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亚亚,季 飞
(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快递行业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据《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显示,2016年至今,中国快递从业人员数量增加50%,总数量已经达到300万,为开辟就业增收提供了新渠道。近日,国家邮政局通过对31各省份、600名快递从业人员调查显示,76.31%的快递员来自农村,15.89%的快递员来自县城,仅有7.8%来自城市。进入2010年以来,快递从业人员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2015年,快递员作为新职业纳入我国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大典,标志着其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得以确立。
数量庞大的快递从业人员群体,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快递从业人员作为我国新兴行业的劳动群体,目前我国学者对其研究较少。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和新闻媒体报道等可以了解到大多数文章的切入点都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快递人员生存现状的分析。快递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为男性,学历多为大专以下水平。薪资待遇大多数在2000-4000的水平,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二是对于快递员工作满意的研究。学术界主要从薪资、福利、环境、人际等方面来研究快递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快递从业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居中等偏上水平;三是认为快递人员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由于社会保障等措施不完善,快递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下滑,对其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学术界的已有研究多为工作满意度及现状等方面的描述调查分析,前期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开拓了思维,但已有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深度还不够;二是理论视角还有待拓展;三是研究对象的区域性还不够明显,不能很好诠释该群体的分层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从社会融入的理论视角了解贵州省快递从业人员的发展现状及权益诉求,借助统计分析软件查找该群体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该群体城市融入的对策建议。
社会融入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有其独特的表征和内涵,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来看,社会融入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主体能动地与特定社区中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反思性、持续性互动的社会行为过程[1]。社会融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其倾向于一种试图影响过程的动态努力,强调人的主动性。杨菊华认为,“融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表示流入地文化和流出地文化两者交汇到一起,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和有凝聚力的文化体系。
本研究在借鉴杨菊华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认为就快递从业人员社会融入来说,主要表现为经济融入、心理融入和行为融入三个维度。首先经济基础是融入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着快递从业人员的心理,通过心理的反作用,映射在快递从业人员的行为上,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快递人员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支配着行为活动。通过分析个案访谈资料发现,从经济整合、心理整合和行为整合三个方面可以系统、全面地阐释、分析贵州省快递从业人员社会融入的现状。遵循可操作性和测量性原则,分别从经济融入、心理融入和行为融入三个维度选取部分指标来构建快递从业人员城市融入的分析框架(如表1),并从其生活、工作、住房、社保、心态等多角度展开。
表1 快递从业人员城市融入指标体系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来源于课题组人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8-2019年对贵州省贵阳、安顺、六盘水、毕节、黔西南等九个市州的快递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考虑到快递从业人员流动性、分散性的特点,课题组在省邮政局和贵州省快递行业协会提供的快递企业名单中,利用问卷星平台发放和收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剔除漏填、错填后剩余102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1.7%。其中贵阳224份、遵义94份、六盘水21份、铜仁76份、安顺237份、毕节123份、黔西南29份、黔东南24份、黔南196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2.1 快递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据统计,贵州省快递从业人员中男女比例总体不均衡,男性较多,占样本总体的74.51%,年龄主要在21-41岁之间,其中21-30岁的占54.59%,31-41岁的占比29.69%。他们大都来自农村,农业户口占比67.97%。快递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高中、职校或中专,占比达66.5%,大专学历占比23.95%,本科及以上的仅占9.57%。
3.2.2 经济整合方面对快递从业人员的影响分析
快递从业人员在经济整合方面的情况主要从月平均收入、工作时间、住房情况、是否签订劳动合约、享受五险一金情况五个方面来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快递从业人员的工资不高,86.09%的快递人员工作在3000-5000元之间;他们每天工作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的达72.67%;大多数从业人员是自己或家庭独居或自己购买房子居住。在劳动合同层面,有73.75%的工作人员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仍有26.25%的人没有与公司签过劳动合同。此外,调查还发现,47.01%的快递从业人员有养老保险;51.03%的从业人员有医疗保险;45.15%的人员有工伤保险;40.94%的人员有失业保险;34.57%的从业人员有生育保险;26.05%的人有住房公积金,但仍有大部分人群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
3.2.3 心理整合方面对快递从业人员的影响分析
快递人员工作中经常遭遇的难题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压力,大部分快递员遇到过着工资拖欠、工作环境恶劣、孩子上学困难、医保报销困难的困境;同时面临着经常加班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快递从业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在遇到上述的一些问题时,77.08%的从业者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但仍然有一小部分的人员觉得这些问题相对棘手,解决起来可能会有点困难。有90%的从业人员能够看到自己工作中积极有意义的一面,有10%的人员觉得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困难。大多数从业者工作时都能得到客户的配合与尊重,只有5.09%的客户可能会对快递人员的工作不配合,或者是出现不尊重的现象。
3.2.4 行为整合方面对快递从业人员的影响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快递从业人员在日常的交流中与同事、亲友交往的比较多。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总体评价还算是满意,只有百分之9.99%的人员认为城市公共服务还有不足之处。被调查者能够很好的与同事相处,有73.26%以上的员工都没有考虑过换工作,也有26.74%的员工考虑过换工作。
本研究使用SPSS(21.0)软件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先对收集到的31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通过相关系数矩阵R可知,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其次,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来验证是否可以选取因子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评价。通过运算得到此评价指标体系KMO为0.869∈(0.8-09之间),证明本研究符合Kaiser给出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Sig<0.001,说明贵州省快递人员社会融入的数据显著相关,评价的结果可靠性较高。
经过多次因子检验,为了不影响解释总方差,剔除公因子方差小于0.5的题项,找出相关程度最高的主成分。然后,计算矩阵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度和累计方差贡献度。最后得到F1、F2、F3的方差贡献率分别是42.341%、17.126%、9.016%,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度为68.483%,表明提取的三个主成分携带了总体信息量的68.483%。因而,可选取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作为综合变量,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
在上一个过程逐一剔除指标后,以达到良好的因子分部结构,无需再剔除项目。三个公共因子共可解释68.483%的变异量,第一个公共因子包括6个指标,第二个公共因子包括1个指标,第三个公共因子包括5个指标。
表2 公共因子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SPSS数据导出
在咨询专家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经济保障”,用F1表示。将第二个因子命名为“行为接纳”,用F2表示。将第三个因子命名为“心理承受”,用F3表示。最后,计算因子得分。由于提取了F1、F2、F3三个主成分,运用SPSS(22.0)软件可得F1、F2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可知,F1在X8a、X8b、X8c、X8d、X8e、X8f上有高载荷值,F2在X9b、X9c、X15、X17上有高载荷值。F3在X16上有高载荷值(X8a表示养老保险,其他数据类推)F1、F2、F3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线性组合进行表述:
F1=0.915*X8a+0.895*X8b+0.913*X8c+0.873*X8d+0.86*X8e+0.723*X8f
F2=0.516*X9b+0.523*X9c+0.685*X10+0.632*X15+0.744*X17
F3=0.629*X16
F=0.61*F1+0.25*F2+0.14*F3
通过SPSS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可知,经济保障对快递人员社会融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心理承受对社会融入的影响为0.25,最后是行为接纳的影响为0.14。
综合实证研究和实地考察,得出快递从业人员的薪资情况、快递人员的居住情况、快递用车的管理、社会保障等经济层面因素对快递从业人员城市融入影响最大;其次,快递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等心理层面因素影响次之;最后是快递从业公司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建设等行为接纳也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促进快递从业人员更好的融入城市,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快递从业人员来说,经济收入是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员工激励,建立合理的基本工资水平,制定弹性灵活的绩效工资制度,为员工加薪留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同时,企业领导要主动了解快递员的工作生活状况,给予困难的员工关心和补助,平时为员工发放节日福利,如交通补助、节日礼物、餐饮补助等,增强快递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住房问题和工作基础设施问题是很多在城市工作的快递员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邮政管理部门和私营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政府应把快递员纳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惠及范围,让他们同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此外,政府可以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建设职工住房。企业还可与租赁企业合作,为员工租房提供折扣。
快递人员作为将货物从配送中心传递给客户的中介,其工作基础设施是提高最后一公里效率的关键因素。现今,快递从业人员面临着车辆配备不达标、配送网点艰难布局、车辆通行受限等问题,需要从制定行业标准,规范配送车辆,统一为车辆购置保险;协调交通管理部门解决快递车辆道路通行权,并制定相应的通行和牌照使用政策。
首先,完善快递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获得合理的社会保障是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快递从业人员社会融入的重要措施。其次,要保障快递从业人员子女教育。最后,促进医疗保障均等化,提升他们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与主动参与意识。
一个企业的文化深深影响着着员工的工作状态,甚至对员工得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应给予员工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支持。如邮政快递公司建设有自己的“职工小家”,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在“职工小家”喝喝水,聊聊天等,给予快递员足够的支持,增强其幸福感。
城市中快递员群体的发展壮大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相关,该群体的来源主要是城市周边地区或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大部分都是80、90后,在城市中薪酬不高,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本文通过收集贵州省快递人员社会融入的问卷,并对人大代表、快递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从经济整合、心理整合和行为整合三个维度来描绘出城市中快递员群体在城市中的生存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发现,快递从业人员的城市融入主要受到经济保障、心理承受和行为接纳三个方面的影响。据此提出建议,希望借此来帮助他们拓宽事业发展空间、打通社会上升通道并融入城市,使之成为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