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丽丽
望着父亲拖着沉重的步子,颤颤地下楼,我心头一酸,那挺拔的背影,只能在记忆里重现了。
那是一个初秋,新学期刚开始,父亲帮我交上学费。我上了两周课,但是头仍然撕裂般疼痛,无奈之下,只得继续休学。父亲在校办公室帮我办理手续。我心情极差,泪水顺着脸流了下来,好在长发遮住了多半的脸。父亲沉重地说:“学费仅退了一半。”看我一脸忧愁,他欲言又止,转而说:“身体恢复好,仍可继续上。”那时刚分责任田,家境很拮据。
父亲用自行车载我回家,他伟岸的背影,像一棵大树,罩住我,让我感到风雨再大也很安然。
去年,父亲半夜醒来,欲翻身,却感觉右半身麻木。母亲焦灼地打来电话,我立即将父亲送往医院,找熟识的医生,做了系列检查,发现他心脏出了毛病。父亲住院以后,医生嘱咐我每天务必陪着去检查,还要细心观察父亲的病情变化,以免出现意外。
我每天编完稿,就匆匆往医院赶。父亲说:“我自己能去,你好好工作。”我说没事,他眼里仍是担忧。倔强的父亲,坚持自己慢慢下楼。我跟在后面,望着他臃肿且有点笨拙的背影,走路艰难地抬起后脚跟,一步一步扶着楼梯挪移着下楼,颤巍巍地落地,似乎脚下踩着海绵,我的心酸酸的。这一刻,我才意识到父亲老了。
终于,父亲自己从三楼走到一楼,大口喘着粗气,一脸胜利的微笑。
令人欣慰的是,几周后父亲的病情好转,然后慢慢恢复,我揪紧的心总算松缓了下来。
昨晚父亲打来电话,他要来我家。我中午下班回家,见父亲坐在楼前的台阶上,顶着一头灰白的头发,朝我回来的方向张望。电动三轮车里,载着母亲菜园里的东西——苹果,梨子,眉豆,苦瓜,豆角……
父亲上楼后,喜欢半躺在床上,戴上老花镜找报纸看。他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字一字地寻,像寻宝似的。我问父亲是否在找健康知识,他头也不抬,低声笑着嘟囔:“我怎么没找到你写的文章?”
我心头一热,忙捧上一沓装有样刊的信件,找出几份自台湾寄来的报纸。父亲眼神异常欣喜:“这都是你写的?”我点头。父亲高兴地眯着眼睛读着,说:“我还记得你小时候,我给你扎羊角辫的情景。”
我想起陈凛在父亲陈逸飞百日祭祀后,对记者唏嘘感叹:“当你终于获得成功时,你所要证明给他看的那个人却离开人世,永远也看不到你的辉煌……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
虽是小小的成功,却给予父亲莫大的欣慰,我很满足了。父亲开着电动单车缓缓离开小区,有点佝偻的背影,藏着无言的父爱。
(选自2014年第4期《幸福家庭》,本刊有改动)
鉴赏空间
细读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可以发现,两文都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都重在刻画父亲慈爱的形象,表现了浓浓的父爱。
两文在写法上同中有异。相同之处:都以“背影”为写作线索,凝聚亲情;都重视细节描写,通过写生活小事,以小见大。不同之处:本文采用板块式结构,巧妙截取生活中的多个画面进行叙写;朱自清的《背影》则主要采用线式结构,以写一件事为主,重点突出。
读有所思
1.本文叙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2.本文写父亲的背影与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