丛林初创的好时光,老虎身上既没有条纹,也没有黑斑。”[2]137而始祖虎身上的条纹,是被始祖象让藤萝做的标记,以便大家知道这是“杀鹿凶手”。由此可见,老虎身上的条纹是它违反社会规则的惩罚符号。从始祖虎开始,直至它的后代朗格利,作者都没让它们获得社会成员的尊重。这也是作者对老虎践踏社会规则的否定态度的表现。
《恐惧是怎么来的》还展示了老虎以霸权者的身份欺凌社会弱势群体。在故事的开头,取水休战令的下达让丛林生命得以和谐共处。它们为了最基本的喝水权利,放弃了捕杀,放弃了对生活所需必备食物的获取权。在丛林动物看来,水远比肉更为重要。没有水,动物无法存活。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季节,为了活命,丛林成员都愿意放下捕食本能。在丛林法则的制约下,丛林居民听从大象的号召,在水源附近停止一切捕杀活动。因此,在取水休战令下达后,丛林动物可以在水源边和平相处,彼此不再担心被攻击。在法律的制约下,它们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正如文中所提到的主人公莫格利,他也来到了水源处。但是“在这种时候,他的天敌哪怕饿得要命,也不会打这孩子的主意”[2]132。由此可见丛林成员对法律的敬畏和遵从。
然而,老虎却无视法律,并以霸权者的姿态欺凌社会弱小群体。在休战期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在水源边上活动,丛林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的局面。而老虎的出现,引发了群体的轰动。对此,老虎朗格利是抱着“享受”的态度。它对社会弱小群体不仅毫无同情心,还要在大家最虚弱的时候一展“神威”。它要让其他社会成员惧怕它。此外,它还要在休战期威胁其他成员。老虎朗格利以霸权者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它的存在让丛林野兽为之惧怕。这种怕,首先体现在雨水充足的季节。因为这时候老虎会对森林野兽进行随意捕杀。这种伤害他人的行为,在老虎看来则是“生死游戏的乐趣”。在枯水期,尽管有丛林法律的制约,朗格利还是会威胁其他社会成员的安全。它还为了追求自己的乐趣残杀人类。
同样崇尚霸权的还有始祖虎。始祖虎最开始被封为森林的主宰。它拥有了强大的权力,还同时担任了社会法官的工作。然而,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始祖虎并不是用法律、用道德解决问题,采用的却是武力。它的武力直接夺走了社会弱小成员雄鹿的生命。在遭到丛林社会的排斥以及森林第一把手始祖象的惩罚后,始祖虎变本加厉。它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捕杀鹿和其他食草动物来报复”[2]142。始祖虎以强权任意妄为,无视社会法律、道德,无视其他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并恣意剥夺他人生命以满足私欲。
老虎的霸权行为是作者吉卜林对社会安定的忧虑书写。吉卜林希冀社会和谐安定,然而在19世纪末正处于英殖民时代的印度,社会矛盾不断发生,各地反英势力此起彼伏。吉卜林希望暴力事件在社会上得以平息,印度百姓之间、英国殖民者与印度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得以不断深化,从而达到整个社会各方势力和谐相处的状态。
老虎在《恐惧是怎么来的》中还扮演着人与自然矛盾制造者的角色。在书写森林之初的景象时,吉卜林描述的是丛林动物“只吃青草、树叶、花朵、果实和树皮”[2]137。丛林居民不仅内部生活和谐,与外部的人类更是没有交集,没有矛盾。很多丛林野兽根本不知道人类的存在。互不侵犯、互不干扰,是吉卜林笔下人与自然最早的和谐状态。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始祖虎破坏的。国内学者邝增乾等(2015)认为,老虎角色隐喻了“生态威胁”[3]。这一点在《恐惧是怎么来的》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始祖虎被森林成员排斥后,因害怕始祖象的惩罚,逃到了森林边境。后来它听说丛林野兽发现了“不长毛的动物”而感到恐惧。始祖虎对此的反应是“要找到这个东西,折断他的脖子”[2]139。在未接触人类的时候,始祖虎就已经表现出极不友善的行为。此刻,它的安全并没有受到人类威胁,它的自由也没有受到人类制约,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始祖虎却仍想要残杀人类。由此可见,始祖虎是吉卜林笔下人类与自然矛盾的始作俑者。后来始祖虎在一个夜晚,把受到惊吓的人类杀死了。它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人类,也给丛林动物带来了更深痛的灾难。因为人类成员被丛林野兽所杀,其他成员也会把这笔账记到丛林居民头上。始祖象对始祖虎说:“你已经教给人如何杀戮啦!”从此,太平盛世不复存,人类与丛林自然界的冲突不断。代表自然界的始祖虎及其森林野兽不断受到人类的侵袭、捕杀。而丛林周边的村民也有多人被老虎夺去生命。
老虎在制造人与自然的矛盾之后还不断使冲突升级。自从始祖虎第一次杀人后,人类开始反击。丛林动物不断受到人类布置的陷阱的伤害,与之而来的还有套索、木棍、长矛、利斧等威胁丛林居民的武器。人类的反击让丛林动物彻底陷入恐惧中。森林野兽的生命不再有安全保障。同样遭到人类反击的还有始祖虎。始祖虎非但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还决定把对人类的捕杀活动进一步升级。始祖虎“甚至公开冲到人的村子里”杀人。漫长的时间后,始祖虎的后代朗格利依然保持着这种恶性。它为了“显示气派”而杀人,这与它是否饿肚子毫无关系。老虎朗格利的任意妄为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老虎无节制的欲望和不顾后果的行为,导致了人与自然冲突的不断升级。人类不断受到老虎的伤害,而人类的反击又给丛林野兽带来了巨大灾难。
对于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者,作者吉卜林给老虎角色安排了悲剧结局。第一,老虎角色的生存与发展价值失衡。它的价值观失衡,跟一般的社会成员严重偏离。一般动物捕猎是为了进食,而它对其他动物生命的掠夺以及对人类的残害更多出于个人扭曲的私欲。第二,老虎的逆行让它备受社会成员排斥。它所处的社会不欢迎它,它所到之处引发其他成员的不满。众人的排斥使得老虎无法融入更大的社会圈子,进而造成它的孤独与精神荒芜。
不管是对始祖虎还是对其后代朗格利的描写,作者吉卜林都借助老虎的形象向读者传达了对社会规则的践踏者、欺凌社会弱小群体的霸权者以及人与自然矛盾的制造者的批判与谴责。同时,通过对老虎形象的构建,吉卜林呼吁社会各类成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互相尊重,共建和平、安定、和谐的人类社会。此外,吉卜林还希望人与自然得以互惠互利、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