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人们日常交际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言语幽默,指由语言表达的幽默和通过语言创造的幽默,是幽默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是一种诙谐的沟通方式和技巧,也是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重要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国内外幽默研究在心理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多领域都得到了关注,有着较长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言语幽默研究方面,研究多关注语义、语用、修辞等角度研究言语幽默的语言特征。目前,国外研究关注幽默在课堂、日常生活的角色作用等,而国内则多从跨文化角度探析影视文本幽默的可译性或探析跨文化幽默的解读和实现。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幽默差异的研究较少,在当今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国际背景下,关于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有了其必要性。因此,该研究试图分析这两种文化之间幽默的差异,以及一些可能的原因,以帮助中美两国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幽默,减少跨文化冲突,促进文化交流。
幽默(humor)来源于拉丁语,本义为“流动的(fluid)”或“水分(moisture)”,随着这一词的广泛使用,其含义也得到了丰富和扩大。“幽默”一词最初是由国学大师林语堂于1924年翻译并引入中国。幽默有多个定义:
McGhee把幽默定义为:仅存在于人类心智中,而非真实世界。是一种心智经验,能发现或欣赏滑稽可笑、荒唐不和谐的想法、事件或情境;林语堂则认为,幽默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某种在对逻辑性进行适当调控后对现实进行某种形式的加工或者破坏。幽默或搞笑已经可以提升到哲学研究的范畴。
辞海将“幽默”定义为发现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的能力,以及在艺术中创造和反映它们的能力,或具有轻松,戏法和有意义笑声的主要审美特征的艺术手段。幽默也可以定义为一种引起发笑和喜剧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文学或演讲中。
综上,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人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以简单、形象、风趣的语言形式表达看法或观点的一种表现。
大量的跨文化冲突和误解源于文化差异。中美文化在幽默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该研究将从话题内容的选择、高低语境性和应用范围及适用对象等方面讨论中美言语幽默的不同。
首先,中美言语幽默在话题内容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中美言语幽默话题均涵盖了许多方面,如社会、教育、名人逸事等。不同的是,大量美式言语幽默与性话题密切相关。性,作为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幽默的一个方面,是美国言语幽默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此外,由于基督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圣经》在美国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宗教成为美式言语幽默的另一重要话题。这点可从美剧和美国脱口秀中可以得到佐证。相反,中国人倾向于使用与文化背景相关的信息来表达幽默,选取文学作品、典故、社会热点等话题。同时,受到封建社会和礼乐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认为在公共场所讨论性话题是不道德的,因此中国的言语幽默几乎从不触及性也不常被人们讨论。
其次,中美言语幽默在语境性(power distance)上存在巨大差异。在美国文化中,人们倾向以直接、开放的方式表达明确、清晰的信息,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式幽默易于理解而无须了解太多的背景文化知识,体现出低语境特征。而中国人在交流时倾向委婉间接地表达陈述而不是直言不讳,这体现在中式幽默常使用大量双关语、谚语、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内容,信息的传递和解读需要接受者掌握较多的背景知识,这意味着那些想要理解这种幽默的人有必要了解某些文化背景或具备一定文学素养,是典型的高语境特征。
最后,中美言语幽默的应用范围和对象大不相同。总的来说,在美国文化中,幽默的适用范围比中国文化更广。幽默似乎是美国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言语幽默适用范围广泛,可出现在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官员和记者,甚至陌生人之间,谈话双方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幽默的使用。相比之下,中国人的幽默使用范围似乎相当狭窄,也不像美式幽默随意和非正式。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会考虑很多因素,例如适当的环境,氛围和开玩笑的对象。因此,中国人在公共场所倾向于保持严肃和自我克制。
交际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影响交际的模式,并在交际模式中呈现出来,交际则影响文化的结构。文化的特定背景和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等因素都为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做出了贡献。中美幽默差异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历史背景、文化感知和价值观、社会习俗等。
第一,历史背景。历史背景知识对于人们理解言语幽默非常重要。历史背景可以提供一些解释性信息来理解言语幽默。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这些背景是巨大而复杂的。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包括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在古代,中国人采用君主立宪制,皇帝拥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导致人们很少触及政治等敏感话题,少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谈论这些话题,更不用说将它们应用于幽默。同时,在封建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注重等级社会结构,他们很少取笑优于自己的人,包括上级和长者。由于中国传统的谦逊、宽容、内向等的特点,中国人不倾向于与陌生人开玩笑,也不会在正式场合使用幽默。幽默话题更为保守和谨慎,在公开场合谈论性等话题则被视为羞耻低俗。美国人受基督教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他们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幽默是美国人生活中无法替代的部分,他们会在很多情况下谈论性和政治等话题,幽默适用于大多场合和对象,甚至包括上级和总统。
此外,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学发展繁荣,因此,中国幽默的话题与文学和社会热点密切相关,也常包含历史和文学信息,这形成中式幽默高语境的文化特征。相反,由于文化历史较短,美国人较少将文学作品应用于幽默,且美国人讲求直言不讳、开门见山,这导致美国人的幽默更容易理解,形成美式幽默低语境的特点。
第二,文化感知和价值观念。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个人决策和表达。人们应该在提高个人利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直接和自信。因此,美国人倾向直接表达他们的意见,直接性成为美式言语幽默的重要特征。中国人高度强调集体主义。在集体文化中,身份是建立在社会系统的基础上的,个体依赖于群体,群体利益比个人更重要。这种文化价值导致人们会高度重视他人的思想并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非常谨慎。因此,在中国言语幽默中,维持和谐性和表达的间接性是主要特征。
第三,社会习俗。社会习俗包括假日习俗、宗教习俗、婚丧习俗等。例如假期习俗,春节和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圣诞节和感恩节是美国最重要的节日。中美许多言语幽默话题与假日或其他社会习俗有关。中国人对其他人和事物有着保守和委婉的态度,主张尊重老年人,热爱年轻人,但美国人更欣赏自力更生和个人独立。因此,中美社会习俗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对言语幽默话题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了解中美不同的社会习俗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中美言语幽默差异。
历史背景、文化感知和价值观念、社会公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中美文化差异在中美言语幽默上得到了体现。受传统文化影响深厚,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保守谨慎,幽默的使用范围和话题较窄,与中国文化相比,美国文化中更多地使用幽默,且话题丰富。
该研究从跨文化视角对比分析中美言语幽默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原因。中美言语幽默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话题内容、高低语境和适用对象和范围等方面,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历史背景、文化感知和价值观念、社会公约等。言语幽默作为幽默的主要分类,是文化的特殊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在幽默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一种文化的言语幽默与另一种文化碰撞时,如果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可能无法正确解读它的内涵,甚至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文化元素是幽默的源泉,它们影响了对幽默的理解和表达。幽默可以为人们带来欢笑和快乐,在社交生活中,幽默可以作为润滑剂来缩短人们之间的差距、建立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美幽默存在差距是客观事实,跨文化交际者所做的不应是忽视或消除差异,而应理解和尊重差异,客观地解读不同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幽默向人们介绍文化知识。总之,幽默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工具。