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2019-12-28 01:49顾云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弘扬

顾云清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

大学生也是需要德育教育的,大学语文的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感受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正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方式[1]。但是很多高校并不重视语文教学,很多专业并不开设语文课程,其功能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因而大学语文的教育需要进行改革,才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特色,思想变化以及各个时期人们的崇尚的信仰和价值观念,是对每个中国人行为上、思想上的鞭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学习中国文化,练习中国汉字,在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我们自己国家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却不够关注传统文化的学习[2]。

1.1 高校弘扬传统文化的模式比较单一

很多高等院校没有开发更多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基本上是通过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文化的知识竞赛或者是例行每周的升旗仪式,这种模式比较单一,而且大学生参加这种活动都是凭着自愿的方式,难以调动所有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校中,教学模式也并不多样化,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讲,学生学习全凭自觉,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1.2 很多高校不够重视传统文化

现在的高等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办学能力、学校历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招到更好的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就业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提高自己学校的声誉,高校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忽视了语文教学,也导致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致索然,语文成绩频频下滑。

1.3 高校在安排语文课程时不够合理

很多高校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要考过,而把大学语文设置成为选修课,学生全凭自愿和兴趣来学习,学完之后也无须考试,交上一小篇论文即可。只有文学专业的学生才必须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导致很多大学生认为语文只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去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任意做别的事情,只是为了凑够学分。而且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制上,更多选用的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没有渗透传统文化,难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无法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

2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

2.1 高校要重视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大学教师的素质

最近几年,我国开始注重国语教育,各大高校也应当响应国家的号召,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充分发挥其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高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是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导,其自身的能力素养与实现大学语文培养目标密切相连,所以不但高校要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训,教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例如,高校可以针对大学语文老师,特别是针对年轻的老师组织培训活动,深入学习理论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并教给他们良好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让他们慢慢提升自己。此外,学校还可以组建多层次、能力高的学习型团队,由资深的老教授带队,共同学习,老教授具有扎实的文学基本功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并且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3]。由他们带着新老师,可以使新老师快速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带动新老师学习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在团队中引入专业人才,他们受到过高层次的教育,语文基础扎实,素质也比较高,通过老教授的引导,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能够很快成长起来,融入语文教学中。这种学习型团队,能够给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巨大的推动力,帮助高校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2.2 改变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小学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大学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针对大学生兴趣多变,喜欢挑战新鲜事物的特点,不断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新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并逐渐进入学校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个机会,摒弃以往枯燥抽象的讲述和满黑板的板书,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集合一身的特点,弥补以往教学枯燥、没有吸引力的不足,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再配合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例如,在讲《垓下之围》这篇文章时,可以先向同学简单讲述项羽这个人生平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对项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项羽之死的影片,从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到东城突围再到最后的乌江自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4]。再结合对文章的赏析,生动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侠骨柔肠、勇冠三军,却又极其自负的英雄形象。最后让学生思考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项羽身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自省的地方。这样,就能把文章分析透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

2.3 教材的编制要能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篇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大学语文教材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凭,教材编制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所传达的精神,学校可以结合该校的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编入到教材中,设置课外延伸活动,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在讲课时,不够时间把每一篇文章都仔细分析和鉴赏,只能选择重要的教学篇目讲授,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那些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篇目进行教学,能够给学生传递深刻的道理。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二)》《饮酒(八)》都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心胸以及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张孝祥的《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和陆游的《长歌行》张孝祥洁身自好的品质以及陆游壮志难酬,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的高尚情操;辛弃疾的《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歉》、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都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饱含着作者当时的浓厚情感。教师应当选取这些教学篇目进行精讲,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深入思考,让其感悟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将生活中出现的传统文化摘出来,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远大理想,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2.4 将传统文化融入各种语文活动中

弘扬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上,也可以渗透在各种语文活动中,举办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亲身实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传统文化。

例如,可以在学校中成立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社团,如茶道社、汉服社等等,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中国茶道的发展,修身养性,了解汉服的样式设计体现了汉朝时期什么样的设计思想;还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向全校学生传递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举办一些类似杂志评选的活动,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撰写文章,主题的设置可以把学习的语文理论知识结合经典的著作赏析,帮助学生主动地把所学到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3 结语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这就需要语文课程担此大任,尤其是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传统文化忠诚的传播者[5]。在国家和高校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并引导学生传承文化经典,转变教学方式,举办灵活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弘扬爱国精神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