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若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自然文学的发展得到不断的壮大,刘先平是最早开始进行创作,并提出“大自然文学”这一概念的作家,就目前来看,中国从事大自然文学的作家并不多,除此之外,中国从事大自然文学的作家还有胡东林,他创作的《狐狸的微笑》和《原始森林手记》等作品,还有一批在刘先平倡导之下进行创作,如陈曙光、王署、君早等,都写过关于安徽自然风光的游记与散文。相比较而言,国外关于大自然文学的创作颇多,程虹译介过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丛书》,引起国内外人们对于大自然文学的关注,并在 《寻归荒野》这本书之中提出自然文学的内涵与特征,强调自然文学主要特征有三:1、土地伦理的形成;2、强调地域感;3、具有独特的文学形式和语言。[1]然而,由于大自然文学自身的价值是无限的,所蕴含的审美理想是顺应当前时代潮流与发展,也随着创作的作家逐渐增多,大自然文学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当前的新兴媒介,充分把大自然文学的魅力展现出来。而当下的不同媒介出现了融合的现象,即就是媒介融合,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来的,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媒介及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括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2]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旧媒介是相对而言,但媒介融合却是大势所趋,相互的融合,不断吸收与利用新的技术,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一方面,当前大自然文学的发展得到不断重视与改善,作家队伍也在壮大,引起人们对于大自然文学的关注。可另一个方面,大自然文学继续发展的困境也是逐渐展现出来,如何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既能保持属于大自然文学的独特审美风格与内涵,也能更好地让大自然文学融入其中,那么,在媒介融合视野下分析大自然文学未来发展的趋势,既可以发挥媒介融合的优势,顺应时代潮流,又能够唤起大众对大自然文学的情感归属感,深刻体验大自然文学的魅力,促进大自然文学的转型。
在大自然文学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外专家迈克·米哈莱茨提到可以利用多媒体互换等交流方式,来提高读者阅读大自然文学的体验,而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之下,数字计算机不仅复制了先前所有的表征与交流媒介的特征,将文本、图像和声音整合于许多既有的表达类型之中,同时也整合了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传播形态。[3]而传统的媒介不再是中心焦点,媒介的“去中心化”特征逐渐明显,而媒介必须由人的感官感知,从感知的角度,可以将媒介区分为以下几种:视觉媒介、听觉媒介、视听混合媒介,当前不只是单个媒介占据主导地位,[4]而是多个媒介融合,甚至有人称未来第四维度的新一代数字媒介也将随即出现,大自然文学应该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形式,使得成为受众更加喜爱的大自然文学模式,增加大自然文学传播的途径与受众的视听体验感。
由于传播媒介的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大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感觉会交融在一起,不单是视觉感官或是听觉感官上的刺激,而是通过数字技术增加视听体验感,这一点在刘先平的创作里也显示出来,比如在《续梦大树杜鹃王——37 年,三登高黎贡山》一书中,讲述刘先平夫妇登上了高黎贡山去寻找大树杜鹃王的经历,刘先平甚至称赞道“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西方的园林”,在这本书中,影像、声音、VR 技术被融入了进去,将文学与自然界有机结合,实地探险和亲自的虚拟体验相互衔接起来,读者只需要扫一扫书中展示的二维码,就能身临其境地通过一些视频、音频和全景图像,与作者共同经历真实探险的体验,因为在寻找大树杜鹃王的过程中,有专业的摄制组会跟随,并深入到高黎贡山里面,他们用无人机拍摄了许多珍贵的材料,所以读者阅读的时候,这本书不仅展现出几代人对大树杜鹃执着追求的故事,更会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感觉。再者,在数字媒介的作用之下,阅读者会在刘先平新出版的书籍中感受到虚拟与真实之间的交融,在虚拟的技术中,体会到真实的存在感,这意味着一切社会交往中的基本成分都已经变成了以技术为中心的或技术嵌入的内容——但这些并没有削弱其间的真实性,虚拟现实也能够最终转变为真实。[3]116比如通过数字技术的还原,模仿与再现真实存在的自然世界物体,这本书中出现虚拟的VR 技术,还原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真实展现当时的大自然环境,观看者会身临其境体会出大自然中的视觉冲击与听觉魅力。总之,数字媒介促进了媒介彼此之间的融合,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传播者展开图像、文本以及声音的交流,并且增加了受众的视听体验感,促进了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在新媒介彼此融合中探索出新的创作模式。
皮尔士曾描绘了未来图景,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声波在科技进步之下可以重现,可见,一方面,未来兴起媒介发展前景是不断得到发掘的,另一方面,在技术发展之下,真实与虚拟的界限模糊,可以跨越文化历史的时空。又因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将声音、文字、图像媒介融合在一起,并以其快速的传播与即时的交流性,及巨大的包容性等特征,使文学媒介的载体出现再一次的变化,释放出来文学之中的语言潜力,导致文本的创作与阅读这一过程得到改变,与之对应的是文学本身的内容与形式也改变了。而且文学传播的载体不仅跨越了不同的媒介载体,还出现了新的载体——“超文本”,过去的文学文本,是一个时间的序列,而超文本及其类型文本的存在,使文本空间化,用空间的同时性取代了时间的序列性。[5]可以看出,在众多的文学之间,阅读者可以摆脱传统文学文本的线性束缚,可以随意在一个文学文本面前停下来,进入到另一个文本之中,在不同的空间随意穿梭,所以,媒介融合促使了传统载体的突破,文本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载体之中,而文本的信息可以跨越不同的物质载体,进行编码组织与再媒介化,可以在书籍、口头语言、计算机和移动设备等之间进行跨越。
在文化与传播载体彼此交融之下,大自然文学应注重跨媒介的转化,由传统的纸媒转化为新媒体进行更好的传播,比如由刘先平大自然文学改编的电影《大熊猫传奇》被搬上了荧屏,影片讲述了晓青、果杉兄妹两人,在雪山、森林、海子中救助大熊猫母子的故事。其中,电影中的风景制作,是由主创人员前往四川大熊猫基地、碧峰峡、九寨沟以及黄龙,进行了数天的考察,在大熊猫基地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呈现的,所以影片才能真实地展现了中国西部特有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大众间接体会到大自然文学所带来的魅力,满足了大众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极具想象力与探索精神的文学空间。而在数字信息与传播技术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与媒介之间特殊的交往关系,不仅将媒介视为传播的载体,还要利用媒介融合的趋势,重构大自然文学本身,将大自然文学文本中涉及到的自然景物与风光,所要突显的自然审美内涵,跨越时空的界限,记录、保存并传递具体的文本与语境,从静态的传播模式转向动态的模式,给大众文化提供一个空间,使得大自然文学在文化历史之中占有一席地,逐渐和传统的广播电视融合在一起,将真实的世界通过虚拟空间,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且大众彼此之间会在虚拟的空间交流讯息。进一步来说,媒介融合也是在重塑社会关系,甚至成为具体的社会制度,正如克劳斯·布鲁恩·延森所说:“媒介是社会中特殊的、随历史而变动的制度——可控制的、启发思维的制度。”[3]62个人与集体会在新的变化之中,主动思考文化等问题,而媒介融合的趋势,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总的来说,大自然文学未来的前景潜力巨大,在新的载体之中,增加了大自然文学的传播途径与交流方式,展现出大自然文学与众不同的魅力,促进了大自然文学进一步的繁荣发展。
麦克卢汉曾经提到:“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利用了新的方式,来延伸人们的想象世界,影响了感官上的认知,并且在媒介融合之下,新兴媒介继承了旧媒介相关的形式与内容。而媒介形式成为了传播与话语之间的中介物,当前的媒介融合除了实现再现与模拟以外,还重塑了人的感官能力,更是将文本、图像与声音整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表达类型。手机和其他便携移动设备,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在手机这种数字移动设备之中,以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融入了视觉和听觉形态,再现了多元的光影声色世界。人们参与于任何一种形式之中,全身的感官被调动起来,并沉溺于新兴媒介的魅力之中,就像麦克卢汉的眼中,数字时代的空间浸入式的,需要全身的感官去感受并接收信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加快,视觉诱惑和都市噪音无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使人们丧失了部分感性思维,大多数城市人群都有精神上的焦虑。个人空间和社会空间界限分明,生活在以网络传播为主的时代里,大众也更容易浮躁,快餐式消费文化,娱乐至死的精神,影响着不同的社会人群,当下更需要构建新的感官体验,更好地满足人们平等、自由、互动等的心理需求,消除当下大众的焦虑与浮躁,增加大众对于大自然的深刻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大自然作家更愿意向我们传达出人与自然界密不可分、血脉相连的归属之感,满足我们对于情感与精神上的渴望与需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自然具有治愈作用,可以安抚人们心灵,唤醒感性情感。 正如刘先平所说:“我希望用大自然探险奇遇的故事,唤醒人类曾有的记忆,接通与大自然相连的血脉,接受生态道德的启蒙与洗礼”,而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在各种手机APP 之中,比如喜马拉雅FM中不断呈现,刘先平大自然文学作品的朗读与相关的作品评价,主播们朗诵了《美丽的西沙群岛》《云海探奇》等书中的内容,在书中我们可以聆听到刘先平奇幻的探险经历,想象出美丽的自然场景。特别是关于听觉的体验,从声音媒介中使得听众解放双眼,学会倾听自然之声,声音广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叙事的功能展现,而声音叙述,可以让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感觉,重返自己的生活想象空间,甚至重新拾回被生活中无常抹去的自我,[6]忙碌的生活节奏在声音治愈之下,唤起了身体感官对于大自然的感知,更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自然归属感和责任感。
大自然文学与媒介的互相转化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媒介的兴起给予了大自然文学发展极佳的技术支撑,首先,可以发展大自然文学相关的文化产业,比如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比如影视的改编,有关大自然纪录片增多,从祖国的大好河山到每一片土地上的生物都生动地出现在我们的荧屏前。移动手机客户端的兴起,将大自然植物的图片输入App 中,大众只需随手拍下图像,便会出现详细的动植物信息。其次,优化大自然文学的创作与阅读过程,增加大自然文学呈现模式的多样性,因为科技的进步,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读者通过作者的视野,不出门就会了解自然万物,或是建立平台进行交流,比如当前网络直播的出现,改变了观众与直播者传递信息之间的时间差距,增加了交流的即时即地性,作家可以通过直播让大家可以直接了解自身创作的大自然原生态风景,或者与读者在网络上进行话题讨论,增加大自然文学创作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再者,新兴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文学的内涵与审美风格,推动新的技术不断发展,因为新兴事物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甚至有人称“世界即是媒介”,而科技的两面性,我们是无法忽视的,所以为媒介的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必要的,大自然文学中能展现出自然无穷的奥秘与趣味,契合了大众的求知与好奇心理,其大自然内容的直观性更适合新兴技术的展现。最后,媒介融合促进了大自然文学的传播速度与范围,同时,它承载着美育功能,通过技术开发的大自然文创产品,具有趣味性,承载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面对大众具有一定的审美与教育价值,补充了当下的文创精神缺失现象。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阅读时间与方式的碎片化,人们会沉溺于新兴媒体的欲望之中,获得短暂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愉悦,忽略了对大自然文学的深入阅读,只停留于浅层化阅读,难以体会到大自然文学所要传递的生态道德与理想,建构出属于精神上的高地。
马克思说“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践是人类技术产生的源泉,而技术成为了人类从自然中获取各种物质来满足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之中,人类活动的技术性越来越强,人类自然就会被容纳在各种各样的技术体系里。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注重形式大于内容,美的本质力量会被忽略,甚至作为文学的使命也被遗忘掉。再者,大自然文学创作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呼唤人与自然关系的审视,和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可这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文学与技术之间转化的模式,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让生命的真实得到确认,而技术的进步是将人在实践之中寻找与自然相处的平衡点。媒介融合预示着科学发展的迅速,当下所需要做的是将技术融入到文学里,使文学获得科学技术的支撑,促进文学的进一步转型,将大自然文学蕴含的美的力量展现出来,重新构建一个“诗意的大地”,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在每个时代,人们都需要建构和想象一个时代的诗意印记,所以当下人类聚居地的诗意之地需要通过新技术媒介彼此之间的不断融合,来再现新时代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